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花开春暖 > 第169页

花开春暖_第169页

  老祖宗到底姓李,到底护着娘家人,竟然强压着她,要把小暖订给萧儿,不是小暖不好,不是她嫌弃小暖,那样懂事的孩子,她也疼、也喜欢,可这家世,实在是配不得!

  这严家小姐,这样的门户,才是门当户对的良配!
  第二天一早,古萧早早起来,周夫人一夜未眠,起的却不早,慢慢的梳洗了,又挑挑拣拣换了几身衣服,倒比平时还略晚了一会儿才出门,带着古萧往明远堂请安去了。

  到了明远堂外,周夫人顿住脚步,低声交待着古萧,

  “这事,倒不急,你可别先开口,只等我说吧。”

  古萧忙点头答应着。

  两人进了屋,请了安,一起吃了早饭,李小暖告退去了清逸阁,周夫人奉了杯茶给李老夫人,自己也捧着杯茶,慢慢喝了几口,才陪着笑开了口:

  “母亲,昨儿有件大喜的事,因为晚了,也没敢打扰了您。”

  第140章  赐婚
  周夫人顿住话头,李老夫人挑着眉梢,露出满脸笑容来,转头看着古萧笑道:

  “看样子,必是萧儿的喜事了,什么事,说来老祖宗乐哈乐哈!”

  周夫人迟疑着看着周围的丫头婆子,李老夫人笑着摇了摇头,挥手屏退了众人,周夫人看着人都出去了,才转过头,笑盈盈的说道:
  “母亲,昨天萧儿去严丞相家赏灯,倒赏出件大喜事来。”

  “萧儿赏灯还能赏出喜事来了?赶紧,说给老祖宗听听。”

  李老夫人看着古萧,满眼笑意的说道,古萧微微有些不自在的动了动身子,只看着周夫人,周夫人放下手里的杯子,接着说道:

  “老祖宗也知道,严丞相有颗掌上明珠,从去年里就物色这佳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偏偏就看上了咱们萧儿,这也是咱们古家的福气……”

  李老夫人眼神骤然凌利起来,盯着周夫人,上身慢慢挺直起来,冷冷的说道:

  “我难道没告诉你?萧儿的亲事,已经定了?”

  周夫人轻轻打了寒噤,下意识的往后缩了缩,又急忙挺直着腰背,只不敢和李老夫人对视,微微垂着眼帘说道:

  “毕竟庚帖未换,也算不得……定,母亲,小暖不是不好,我不是嫌她不好,只是这家世上……”

  “家世?!哼!家世算什么东西!这门亲事,我只怕委屈了小暖!我养了个好儿子,偏这孙子就养出个这样的……来!一个好媳妇,三代好子孙!你就没听说过?我错了一回,可不能再错第二回!”

  周夫人脸色一下子苍白起来,猛的抬头盯着李老夫人,一把拉过古萧,嘴唇抖动了半天才说出话来:

  “萧儿……萧儿,哪一点不好?”

  李老夫人眼睛眯了起来,鄙夷的盯着周夫人,轻轻晒笑着说道:

  “你那眼睛,能看到什么?”

  周夫人身子筛糠般颤抖了起来,古萧急忙上前扶住母亲,转头看着李老夫人,带着哭腔叫道:

  “老祖宗!”

  古萧松开周夫人,扑到榻前,跪倒在地,仰着头,拉着李老夫人的衣袖,满眼哀求的看着李老夫人说道:
  “老祖宗,是我,这都是我的主意,是我……”

  李老夫人眼角微微抽动着,猛的扬起手,狠狠的打在了古萧脸上,古萧被打得身子歪在了地上,周夫人急急的扑过去,抚着古萧的脸,心疼的不知如何是好,眼泪一路扑落下来,李老夫人脸色苍白着,手指点着古萧,恨恨的说道:

  “你个混帐东西!没有小暖,能有你今天?!小暖沤心沥血,替你做了多少事!你那眼睛看不到,你那心也蒙上猪油了?!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你以为那个解元是你的本事?你以为先生收你做弟子是因为你?你……”

  李老夫人看着畏缩在地上,恐惧而茫然的看着她的古萧,突然力气全消,只觉得浑身无力到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她的话,他和他的母亲,根本听不懂!
  李老夫人哀伤的看着半跪半趴在地上的母子,眼泪如滚瓜般落了下来,古萧推开母亲,往前挪了挪,满眼泪水的看着李老夫人,低声说道:

  “老祖宗,您别生气,我听您的,萧儿都听您的,我以为……”

  李老夫人眼泪扑落着,摇着头,抬手止住了古萧的话,转头看着周夫人,一字一句的说道:

  “你就死了那条心!这门亲事,今天就给他们定下!”

  周夫人猛的抬头看着李老夫人,被李老夫人凌利眼神盯得急忙又低下了头,声音低落却清晰的说道:
  

  “我已经托姐姐到严府说亲去了。”

  李老夫人直直的盯着周夫人,慢慢抬手点着她,声音阴冷起来,

  “你听着,这个家,还轮不到你作主!你托了人说亲,那就再托人退亲去!”

  周夫人扶着榻沿站起来,往后退了半步,垂着头,不敢答话,李老夫人直起身子,稳稳的下了榻,声音沉稳的叫着竹叶、竹青,
  “侍候我换衣服,叫人备车,让孙嬷嬷准备四色礼。”

  竹叶、竹青等人急忙进来,小心翼翼的忙碌着,侍候着李老夫人换着衣服,李老夫人一边换着衣服,一边沉声说道:
  “我去趟讲堂巷唐府,这门亲事,得隆隆重重的,我去请随云先生来做这个大媒!”

  古萧跪在地上,看着忙碌着换着衣服的李老夫人,心底莫名其妙的竟有些欣喜,忙低下头,悄悄爬起来,转头看着脸色苍白得没有半分血色的母亲,心里茫然着又难过起来,一时忽悲忽喜、五味俱全,不知道如何才好。

  周夫人紧紧盯着渐渐穿戴整齐起来的李老夫人,焦急万分的拧着手里的帕子,咬着嘴唇,心里一片混乱,半分主张也没有了。

  李老夫人穿戴整齐,吩咐竹叶和孙嬷嬷跟着,也不理会呆呆的站在一旁的周夫人和古萧,径直出了正屋,往二门去了。

  古府大门外,程恪带着小厮、护卫,夹裹着几名太监装束的人,一路疾驶而来,在离古府不远的拐角处,程恪猛的勒住缰绳,勒转马头,看着身后一名年纪大些的太监,满脸笑容的说道:

  “到了,我就送到这里了,王公公费心。”

  “看世子爷说的,一开年就过来传这样喜庆的旨意,是小的的福份!小的这都是沾了世子爷的福!这刚一开年,皇上头一道旨意,就是世子爷请下来的,这是多大的脸面!”

  程恪欢快的大笑着,伸手重重拍着王公公的肩膀说道:

  “我就不耽误你这正事了,赶紧进去传旨吧,回头我请你出来好好乐上一天!”

  王公公拱手答应着,带着几名小太监,往古府大门去了。

  李老夫人扶着竹叶,稳步往二门走着,刚走到一半,二门口当值的婆子急匆匆、忙乱着奔了进来,赶上李老夫人,趔趄着差点扑倒在地,喘着气禀报道:

  “老祖宗,宫里……宫里,来人了,旨意,说是有旨意。”

  李老夫人猛然顿住脚步,转头看着婆子问道:

  “什么旨意?传旨的是谁?”

  “不知道,不认识。”

  婆子满头大汗,连连摇着头,
  “就说让您、夫人,还有……还有少爷去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