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俏厨娘_第374页

  按着木香先前说过的,牛羊肉都是煮熟,等到上桌的时候,再加工一次,放上葱蒜调料即可。

  赫连晟只在内厅见了朝中大臣,其他人一概不见。

  厨房的事,有木香管着,他放心的很,就跟几个武将商讨边关之事。

  何安得了夫人的命令,急吼吼的跑出去,招呼上庄子的几个村长。

  佃户们对于能来襄王府吃酒席,都高兴坏了。虽说夫人讲了,不必带贺礼,但大家伙觉得不能空手来,于是,有的拎着鸡蛋,有的抓上老母鸡或是一些山货。

  礼轻情义重,他们送的礼,虽说不值钱,跟朝中大臣们送的贺礼,不能比,但两者价值却不同。

  听村长说,要请他们帮忙,在府外摆流水席,大伙齐上阵。

  有去借桌子的,有去借板凳子的。碗筷先前有备着,但还是不够。

  康伯想来想去,只得差人去五皇子府上,去借些来。去他府上借,比跟太子借要好。

  佃户们在府外忙碌,有些大臣面色异样,大概是觉着太吵闹了。佃户们穿着旧衣,而他们都是一身朝服,两者之间,形成很鲜明的对比。

  木香也从阁楼上走下来,康伯也她过来了,便给她引见,朝中的官员。

  说实话,他们这喜宴办的,着实有点怪。

  新娘子连花轿都没坐,也没吹锣打鼓的迎亲,甚至连个喜婆都没有,就办上了,能不怪吗?

  可是怪又如何,谁敢质疑襄王的决定,人家行事从不按常理出牌,他们这些人早都见识到了。

  再说,连皇上都没吱声,还封了襄王妃诰命夫人的官职,此事在朝引起不小的反响。今儿来的官员中,户部的几个人,都想试试这位襄王妃,看她是徒有虚名,还是确有真材实料。

  在康伯领着木香走过来时,一个瘦弱的老匹夫模样的官员,对着木香深深一鞠躬,“下官听闻襄王妃献上农具良策,我等拜服,可否请问襄王妃,如何能了解的这般透彻!”

  木香停下步子,好笑的看着这位秃顶大臣,以及他身后几个,同他一样表情的人,“这位大人,今年时节,你们把这身官服脱下,去庄稼地里,跟佃户们同吃同住,到了春耕结束,你们了解的肯定比我还多。”

  第456章 处罚众臣(5)
  “这个主意不错,朕也正有此意!”

  唐皇不知何时来的,着一身便服,笑容满面的站在襄王府门口,恰巧将木香的话听了个全。
  

  “臣等参见皇上!”

  庭院里的人,齐刷刷跪下请安,连木香也不得不贵。

  几个皇子也随着唐皇一同前来,其中有唐墨,也有唐昊,自然也少不了皇后跟唐宁,还有几位脸生的皇子也一并来了。

  场面如此之大,前来喝喜酒的佃户们,都傻眼了。

  赫连晟从里面走出来,同样是一身喜服,没有系大红花,这是木香强烈要求的,系上大红花,太搞笑了,只穿着喜服就可以了嘛!
  唐皇对着众人摆摆手,王海立刻站出来,尖着嗓子,喊道:“皇上有旨,今日襄王大喜,众卿不必拘礼,免行跪拜之礼!”

  “谢吾皇恩典!”众人拜谢起身。

  唐皇也不看他们,径直走到木香身边,淡笑着道:“襄王妃的主意着实不错,今年春耕,众位卿家都去体现一把农作之乐吧!”

  “臣等领旨!”

  皇上都发话了,谁还敢异议。即便心里不乐意,嘴上也不能说。

  木香觉得应该适当解释一番,否则树敌太多,对她可没好处,便道:“皇上,臣妾是觉得,只有实地考察了,才能真正的了解,否则说的太多,便成了纸上谈兵,听说春耕开犁,皇上也要亲临,这是与民同乐的大好机会,皇上,您说是不是?”

  唐墨站出来,道:“襄王妃说的极是,不耕作,不知耕作之苦,他们在朝中做官做的久了,也该下去锻炼一番,王大人,赵大人,你们这肚子也够大的了,是时候消减一番!”

  “五殿下说的极是,臣等一定谨记!”

  被点到名的,都是两个大腹便便的臣子,年纪不大,肚子却不小,赶上人家十月怀胎的了。

  在唐皇跟太子进了前厅之后,赫连晟站在廊下对于着满院的官员,板着脸沉声道:“今年春耕,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统统到各自封地去,干满一个月方可回府,武官加干一个月,如有懈怠,军法从事!”

  “是!”

  众人硬着头皮应声,襄王下的命令,谁敢不从?皇上的命令还可以找借口避开,可襄王下的令,天上下刀子,你也得去。

  这一众人里,武将答的最爽快,同时盯着那群文官,看着他们。

  唐昊虽然跟着皇上进去了,也没忘了注意这边的动静。

  当听见众官员对赫连晟的恭敬与尊从,唐昊的眼底,闪过一丝冷戾,一闪而过,谁也没捕捉到。

  木香惦记着府外的事,便小声的跟赫连晟示意了下,对官员们笑了笑,带着康伯跟吴青,往厨房去了。

  佃户们基本都在后院,有的在厨房帮忙,有的聚在一起聊农活。

  厨房的边上,就是王府后门,他们进进出出的也方便,不用从前面走,以免惊动在皇上跟太子们,那些人,他们可万万惊动不起。

  见着王妃竟亲自过来了,大家都很热情的走过来打招呼。

  木香看着他们朴实憨厚的笑容,只觉得比前院的衣着华丽的官员真实多了。

  “大家都别客气,叫你们来吃席,你们只管随意,想吃就吃,想喝主喝,就是别喝醉了!”

  众人哄笑,庄稼人笑起来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衬上黝黑的脸,看着叫人觉着亲近。

  她亲和的语气,很快就赢来佃户们的好感。

  几个婆娘躲在一旁,直夸这位新王妃,不仅人好看,心肠也好,往后他们佃户的日子就好过了。

  其中几人笑道:“俺们就想来看看王妃长啥样,回去之好跟村里人炫耀,不在乎吃喝呢!”

  这话引来他旁边一个青年汉子不满,“你还敢说不在乎吃喝,也不晓得是谁,看盆里搁着的肉,就走不动道了,你也好意思说!”

  他的几句话,又引来哄笑声。

  那人被笑的不好意思了,挠挠头,“俺就是看看,那些肉肯定是要给前面大官们吃的吧,咱们只要有口白米饭吃,就已经很好了。”

  “对,俺们不介意吃啥,能来王府里见识一番,就够本了哩!”

  “是啊,他俩说的对,王妃娘娘,您不用管我们,也不用摆酒席,我们就蹲这儿吃点就可以了,”一个上了年纪的阿婆,满脸祥和笑意的看着木香,目光柔和。

  听说襄王要请他们吃喜宴,她跟着村里人,坐驴车过来的,一路颠簸,早上天没亮就出发了。

  他们虽是襄王府的佃户,可拢共也没见过襄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