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嘉南传》原著)_第633页

  李长青可是接到了赵翌的圣旨,邀请同僚共襄大事,于理于情都说得过去。

  可李谦不能动。

  九边的将士也不能动。

  他们还得稳住边境。

  前世庆格尔泰可是不愧为能和李谦一战的对手,谁知道他还有没有什么后招等着他们呢?
  “不行!”姜宪没有多想就拒绝了,“榆林关也好,太原也好,驻军都不能调动。万一那庆格尔泰打了过去,由谁来守城?”她说着,心中突然一动,迟疑道:“公公,是不是我们的人马太少,您担心去了京城要和密云卫的人交手?”

  密云卫可是号称有五万大军!

  打仗可不比其他的事,说了谎,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长青想了想,直言道:“我们的人马还是少了点,若能从其他地方抽调一些人马就更好了。”

  姜宪道:“你还需要多少人马?”

  李长青奇道:“你难道能帮着解决吗?”

  姜宪道:“总是要试一试,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李长青震惊地看着她半晌,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最好再有二万兵马。”

  姜宪闻言微微颔首,考虑了一会,道:“陕西总兵杨俊,你看怎样?”

  李长青眼睛一亮,道:“他当然好。如今陕西境内有行都司和都司,打仗增援都轮不到他,可若是想成为手握实权的总兵,就得想办法为总兵府化缘,想方设法把朝廷拖欠军户的军饷给填上,不打仗就没有财路,这些年他估计也撑得很是艰辛。”

  姜宪比李长青想的更长远。

  她觉得杨俊在陕西很碍眼,偏偏这个人早早就靠了过来,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危害李谦的事,正好趁着这次勤王,把他挪个位置。

  “既然公公也觉得好,”她笑道,“那就派个人去跟他说一声好了。”

  李长青得了点拨,不仅给杨俊送了信去,还给山东总兵府、天津卫送了信去。

  等到杨俊接到信急急拔营的时候,姜宪和李长青已在房山安营扎寨,而此时,也传出了辽王带着密云卫的兵马已把京城团团围住,正与庆格尔泰对峙的消息。

  赵翌和诸位大臣生死未卜!
  李长青问姜宪:“我们是直接打进去还是先联系上辽王?”

  姜宪想了想,道:“先礼后兵吧!”

  “这样也好。”李长青说着,安排人去给辽王写信。
  

  万一辽王真的登基了,彼此还有个退路。

  姜宪却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到现在也没有找到曹太后和赵玺。

  派去的人回来说,万寿山已人去楼空,仁寿殿、宜芸馆等被抢劫一空,偶尔会有被杀的宫女内侍伏尸在亭阁之中,虽没有看守,他们却不敢多留。因而也不知道曹太后和赵玺的生死。

  皇家园林,通常都会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密道和密室。

  只要一日不传出曹太后和赵玺的死讯,她就一日不会放弃。

  姜宪对李长青道:“你派几个人给我,我要亲自去趟万寿山。”

  “不行!”李长青想也没想地拒绝道,“就算没有曹太后,没有皇长子,我们也可以想其他的办法立足。”

  可若是没有了姜宪,李家就会成为这随波逐流中普通的一个家族,根本不可能在这关键的时候脱颖而出。

  姜宪心知肚明。

  可她若只是为了让自己活着,还跟李长青过来干什么?
  没有了赵玺,没有了赵翌,就算她怀揣两份诏书,可辽王是先帝的长子,又比他们先进京,就能坐拥天下,指责她手中的继位诏书是假的,倾天下之力对她。而李谦还没有成长到能和辽王抗衡的程度,到时候不仅李家、姜家,就是曹家、王家也都会很危险。

  她把这些厉害关系分析给李长青听,李长青一点就透,劝阻的话再也说不出口,只好亲自去点了自己的亲兵,看着姜宪化妆成一个逃难的富家太太,由七姑和香儿、坠儿服侍着上了马车。

  七姑端坐在马车里,紧张地摩挲着剑鞘上的花纹。

  这剑,她进李府的时候以为再也用不上了,谁知道还有一天要带着它去上战场。

  她不由飞快地睃了姜宪一眼,然后不禁瞪大了眼睛。

  大家都知道这是去万寿山,不遇到辽王的人马也有可能遇到鞑子,可不管是遇到了谁,他们都得把嘉南郡主平平安安地送回来。他们都是存着死志去的。在她看来,姜宪就算胸有成竹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怎么也应该有些忐忑才是。谁知道她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姜宪抱着大迎枕,已经在马车里沉沉睡去。

  香儿和坠儿表情颇有些无奈地望了七姑一眼,在她耳边轻声耳语:“郡主,昨天一晚都没有睡。”

  七姑莫名就长舒了一口气。

  ※

  亲们,今天的更新!

  PS:继续絮叨,求月票~
  ※

  第696章 死讯
  原来郡主并不是像她想象的那样不以为意。

  七姑朝着香儿、坠儿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弯下腰来,轻轻地帮姜宪掖了掖搭在身上的薄被。

  姜宪的确一夜没有睡,非常的疲惫。可当她闭上眼睛之后,却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嗡嗡直响,仿佛烧开的水,停不下来。

  她只好仔细地想着前世发生的事。

  赵翌是死在万寿山的。他死后,她就再也没有去过万寿山了。可在她被毒杀的前一年,万寿山的排云殿遭了雷击,半边大殿都毁了。内务府的上书请求修缮。她当时压根不想管,但又怕赵啸等人误会国库空虚到如此的地步,她就决定把这件事拖个三、五年再说。就让内务府的人把从前修缮万寿山的图纸找了出来,细细地列了个条陈放在了她的书案上,她今天看一眼,明天看一眼,得了空就把内务府的大总管叫进来问几句,看着好像要立刻着手修缮万寿山似的,实际上却是连个具体的方案也没有。

  内务府的都是人精,立刻就看出了她的心思。

  但他们不知道她是因为讨厌万寿山,还以为是户部没有银子,就委婉地告诉她哪些地方是一定要修缮的,哪些地方是可以放一放的,这其中就提到了好几处的密室和密道。当然,这些密室和密道当时不是为了应对战火而修建的,有的是李翌为了方便在她眼皮子底下和方氏偷|情而修建的,有些则是为了方便赵翌藏东西修建的,还有一处小佛堂,据说是曹太后私下修建的,小佛堂里供着观世音菩萨像,曹太后曾专门派人看守这小佛堂,每晚都要上香,四季供奉着鲜果。

  她当时猜测曹太后多半是坏事做多了,心中有鬼,才会秘密地修了个小佛堂。

  如今曹太后和赵玺都没有消息。

  如果她是曹太后,肯定会走到哪里就把赵玺带到哪里。

  因为没有了赵玺,她就算是力挽狂澜立了新帝,最终也不过是像太皇太后一样青灯古佛地过一辈子。

  曹太后是决不会允许自己沦落到如此境地的。

  这一次她去万寿山,最先应该去的就是曹太后的那个小佛堂了。

  姜宪在心里琢磨着,晚上亥时,他们到了万寿山。

  从前灯火通明的万寿山,此时黑黝黝的,不见星月,只有风吹树林的涛声,静谧的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