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杏霖春 > 第376页

杏霖春_第376页

  那叫紫曼的丫鬟一听这声音,如闻纶音,急急冲上前来,朝武安候老夫人唤了一声:“夫人……”声音就哽咽住了。

  夏衿轻瞥了她一眼,就把目光投到了武安候老夫人身上。

  可武安候老夫人翻了个身,又陷入晕迷之中。

  “夫人、夫人……”紫曼跪在床前,“呜呜”地哭了起来。

  “老夫人还没死呢,你哭什么丧?”苏慕闲断喝一声,“青曼、褚曼,把她拉出去,交给阿笔、阿纸。”

  青曼、褚曼犹豫一下,便挪到紫曼身边,抓住她的胳膊。青曼嘴里还悄声劝道:“紫曼,你听候爷的吧,别犯傻。”

  此时,出去请牙婆的姜妈妈回来复命:“候爷,牙婆已在外面等着了。”

  大家下意识朝外面看了一眼,就看到两个十分健壮的婆子站在院子里,满脸横肉,长得十分凶悍。这哪里是牙婆?分明是刽子手好么?

  大家顿时吓得不轻,脑子这才转过弯来。

  她们可是武安候老夫人身边伺候的丫鬟婆子。权贵人家女人的贴身丫鬟和婆子,如果犯了错,从来就不是发卖的,以免把贵妇和贵女们的私事传出去。她们的下场只有两个,要不就被打死,要不就被灌了哑药干最脏最累的活,直到累死为止。

  候爷说是将她们卖了,其实是让人把她们秘密处死吧?
  紫曼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哭声戛然而止。

  她抬起眼,惊慌地望着苏慕闲,两臂拼命地躲避着青曼和褚曼的手,躲避不过被她俩禁锢住,她就用力将身子朝前点头,像是在磕头,嘴里叫道:“候爷饶命,候爷饶命。紫曼再不敢了,紫曼以后都听候爷的。”

  苏慕闲眼里闪过一抹厌恶,嘴里喝道:“行了,放开她吧。”

  青曼和褚曼松了一口气。

  毕竟是一起长大的姐妹,她们也不想亲手将紫曼拉出去,交给苏慕闲的心腹小厮处置。

  苏慕闲又朝缩在一起三个丫鬟婆子冷冷道:“你们是留下,还是出去?”

  武安候老夫人是个性格偏执的人,平素对下人并不是很好。除了刚才的赵嬷嬷,因为奶大了她而有几分感情之外,其余的对她还没到拿命报答的地步。有赵嬷嬷和紫曼两个例子在,剩下的两个丫鬟一个婆子全都跪到了苏慕闲面前,向他投诚表忠心。

  “行了,都起来吧。你们好好伺候老夫人,要是让我发现有一丝怠慢,决不轻饶。”苏慕闲冷着脸道。

  “奴婢(老奴)不敢。”这几人异口同声地应了一声,站了起来。

  苏慕闲这才转过脸来,放缓了语调,对舒氏道:“伯母,晚辈对下人管束不力,让您见笑了。”

  舒氏早已被苏慕闲貌似无耻的手段弄得目瞪口呆,此时见他脸上带上了笑意,一副谦恭有礼的模样,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她紧紧地抓住夏衿的胳膊,脸上堆起十分僵硬的笑容,对苏慕闲道:“哪里哪里,不见笑不见笑。”

  夏衿就知道母亲对苏慕闲有看法了,而且还是很不好的看法。

  她安抚地看了苏慕闲一眼,道:“那我们先告辞了。”

  “我送你们出去。”
  

  夏衿扶着舒氏,苏慕闲跟在后面,三人一起出了门。

  当着对苏慕闲有了看法的舒氏的面,夏衿也不好跟他说什么,走到外面,说了两句客气话,就上了马车,离开了武安候府。

  “这婚,还能退么?”马车一启动,舒氏就抓住夏衿的胳膊问道。

  夏衿无奈地看她一眼:“太后赐婚呢,怎么能退?”

  “可这怎么办啊?”舒氏直叹气,“宣平候老夫人一直对苏候爷称赞有加,可他、他……”她本想说阴险毒辣,可顾着女儿的脸面,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换了个说话,“他怎么能这样对他母亲啊。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哪怕他母亲以前有错,但现在一个人孤零零地回来了,又生着病,没准就被他克死了,他怎么能这么迫不及待就处置她的心腹?被人说起来也不好听呐!”

  听舒氏这样说苏慕闲,一股无名的火就直往夏衿心头上窜。

  好在她知道舒氏是个玻璃心,眼泪攻势又厉害,夏衿担心她语气重了,这位要伤心得哄都哄不住。

  她强压着火气,道:“那如果武安候老夫人病好了呢?你是想让她在有帮手的情况下死命地折磨我吗?她回来是什么目的,外面议论那么多,我就不相信你没听到过。就这样你还要让我们对她心慈手软,到底谁是你女儿?”

  
 
感谢大家的粉红票,么么哒~~
   
 
  



 
  第297章 好名声

  “衿姐儿,你、你怎这样说?”舒氏睁大了眼睛,又是诧异又是难过地看着夏衿,“我这样说还不是为你好。被人非议,说你们忤逆不孝,难道是好名声不成?那武安候老夫人眼看着就时日无多了,她怎么还能折磨你?我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你是我女儿,我不疼你疼谁去?”说着,眼泪汹涌着下来了。

  她用手帕捂着嘴转向车窗外,压抑着自己的哭声,一看就是伤心到了极点。

  夏衿却不像以前那般,一见到她流泪就哄她。她一扭头,朝向了自己这边车窗,听着那“嘤嘤”的哭声,心里烦躁得直想杀人。

  她最见不得这种是非不分、只管发善心的糊涂虫,见到了就恨不得一巴掌扇过去,将他(她)扇醒。偏眼前这位是她母亲,还一心一意为她好。

  那边的舒氏见一向看不得自己流泪的女儿这一回理都不理她,显是很生自己的气了,不由得越发委曲起来。

  母女俩就这样谁也不理谁,别扭着回了家。

  为让邵老夫人安心,夏衿一下车就去了正院。

  舒氏是儿媳妇,又是跟着夏衿一块出去的。即便知道自己眼睛因为哭泣有些红肿,此时也不好不去给婆婆复命,只得一块去了。

  “咦,娘您看,三婶和六妹妹这是怎么了?”邵家排行第三的孙媳妇孔氏看见舒氏和夏衿一前一后地走进来,舒氏眼眶还红红的,忙轻唤婆婆杨氏。

  杨氏见了,也十分诧异。三房这母女俩,感情十分好。只要呆在一起,母女俩就亲亲热热地你搀着我,我扶着你,亲昵地不行。像这样一前一后走着,两人的脸色还不好看,倒是头一次见。

  她迎上去,笑着对舒氏和夏衿道:“三弟妹,衿姐儿,你们回来了?”

  舒氏知道自己的眼眶有些异样,微低下头,问道:“娘可在屋里?”

  “在呢在呢,她一直不停地念叨着你们。”杨氏让丫鬟把帘子打起,对舒氏和夏衿笑道,“三弟妹、衿姐儿,快请进吧。”

  看着这母女俩进去,她踟蹰着,没有跟进去。

  屋里的邵老夫人正歪在榻上让丫鬟给捶腿,见舒氏和夏衿进来,忙对丫鬟挥一挥手:“你们出去吧。”

  待丫鬟都出去了,邵老夫人这才在舒氏的搀扶下坐了起来,问夏衿道:“怎么样?”

  “心情郁结,忧思过度,前段时间回来时在路上感了风寒,一直没调养过来。几样加在一起,又忽然听到太后给我们赐婚的消息,被刺激狠了,所以病了。现在躺在床上神志不清。”夏衿言简意骇地道,“我给她开了两剂药,吃了这药后,大概能好转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