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_第226页

  初瑜刚要开口答话,方明白他所指,顿时羞得不行。

  曹颙话说出口,方晓得失言,见珠儿、翠儿并那几个侍候初瑜的侍女都望向自己,干咳了一声,对初瑜交代一句:“我出去等你!”便快步出去。

  到了厅上,紫晶对曹颙说了叶嬷嬷的身份。曹颙很是客气地问好,感谢她对郡主的照顾。

  叶嬷嬷连道不敢,心里却是不由得替郡主欢喜。这额驸不仅模样长得好,待人还这般和气有礼,这小两口真真的天赐姻缘,很是般配。

  说话间,初瑜已经梳妆完毕,走了出来。

  紫晶很是恭敬地要俯身见礼,初瑜早就得过嫡母的交代,知道这边府里有位年长未嫁的侍女身份不同,是带过额驸的。原本还以为那人得三十多,没想到却这般年轻,看上去并不比自己大几岁。

  这礼却不好受,初瑜忙上前两步扶住,却不知该如何称呼,只得笑道:“客气了,请不要多礼!”

  紫晶却不是失礼之人,口称:“奴婢紫晶见过郡主,给郡主请安!”仍是拜下。

  曹颙在旁不禁摇头,这两年因“奴婢”二字他劝了紫晶好几次,但紫晶却始终不改口。

  初瑜往曹颙身边退了半步,没受紫晶全礼,用目光询问曹颙。

  曹颙道:“紫晶原是祖母身边的人,我小时受她照顾颇多,这两年也多劳烦她。”又对紫晶道:“郡主虽出身尊贵,往后却是咱们自家人,你这般客气,倒是拘得慌!说起来,她比萍儿、二弟两个还小呢,往后也少不得你多费心!”

  一句话,说得初瑜与紫晶两个都笑了。初瑜是因那“自家人”三个字,心里甜丝丝的;紫晶则是看出曹颙对郡主的宠爱之心,看出两人琴瑟相和,甚是欣慰。

  钗儿来回话,厨房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曹颙带着初瑜去祭灶,紫晶与叶嬷嬷去卧房收了喜布,拿喜匣装好,安排人去淳郡王府报喜。

  紫晶年纪虽大,却是姑娘家,叶嬷嬷本来担心她不自在,没想到她却是平静无波的模样,心里暗暗称奇。

  按照祭灶规矩,本应由男家长拈香,新夫妇三叩,然后将临时设位供奉的灶神纸像取下,与一些纸钱一并在院内焚化。因曹寅不在京,讷尔苏是姐夫,外姓人不宜做家长,就由曹颙亲自拈香,而后与初瑜拜祭。

  拜祭完灶神,又去兰院的佛堂拜佛,程序与祭灶差不多,只是曹颙按照规矩,还要恭读几句祝文,什么“男室女家,人之大伦,礼重婚姻,嗣源所系”、“迎娶爱新觉罗氏初瑜,共承宗祀”、“ 婚礼既成,特伸昭告”等。

  因还要拜祖宗祠堂,这边府邸无无祠堂,便在兰院上房临时设置祖先位。曹颙与初瑜三叩首,算是带着新妇拜过祖宗,并且祷告“仰冀昭鉴,俯垂庇佑”。

  这一番叩拜下来,曹颙没事,初瑜却是额上见汗。曹颙忙扶住她,还想着要不要劝她把那累人的花盆底换下,小丫鬟通报:“大爷,福晋、王爷与三姑娘、三姑爷他们到了前厅,二爷在那边陪着,紫晶姐姐叫奴婢来问大爷,是不是眼下就过去。”

  初瑜脸上显出一丝紧张,曹颙握住她的手:“别怕,姐姐、姐夫你早就认识的。三妹妹、妹夫与二弟他们都比咱们小!”

  前厅,众人听说曹颙夫妇在拜祭,都耐心下等着。曹佳氏拉着妹妹的手说话,讷尔苏他们几个则坐在另一侧的椅子上。听到新妇就要到了,曹颐、塞什图与曹颂都起身,曹佳氏则到丈夫下首坐了。

  曹颙牵着初瑜的手进来,引得众人侧目。初瑜越发紧张,曹颙因在场的都是至亲,没那些顾忌,便大方地走了进去。

  堂上并排放着两把太师椅,上面披着红缎绣花椅披,是翁、姑的位置。因曹寅夫妇在江宁,所以空置,夫妻两个只冲南面双双三叩首。起身来,却是要先给曹佳氏这位大姑请安的。因讷尔苏与初瑜同宗,满俗又是以出嫁女子为重,便不受初瑜的礼,只受了曹颙的。接下来,是曹颐夫妇,塞什图也是避开初瑜的礼,最后是曹颂。

  幸好是平辈,都是请安作揖就成。而后,曹佳氏与讷尔苏两个就给新人送了拜敬。初瑜又拿出准备好的礼物,送给曹颐夫妇与曹颂,算是见面礼。

  这番请安作揖下来,就是定了名分,认了大小。曹佳氏与讷尔苏是见过初瑜的,自不必说;就是方见到她的曹颐与曹颂,因这位大嫂温柔美貌,也都是打心眼里为哥哥高兴,待她很是亲近。
——
  第152章 回门
  婚后第三日,是新妇回门的日子。依规矩“回门不见婆家瓦”,娘家早早就要派人出来,必须在破晓之前将新姑奶奶接出婆家门。

  初瑜回门的日子是十二月二十八,幸而这是腊月底,基本上要辰初一刻(上午七点十五)左右才会日出,因此淳郡王府那边通知的来接时间是卯正二刻(六点半),叫小两口不必那么早起。但两人还是寅正(五点)就起了。

  梳洗完毕,喜云和喜彩抬上来吃食,她们两个都是初瑜的陪嫁侍女。初瑜只喝了一碗奶子,吃了两块饽饽,就撂了筷子。

  曹颙瞧了,劝道:“怕又是如昨日般,拜来拜去的,怕是要到下晌才能吃上饭。若是直接进宫,那就更完了!你这会儿还是多吃些吧,到时候可没东西垫点的。”

  初瑜乖乖地夹了块饽饽吃了一口,方放下筷子:“确是吃好了。”因见曹颙挑了挑眉笑望着她,她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便又拿起筷子,吃了两口菜,又瞧曹颙,那目光似是在说“实在吃不下了。”

  曹颙便也不再勉强她,扒拉完碗里的饭,叫人撤下炕桌。见屋里没人,曹颙问她:“可是想回家了?”

  初瑜一怔,下意识道:“没,没想……”说着仔细瞧了曹颙脸色,见他没有生气的样子,才微微点了下头,喃喃道:“……有些想额娘了。”

  曹颙有些心疼:“待会儿就见着了。咱们晚点儿回来,你多和你额娘说会儿话。”

  初瑜红了眼圈,重重点了点头。

  曹颙怕她感伤,便逗着她说别的话:“今儿不知道你的哪个兄弟来请我吃回门酒。”

  按规矩是需新郎的内弟来接姐夫吃回门酒,淳郡王府现在的三个阿哥弘曙、弘倬、弘昕都和初瑜同母,因初瑜是长姐,最疼这几个兄弟,所以曹颙才这么问逗她开心。

  初瑜果然忍不住笑了,佯嗔道:“还能有谁?弘倬、弘昕才多大点儿,怎么能让他们出来?必是弘曙的。”

  淳郡王府的马车来时,果然是只大阿哥弘曙跟来的。他比初瑜小一岁,早就在上书房见过曹颙的,但是却没怎么说过话。在曹颙的印象里,他和弘倬、弘昕三兄弟里,只有最小的弘昕性子脱跳些,另两个都是很安静的少年。

  弘曙规规矩矩地上来给曹颙请了安,收了喜封,然后二门处请家姐上车。见了姐姐,弘曙显然没那么拘谨了,过来陪着姐姐一道往马车那边走,悄悄地和姐姐说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