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62页
明末边军一小兵_第62页
二人都是呆了一呆,韩仲又道:“只是男女混杂洗浴,这会不会……太那个了?”
“男女混杂洗浴?”
王斗哭笑不得,没想到传言会变成这个样子,他道:“哪里是男女混杂洗浴?那些女子们,她们专门有自己的池堂,男子是不得入内的。”
“哦。”
二人一齐点头。高史银呼了口气,脸上神情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望。
……
在兴建澡堂的同时,王斗还让人在堡内兴建了几个公共厕所,避免堡内军户乱倒马桶污染环境,同时又能收集到大批优质肥料。
等堡内澡堂与公共厕所建好后,靖边堡的军户就要开始准备粮食的收获了。
这天王斗正与齐天良在官厅内商议到时的粮食收获情况,这时一个军户脸色怪怪的前来禀报,说是堡外又有一个女子前来投靠,希望总旗大人能够收留。
※※※
老白牛:回@路客@书友,书中韩朝让几个部下生吃蝌蚪,那已经是崇祯八年五月中的事,那时到处是蝌蚪了。
第48章 纳捐
王斗来到南边的永宁门前,只见那边跪着一个女子,旁边围了一大圈的人,都在旁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见王斗出来,众人纷纷道:“大人出来了。”
赶忙给王斗让开了一条路。
王斗走上前去,看地上那个女子,不由吃了一惊,看她的脸容样貌,分明就是那日后不知所终的许月娥。
看她神情憔悴,脸色白的厉害,身上还有些血迹与伤痕,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听到动静,许月娥抬头看了王斗一眼,深深地拜下身去:“民女许月娥,前来投靠,望大人收留。”
钟荣此时站在王斗身后,他低声道:“大人,此女不祥,不可收留。”
齐天良与杨通也是这样说。高史银本来站在王斗身旁,此时都是无意识地离许月娥远一些。
旁边各人的议论,也是不时传来:“听闻这许月娥被鞑子糟蹋过……”
“是啊,这还不算,听说她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杀了。”
“这样的女子如果进入我们堡内,大伙儿非倒大霉不可……”
……
听着旁人的窃窃私语,许月娥却是神情冷漠,只是一动不动地跪着。
王斗道:“无妨,堡内正好缺乏人手,就让她留下吧。”
王斗一言而决,立时众人都静了下来。
王斗叫了陶氏来:“齐大嫂子,你安排一下,以后许姑娘在堡内做什么事。还有,你煮些粥给她养养身子。”
陶氏满面笑容地应了一声,看了那许月娥一眼,招呼她道:“小娘子,请随妇人来吧。”
许月娥低声谢了王斗一声,便起身蹒跚地随陶氏进堡而去。
留在一大帮的军户在那里窃窃私语。
……
陶氏将许月娥安排在南街一处营房内,里面住着同样都是被后金军掳过的女子。
许月娥在营房内休养了几日,每日都是足不出户,只有谢秀娘闻听消息后,抓了一只鸡去看望她。
几天后,许月娥被陶氏安排去畜场喂猪,她一言不发便去了。
此时已是崇祯八年的六月中,算起来已是后世的阳历七月,保安州各地的冬麦高粱等作物相继收获。
王斗的军事训练也是暂时停止,各队的战兵纷纷随自己的家小下田干活,在各个地里收割庄稼。
最后的统计,去年开垦的田地,今年春开始播种,每亩谷子与高粱的产量都达到七、八斗左右,其中靠近百户渠的军户田地每亩收获有八、九斗。离水渠远的,依赖灌井灌溉的田地,每亩收获也有五斗,六斗的。
算算近了秋,还可以播下冬麦,这样一年下来,连麦子,连谷子、高粱等杂粮算在内,众人一亩地收获可达到一石多,近两石的粮食产量。而且堡内第一年还不征收他们的税粮,田地所得都是归他们自己所有。
看着这些粮食,那些分下田地的军户欢天喜地,个个是喜笑颜开,好是闹腾了一阵。那些后来的,还没分到田地的军户也是个个羡慕万分,只希望赶快开垦荒地,好让自己也分下田地。
董家庄管队官张贵闻听王斗屯田第一年便有这个成绩,也是非常惊讶。舜乡堡的防守许忠俊闻听后,也是非常欣慰。此时他已经病重卧床,便让自己的心腹许禄带人前来慰问。
……
在大明北方,每户人家二十亩地,其实并不能让自己过上安稳的生活。一户人家几个劳力,至少需要四十亩地,或是五十亩地,才可以养活一家老小,并应对卫所官府的税粮支纳。
王斗准备在秋播前沿着董房河再开垦一些荒地,给那些原来及后来的军户们再分配一些田地,以后堡内的军户每户至少都要拥有四十亩的田地。
关于秋播前的土地开垦,王斗就交给齐天良了,由他组织堡内的人力,力争在秋播前再开垦一批田地出来。还有新田地的水利建设,各地的灌井挖掘,也要同时进行。
……
在田地的小麦收获后,母亲钟氏也是来到靖边堡内。那边的王家宅院,王斗则是雇佣了两个老年军户打扫看护。
其实钟氏很舍不得离开辛庄,那里有她的田地宅院,不过她不想让儿子忧虑,毕竟住在靖边堡内更为安全,也可以时时见到儿子。
眼下王斗的总旗官厅是设在南街的北端,就靠近靖边墩的围墙,这样万一靖边堡被敌军攻陷,自己还可以退入靖边墩内,凭借最后一道堡垒防守。在靖边墩内,王斗同样设立几个墩军每日守望。
官厅后,是王家居住的宅院,堡内一干军官,如齐天良,韩朝韩仲他们,同样也是住在宅院的旁边。
母亲来后,王斗招集一干军官为她接风洗尘,宴中,钟氏神情欢喜,红光满面的,毕竟这个屯堡是儿子一手建立,他便是这个屯堡的主人。自己作为母亲,自然也是跟着沾光。自从她进入靖边堡后,堡内每个军户见了她都是毕恭毕敬,尊称她为老夫人,这是她在辛庄内享受不到的。
宴后,钟氏兴致仍高,不过随后又叹了口气。
王斗问道:“母亲有何忧虑?说出来让儿子听听。”
钟氏叹道:“还不是为了你舅舅。”
在她的解说下王斗才明白,原来自己的舅舅钟正显,在年初自己将他安排到董家庄做书吏后,才半年下来,钟正显又不安份了。他老是嫌弃董家庄太小太穷,认为自己应该调到舜乡堡去,而且自己的身份地位也太低了。
他常常在人前道:“以我的能力,怎么能做一个小小的书吏呢,最少应该做一个典吏才是。”
董家庄司吏李朝与攒典张敬昌认为钟正显太过狂傲,都很排斥他,这让钟正显更是气不过。他时常便是到姐姐钟氏面前哭诉自己的待遇不公,希望外甥想想办法,将自己调到舜乡堡去,而且也希望他能搞点关系,将自己的身份从攒典提为典吏。
钟正显现在身份其实是一个攒典,为吏之最末等。不过从攒典升到典吏,其中隔着一个司吏,还要经过几次严格的考课,就算升迁顺利也要六年的时间。岂能一步而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