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法医_第297页

  事情说完,华服妇人却迟迟不曾答话,静默了许久才道,“属实?”

  声音悠然而不失威严。

  “是。”仆妇答道。

  她放下茶盏,随手拿起一支梅花,将附近有些衰败花朵摘掉,“听说冉十七娘懂医术?”

  “苏州城中多传她行仵作之事,也有传言她能起死回生,然奴婢派去的人却说找不到传言中被救的小郎君,有些村民证实了传言。”那仆妇顿了顿又继续道,“又有言,她替一家妓馆治病,奴婢也派人去查了,只是那家妓馆否认了此事。”

  华服妇人缓缓摘掉不合心的花瓣,整理好一支放在一边,又继续寻了一支来摘,“这次倒是瞒的严实,想必萧九已经警觉,再想下手就难了。”

  仆妇垂头不语,冉十七娘身份不高,即便真生了儿子,对她们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夫人连陪房的侍婢都下手,更何况是要成为正妻的娘子。

  “当年我只弄掉了一个陪房侍婢,另外一个是怎么没的呢……”妇人似是喃喃自语。她下手的那个侍婢底子干净,出身极好,相貌精致,还是恢复了良家身份的,另外一个贱藉的,由着往上爬也就是个贱妾,生的儿子自然也不能上得台面,她并未打算赶尽杀绝,可那个侍婢竟然也莫名其妙的没了……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这她耿耿于怀,怕有第三者知道她的动作。

  
 
过渡章啊过渡章~~~困的眼睛都要睁不开来,逼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但速度比之前更龟……唉~~~
   
 
  



 
  第257章 神秘母女
  如冉颜定下的时间一样,容貌复原在次日下午完成,因为没有条件涂抹上色,冉颜只能作罢,依照着复原出来的相貌画下了死者生前容貌。

  外面窸窸窣窣的下着大雪,冉颜伏在几上,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娘子在她笔下跃然纸上,柳眉杏眼,人生的圆润,颇有种小家碧玉的感觉,却梳着华贵的半翻髻,看起来有些违和。

  萧颂站在她身侧,见她放下笔,才把关注的目光投到纸上,一看之下,不禁有些诧异,“这位娘子……”

  “有什么不妥?”冉颜很少看见他自然的露出这种表情,不禁好奇问道,“你见过她?”

  萧颂缓了缓,道,“不,我在抓捕窦程风的时候,发现他是寄居在一位娘子家中,而那女子与你画上的人很像,至少也有六分相像,只是年龄有些区别。”

  “会不会是姐妹?”冉颜道。

  萧颂摇头,“我猜是母女。那位娘子三十有八,风韵犹存,眼角有一颗红痣。并且她自己承认与窦程风有染。”

  “那她女儿……”冉颜皱眉,母亲与窦程风有染,女儿却又与他一起到城外郊游,这能说明什么呢?窦程风与这对母女都有那种关系?
  萧颂显然也是这样想,“这名女子年岁二十上下,正常情况下早就嫁人生子了,如果有夫家,她失踪如此之久不应该无人报官,而且对于她的失踪,母亲却只字未提,实在很蹊跷。”

  另外两个人的消息如石沉大海,至今生死未卜,没有蛛丝马迹。萧颂已经命人把所有疑似线索都搜了,连每个他们可能去的坊间也都仔细搜寻过,却没有任何收获。不过,可喜的是,窦程风终于恢复意识,在萧颂的再三审问下,交代出了另外一个人的身份。

  “据窦程风说,他只知道另外一名郎君叫做瑜郎,据说生的很是俊美,有些脂粉气,是何彦的朋友,但我派人去查,熟悉何彦的人却都不认识一个叫瑜郎的人。”萧颂顿了一下,道,“我怀疑他是小倌楼的公子,已经派人去查访。”

  剩下人的身份都已经明了,是寒门士子何彦,年十九,无功名,窦氏庶出之子,窦程风,字元戎,还有一个只知道名字的瑜郎。

  萧颂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长安城虽大,但基本上都统计过户籍,连妓馆、小倌楼都在其内,要查出瑜郎身份,也只是时间问题。

  “何彦和瑜郎是朋友,有没有可能两人联手杀了人畏罪潜逃?”冉颜一边将画像做最后的调整,一边问道。

  萧颂看着她白皙修长的脖颈,在乌发的衬托下宛若温玉,心中生出一种莫名的满足感,他此时是动情的,却不愿破坏这种安宁美好的气氛,只静静凝望着她。

  冉颜放下笔,见他久久不曾说回答,不禁转头看他,“傻笑什么?”

  萧颂一直都是沉稳干练的模样,还是头一回露出这样的表情。被抓个正着,他只干咳了一声,淡然的接着她的问题回答,“你说的也有极有可能,因为窦程风说他喝了很多酒,又吸食阿芙蓉,神志不清,待到醒来时,发现自己昏迷在林子里,他以为是同伴故意耍他,便步行走回城中,后来听说这件案子,生怕牵扯到自己,便躲到了相好家中。”

  这份说辞疑点重重。既然如此简单,那他有什么好躲的?躲的了一时还躲的了一世?他带了老相好的女儿出城游玩,回来的时候把人给弄丢了,那妇人居然不问自己女儿死活,还帮忙包庇着他?
  真相肯定不止如此……

  萧颂和冉颜均是这般想。心中有很多可能,但都没有线索可以证明。只能去一一验证排除。

  “闻喜县主那边情况如何?”冉颜对这个与自己容貌有五六分相象、经历悲惨的女子很关注,尤其她有人格分裂的可能,就更加重了冉颜的好奇心。

  “闻喜县主那日乔装出门,是去了城东一个很小的寺院,却只是却求签了。”萧颂拿起几上的画像,看了又看,不吝惜赞美,“你的这项手艺当真神乎其神,怕是大唐第一人了!”

  夸赞可以很潇洒,但萧颂心中也有疑惑,一个氏族娘子,怎么会喜欢摆弄死人?又如何会精于此道?

  可以说,大唐的大部分女子都很有个性,骨子里有种坚韧刚强,不乏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然而却没有一个如冉颜这样,见到死人面不改色,仿佛天生就该做这一行。

  萧颂虽然觉得彼此之间需要坦诚,但以后日子还长,他也不急于一时。

  冉颜思绪还停留在闻喜县主身上,她思虑了许久,才道,“在风头这样紧的时候出去求签?”

  这搁在别人身上倒也算不得什么,可闻喜县主身份不同,又万分谨慎……再说回来,只是求签而已,她便是光明正大的去了,也没有人拦着她。

  “我想多接触几次闻喜县主,不知道方便吗?”冉颜询问道。

  萧颂见她很期待的模样,笑道,“没什么不方便的,只是去的时候尽量小心些。”

  这件事情可大可小,也不会有人成日的盯着柴府,但若是被有心之人发现,难免要拿来做文章。

  “谢谢。”冉颜怎么会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但最高兴还是莫过于他的支持。

  萧颂见她笑意盈盈,心中有一种从没有过的成就感。他一步一步的爬到这个四品侍郎的高位,每一步都在他意料之中,每一次升迁他也很开心,那是一种付出得到回报的欢喜,而此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