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第一导_第121页

  神秘东方、天才导演、阶级矛盾……

  有着足够噱头,让观众给报纸增加销量了。

  朱亚闻惊喜道:“轩哥,当初你们在威尼斯,也是像这样,轰动全城吧?”

  “你以为这是好事?”李轩冷冷扫了对方一眼,朱亚闻讪笑,不敢回答。

  他突然想起来,《摔跤王》只拿了最佳导演奖,不是金狮。

  虽然最佳导演奖说起来,也不错了,但跟金狮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

  至少当时电影热度,没拿金狮是种遗憾。

  李轩虽然没说,但《寄生虫》剧组人都知道,他就是奔着金棕榈来的。

  如果没能拿金棕榈,在李轩眼中,就是失败!
  时间一天天过去,《寄生虫》热度在逐渐降低,毕竟戛纳电影节,好电影太多。

  除非真爱粉,否则热度能维持几天?
  这让李轩暗自松了口气,认为是件好事。

  丹·罗杰斯却满脸羞愧:“李,非常抱歉!”

  “《威尼斯影报》在戛纳影响力不足,没有路透社庞大影响力,导致《寄生虫》热度没有维持下去。”

  “丹,没事。”李轩笑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一句话,把丹·罗杰斯干懵了,失去了马,怎么还是好事了?
  中国话都这么深奥吗?
  丹·罗杰斯成功把众人逗笑了,房间内气氛,变得轻松许多。

  另一边,吴宇深看完《寄生虫》,大受震撼。

  他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内地导演,且不满二十三的青年拍出来作品。

  若非亲眼所见,吴宇深决定不会相信!
  《寄生虫》质量究竟有多高,吴宇深再清楚不过了。

  连吴宇深这位国际大导演看了,都感到满脸震撼,更别说普通观众了。

  他有预感,《寄生虫》上映后,造成轰动,怕是远不止如此。

  走进大厅,吴宇深才发现,众多评委正在展开激烈讨论。

  最佳男/女演员、最佳导演、评审团大奖等方面,争议不大。

  主要是关于金棕榈奖,也就是最佳影片颁给谁,双方争议极大。

  一方认为应该颁给达内兄弟的《小孩》,一方认为该颁给李轩《寄生虫》。

  让吴宇深看得唏嘘不已,李轩年纪轻轻走到这个地步了,已经在竞争金棕榈了!

  想到李轩出身内地,吴宇深这次回亚洲,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让港台娱乐圈变得更繁荣。

  在东南亚这片地区,想要壮大崛起,肯定离不开内地市场。

  在吴白鸽眼中,最好状态是,内娱衰弱,港台娱乐圈不断吸收内地资金、人才来壮大自己。

  但这有个条件,必须是没出名,从港台地区闯出来,才会被承认。

  李轩这种,已经拥有一定名气,且明显带有敌意的导演,自然不在吴白鸽拉拢名单中。

  嗯,吴白鸽就算拉拢,也是给配角,不会让你当主角。

  《赤壁》和《太平轮》就看得出来,吴白鸽用内地资金,捧港台明星,屁股早就歪到太平洋去了。

  港台和内地三个娱乐圈,合起来能称华娱。

  但内地市场就这样大,三家某种程度,处于竞争关系。

  所以内娱崛起,对港台娱乐圈不一定是件好事。

  想明白这些,吴宇深心中做出决定了。

  在《寄生虫》投票上,必须给反对票!
  给李轩获奖增加难度,最好跟金棕榈无缘!!

  评审团主席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正坐在中间,看着两边人争吵,一言不发。

  “戛纳电影节,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最权威的电影节!从艺术角度考虑,金棕榈应该颁给《小孩》。”

  “我反对!《寄生虫》是部无可挑剔的电影,兼顾艺术和现实,深刻揭露了社会本质矛盾!!”

  “如果不把金棕榈颁给《寄生虫》,会降低电影节公信力,给戛纳带来无可估量损失!!”

  “f**k you!你个蠢货,《小孩》才是今年最好的电影,获得金棕榈实至名归!!”

  “戛纳电影节兼具商业和艺术属性,这是电影节存在意义!试问《小孩》有《寄生虫》的商业属性吗?”
  

  “我认为李轩太年轻了,才二十三岁!按中国人说法,容易出现伤仲永,嗯,就是太早获得巨大荣誉,可能会毁掉一个天才……”

  “OMG!John Woo,这是你发表的意见?李和你,都是华人,你居然投了反对票?”

  “我只是不忍心,中国失去一个天才,李轩太年轻了,现在压一下,对他为了更好!!”

  “埃米尔,你是评审团主席,你认为金棕榈奖应该颁给谁?”

  “我现在没有想好,再让我考虑考虑,今天就商议在这吧,散会!!”

  “……”

  吴宇深在会议上投了反对票,后来不知为何,被人泄露出来。

  华人评委,在评审团会议上,给《寄生虫》投反对票,一度成为戛纳笑柄。

  成为双方争斗开端。

  也为吴白鸽后面身败名裂埋下了伏笔!!
  另一边,两个白人正在紧张商谈。

  他们正是来自比利时的让·皮埃尔·达内和吕克·达内,也是《小孩》共同执导者。

  “吕克,咱们电影能拿奖吗?”哥哥让·皮埃尔·达内眼神带着担忧,开口询问。

  如果是之前,两兄弟对《小孩》拿金棕榈,有很大把握。

  今天却不同了。

  看了《寄生虫》,达内兄弟不得不承认,这是部优秀电影,能对《小孩》造成巨大威胁。

  “不知道。”吕克摇头,冷静分析道:“从实话说,《寄生虫》拿奖机会不大,虽然它是部好电影。”

  “为什么?”让·皮埃尔·达内面露诧异,不知道弟弟哪里来的信心。

  吕克·达内笑道:“你难道没有发现,这届评审团评委成员,有许多是高傲自大的老古董。”

  “这些人对非白种人,有着天然偏见。”

  “往常我也讨厌种族歧视,但现在对我们来说,却是件大好事。”

  面对金棕榈,吕克·达内没有丝毫遮掩,眼中流露强烈欲望,是拿奖的欲望。

  外国人可不会像国人那样,讲究什么谦让。

  孔融让梨?

  根本不存在!
  在外国,你要是敢让梨,就会吃不到梨!
  所以,达内兄弟,从未想过,把金棕榈让出去。

  而且作为电影节最高奖杯,谁会让?
  让·皮埃尔·达内缓缓点头,虽然这样做,有点趁人之危,胜之不武。

  但在金棕榈面前,一切都值得。

  吕克·达内自信笑道:“除非评审团主席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态度坚决,力挺《寄生虫》!”

  “这样看来,我们好像赢定了?”让·皮埃尔·达内脸上露出笑容,说道:“让我们为即将获得的金棕榈奖,干杯!”

  “干杯!”

  庆祝完,让·皮埃尔·达内突然来一句:“你说,举办方会不会颁发两个金棕榈?”

  “《小孩》和《寄生虫》同时获得金棕榈?”吕克·达内皱眉抬头,他好像忽视了这种可能。

  沉吟片刻,吕克·达内坚定摇头:“没有这种可能。”

  “戛纳电影节出现这种情况极少,每出现一次,对公信力,都是不小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