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杏霖春 > 第398页

杏霖春_第398页

  邵老夫人见状,生怕夏衿不自在,连忙拉着她对大家道:“这是我孙女,永安郡主,武安候夫人。”

  夏衿朝大家微笑着颔首示意。

  在场的绝大部分女眷都站了起来。她们的品级比夏衿低,在夏衿面前可不敢托大。

  宁国公府待客的大夫人忙上前,对夏衿先行了一礼,笑道:“郡主能来赴宴,是我们的荣幸。招呼不周,还请见谅。”

  邵老夫人给夏衿介绍了她的身份,又道:“来,祖母给你介绍大家认识。”带着夏衿,从身份高年纪大的几位起,一一给夏衿引见。

  夏衿身份在这里罢着,而且明显的受太后信宠,在场的夫人小姐自不敢怠慢于她,态度都亲热客气。

  不过夏衿仍然感觉到了几个人对她的不喜甚至敌意。

  用余光往那几人身上扫了一眼,她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那些人,都是未出阁甚至未定亲的闺秀。苏慕闲原来是许多闺秀心里的梦中情人,如今这块肉落到了她的碗里,这些人对她有敌意也十分正常。

  冯意蕊是宁国公大夫人的女儿,今天随着母亲出来接待女眷,也正是原先对苏慕闲比较心仪的闺秀之一。夏衿一进门,她就一直用挑剔的目光打量着夏衿。

  大概因为是新婚,夏衿今天穿的是一件大红色蹙金双层广绫长尾鸾袍,头上戴了三四件金镶玉的首饰,整个人看起来既高贵又典雅;她此时正坐在宁国公夫人和邵老夫人身边,微笑着凝视倾听,无论是仪态还是言行举止,似乎都没有能让人挑出毛病的地方。

  “哼,惯会装模作样。我听说她以前所在的夏家,就是个小地方的小户人家,下人都没几个,还得自己做活。这样的人,就算到京城来呆上一年,骨子里估计仍然小家子气。”冯意蕊的表妹孙彤在她耳边轻声嘀咕了一句。

  冯意蕊赶紧伸手悄悄掐了她一下。

  这里人多嘴杂,要是这话给人听见了可不得了。夏衿圣眷正隆,这话传到了太后耳里,就算宁国公府是太后娘家,府里的夫人们恐怕都要被喊进宫里去训斥一顿,要她们管教好女儿。

  孙彤虽闭了嘴,心里却不以为然。

  她是镇南候府的嫡出小姐。在苏慕闲从边关回来时,她就听家中长辈议论,说要把她许给苏慕闲。可没想到托去探口风的人还没出门,就传来了苏慕闲被赐婚的消息。她离自己心仪的男子如此的近,对苏慕闲的执念自然要比冯意蕊深。因此无论夏衿表现得多么出色,看在孙彤眼里,仍然是个出身寒微的乡巴佬。

  厅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而宴席还有一会儿才能开始,宁国公府大夫人便让下人上了水果和点心。孙彤见状,眼珠一转,招来下人嘀咕了几句。不一会儿,下人便拿了一个跟枕头一般大的椭圆形的东西过来。

  孙彤领着那下人走到夏衿面前,对她笑道:“郡主高才大义,十分令我敬仰。”说着指了指下人手上捧着的东西,“今儿个我表哥大喜,太后赐下来一种水果,我借花献佛,送给郡主尝尝。”

  夏衿搭眼一看,笑道:“这菠萝蜜是热带水果,真难为南方的那些小国远途运输,献到咱们京城里来。”

  孙彤一愣,问道:“你怎么知道?”

  夏衿瞥了她一眼,淡淡道:“听人说起过。”

  孙彤心头一跳,总觉得自己那点小心思被夏衿一眼就看穿了。她强笑道:“郡主既认得这东西,那就再好不过了,正好教我们怎么吃。”

  太后既赐下水果,不可能不让人教宁国公府的人怎么吃。孙彤此举只不过想让她出丑罢了。

  夏衿道:“让人打水过来净手,再拿把锋利的匕首来。”

  “还不快去?”宁国公府大夫人瞪了身边的下人一眼,低声喝斥道。

  孙彤便知大舅母对自己不满了。她看了夏衿一眼,将手中的帕子绞得死紧。

  第315章 恭敬
  见宁国公府的下人领命而去,夏衿对身后的菖蒲低声吩咐了两句,菖蒲答应一声,转身也出了门。

  不一会儿,净手的水被端了上来,下人还取了一把带套匕首来,放到了几案上。而菖蒲也回来了。

  厅里里旁观的女眷早已停止了各自的谈话,朝夏衿这边看过来,有些还窃窃私语几句,显然是议论此事。宁国公府大夫人把手帕拽得死紧,不知道如何处理此事,才能既不得罪夏衿,也不得罪厅里的夫人小姐们。孙彤心里想什么,她一清二楚;她也知道厅里还有许多人怀着跟孙彤一样的心思,就是想看夏衿出丑。而原因则多种多样,有的曾想把苏慕闲招为女婿,有的曾想嫁给苏慕闲,还有的则是看不上夏衿的出身,如今却不得不对她行礼而心怀不忿,还有的则是事不关已,纯属看热闹……她一旦阻止夏衿,绝对要让这些各怀心思的人不高兴。最重要的是,夏衿也不一定能领她的情,因为刚才她并没有推托,想来是要显摆一下她的本事。

  她不禁把目光投到邵老夫人身上,希望邵老夫人能出言阻止夏衿。然而让她失望的是,邵老夫人却像是没听到刚才的话一般,只顾着跟坐在上首的白发苍苍的宁国公老夫人说话。

  她叹息一声,转过头来,正想婉言劝阻夏衿,便听夏衿对她的丫鬟道:“菖蒲,你左手把手套戴上。”

  宁国公府大夫人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觉得呼吸都顺畅起来。

  刚才吓死她了。因知道这位郡主出身小户人家,刚才又叫人去拿工具,她差点以为夏衿是要亲自动手,给大家处理水果。要是这样,一定会被大家私下里取笑,说她上不得台面,便是太后她老人家都没面子。还好还好,她吩咐丫鬟动手,如此就没事了。

  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都目露失望之色。

  邵老夫人则抬起桌上的茶杯,轻呷一口,以遮掩自己嘴角禁不住露出的嘲讽之意。

  那丫鬟将手中的一个木匣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只轻薄白绸做的、跟手掌一样的东西来,戴在了手上。

  “呀,这就是手套吗?”人群里有人惊叹着叫出声来。

  夏衿抬目朝那人看去,微笑着点了点头,道:“是的,是手套。”

  那女人是兵部一个官员的夫人,夫家姓孔。见大家都朝她望来,她不由得红了脸,不好意思地道:“我听我家老爷说,这手套是永安郡主做的,在边关时起很大的作用呢。给人看病的时候戴上它,就不会染上疫病了。”

  夏衿在边关做的事,在场的夫人小姐们多多少少都听说过。听得这话,大家都好奇地看向那只白手套,问夏衿:“郡主,是这样吗?”

  夏衿笑着给大家普及卫生常识:“我们的手,就算是用水洗了,也还会有肉眼看不见的脏东西。而手套缝好之后用水煮过,就可以达到消除脏东西的目的。所以戴上手套做事,比较干净。”

  “那我们自己做再用水煮,也一样干净吗?”有人问道。

  夏衿点点头:“自然。用干净的布做,做完了后用胰子洗干净,放到锅里沸水煮一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