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643页
明末边军一小兵_第643页
王斗沉重不语,会再起大规模流寇吗?看看这年景,他没有信心。
李振珽叹道:“下官明白了。”
他对王斗深施一礼:“若有那日,还请忠勇伯对吾家小援手一二。”
王斗伸出手:“李公不必如此,你的家小,我自会照应。事不可为,你便弃官而走吧。”
王斗知道李振珽老家在山西清徐,算是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李家也是当地有名的大家族,专门经营醋业。
当年随他来归德府的家人,如妻妾媳妇等,在去年流寇大兴时,便送回了山西老家。而他这一脉本就单薄,唯一儿子又死,再有三长两短,余下老妻媳妇,尽是妇人,在族内什么日子可想而知,故有此说法。
听了王斗的承诺,李振珽略为心安,听到后面的话,叹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吾又岂能弃官而走,做这无君无父之事。”
第二日,王斗汇合留守朱仙镇的一总辎重兵,领大军继续北上,大军中,还多了陈永福的儿子陈德。
回头看送行人群中李振珽那萧瑟的身影,王斗心下黯然,河南会再起大规模流寇吗?若再起流贼,归德府守官命运如何。
此时的大明,武将阵前降贼者不少,然而文官,不论忠奸,多是随城死难。历史上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身死,才有文官大规模投降开始。若城陷,李振珽必死啊。
乱世的阴影真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日,大军到达邢台,却是出了河南,进入北直隶顺德府地界,往右上边走,为巨鹿,直上走为临城。
看王斗驻马眺望巨鹿方向,众将都拥到王斗身边,问道:“将军,是否前往巨鹿?”
王斗轻轻点头,巨鹿曾是自己血战之地,卢督臣死难的地方。听说现在战场边上,建了很多庙宇,香火旺盛,百姓祭拜者众。几年了,是该去看看了。
他说道:“当年参战的将士全部去,余者由迟镇抚领,两军在临城合。”
众将并无异议,正要分兵起程,忽然大军一阵骚动,不断有人指着天边道:“那是什么?看,那是什么?”
王斗脸一沉,自己这只大军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因何事骚动?
他顺着众人注目处望去,也是大吃一惊。
谢一科大声尖叫:“是蝗虫,天那,好多蝗虫啊!”
王斗呆呆看着,天上飞蝗如蔽日黑云而来,那黑压压的似乎无边无际,众人站立大地,都不由毛骨悚然。
……
崇祯十四年春夏,两畿、山东、河南、湖广大旱再起,飞蝗蔽日,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夏,苏州府大旱不雨,蝗虫大起,米价每石银四两,流丐满道,多枕藉死。
罗汝才北走河南,入英、霍山,与革左五营合。革、左之狡横不下于献、操,善战者不止数万,义军声势复振。
闻王斗走,诸贼弹冠相庆,席间,罗汝才议提西联李自成残部,以为纵横豫、鄂、皖诸地,众贼皆善之!
《第七卷完》
第428章 各方心思(上)
在崇祯帝封王斗为忠勇伯,挂“征虏将军”印不久,此事就在整个北国传得沸沸扬扬,特别京师内外的茶楼酒肆,更多天爆满,布满了议论此事的人。
京城中事,向来就是四面透风,就算官府有何事要保密,不久也会从各种渠道传得街知巷闻,根本谈不上秘密二字。所以王斗封伯挂印消息,以飞快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传递开去。
崇祯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宣府镇城,东北郊演武场。
宣府镇号称“九镇之首”,素有“九边冲要数宣府”之说,镇城教场也非常出名,明时徐渭有歌:“宣府教场天下闻,个个峰峦尖入云。不用弓刀排虎士,天生剑戟拥将军。”
教场阅兵台建在半山腰上,背靠莽莽群山,下可俯视平整广阔的教场重地,远可眺望浩大气派的宣府镇城,可谓占尽地势之利。虽然镇城南关不远外还有一个演武场,不过那种小场地,却没有多少镇城官将愿意前去操演。
此时阅兵台上,站满了顶盔披甲的各式将官,皆是全神贯注观看下方军士操演。教场上口号震天,大队大队的长枪手或在练习列队行进,列阵刺杀之术。或是大群鸟铳兵不停的训练射击,硝烟弥漫,铳声震耳。
看着下方操练的军士,杨国柱脸上露出欣慰又感慨的神情,从崇祯十二年酝酿开始,一直到现在,自己的一万新军终于操练出来了。
为了这只军队,自己付出多少心血?不但所获钱粮全部投入,每日出“镇朔府”,便是直奔教场,甚至有时吃住都在教场上,军中的衣食住行,所耗精力真是难以数说,所幸,军队终于练出了。
这只军队,完全仿效王斗舜乡军,入伍的,皆是良善青壮,每人,都分有部分田地,五年后还可退役,分得全部五十亩田地,伤残者抚恤终身。将士所用甲胄,兵器,所有鸟铳,皆是自己出钱精工打制。种种花费,使他当年分到的大量白银财帛,全部砸到这只军队上。
为免华而不实,久经战阵的杨国柱还以战练兵,让这只军队分批剿匪见血,甚至还出塞几次,与蒙古游骑交战,最大程度的锻炼战力,如此,终于军成。
杨国柱将新军分成三营,皆步卒,军中设有镇抚,抚慰诸官,内以血战老军任甲长,队官,把总,千总,将官等,加上正兵营,麾下战兵计一万五千人。
不但如此,正兵营多为百战老军,由于分得大量马骡,这五千老军一色马军,虽各人军纪没有新军那么肃严,但战力却不用说。
望着下方教场,不但杨国柱欣喜,身旁诸将皆是眉眼耸动,心花怒放,强军练成,没人不喜。
杨国柱中军亲将郭英贤更裂着大嘴,大声欢笑:“奶奶的,这些新兵蛋子总算操出来了……看着还行,就是花费大了点……”
郭英贤此言一开,身旁众将都是七嘴八舌道:“对啊,花费确是大,马军不说,光这些新兵的军饷,一年实打实就要十几万两银子,还有鸟铳火药,铅子一打,就是钱啊。”
“是啊,子药太贵了……”
杨国柱的新军当然不能如王斗那样不给军饷,暂时也没什么杀敌所获,都是每月实打实给饷。
为避免军官吃空饷,喝兵血,杨国柱还按照戚家军作风,将军饷分到每个小兵手上,由自己亲自发放,虽有些将官暗中不满,不过杨国柱坚持下来。效果是明显的,这些新军兵精粮足,士气非常高昂。
一万五千人的军饷是一个大花费,还有许多,如鸟铳兵的火药弹丸等……杨国柱也私设火药厂,专门制作火药。
王斗的方法是来自后世的集硝法,简单又便宜,而杨国柱,只能按照此时大明的火药生产方法来。
此时的火药制作昂贵,提硝之时,需要加入大量的灰水、明胶、鸡蛋清、萝卜等物,才能吸附与去除内中的杂质,花费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