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九姑娘_第295页

  出了圃院,徐朝凑到沈妧妧身旁,“母亲,儿子送您回院子。”

  沈妧妧看了他一眼,道:“这一成亲,就懂事了,知道孝敬母亲了。”

  徐朝嘻嘻笑。

  孙桢娘知趣的没有跟过去,缓缓的走在最后面,看着前面的三对兄嫂,徐肊和秦氏一前一后,相隔五步的距离;徐朔和王氏亦是一前一后,但相隔的只有一步的距离;徐朗和沈氏却是并肩……不,是手牵手而行。孙桢娘眸中闪过一抹羡慕,抬手摸了摸脸上的胎记,若她拥有沈氏那样绝色容貌,是否也能得到夫君的爱重?
  孙桢娘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回了榴实院,沈妧妧趁着徐老夫人在昌平,又借口天灾之便,将三个相邻的小院落合并成了一个大院,和灵犀院,分成正院和东西跨院;徐老夫人从昌平回到锦都时,木已成舟。可徐老夫人是什么人,隐忍两月,在敬茶认亲时全给找补回来。

  榴实院得名于石榴多子,喻意极好,沈妧妧恨不能孙桢娘洞房之夜就怀上孩子,赶紧生出嫡子来;可徐朝不想和孙桢娘睡,送沈妧妧进到漪岚院,抱怨道:“娘,您怎么给我找了个这么丑的媳妇?兄弟几个,就我的媳妇最丑,我都没脸带她出门去应酬。”

  “朝儿,娶妻娶贤,不要太在意她的容貌,那孙氏是临安翁主的女儿,你岳父亦是三品官级,对你的仕途是有帮忙的。你想想,那个逆子为什么要费尽心机,把沈氏娶进门,还不是想得我三哥的帮衬,可谁想到一场天灾,我三哥就那么去了,沈氏是个善妒的,但如今她娘家已帮不上忙了,我们就坐等他们夫妻反目,看笑话,到时候那个逆子后宅乱成一团,你父亲必然会让你接手他的人脉,这对你的仕途是最大的好处,徐家的祖业自当由你这个前途无限的人继承,而那逆子就成了弃子。”沈妧妧眼露凶光的道。

  “那你也该选个好看点的,像孙氏那样的,我昨晚吓了一大跳,差点……差点没法洞房。”徐朝不满地道。

  沈妧妧哽了一下,今天看清了孙氏的模样,她也觉得委屈了徐朝,安慰他道:“好儿子,你乖乖听话,等孙氏生下嫡子,我就给你几个漂亮的丫鬟伺候你。”

  “娘说话算数,不要哄骗我。”徐朝瘪嘴道。

  沈妧妧拍拍他的手,“好好对待孙氏,多陪陪她,好了,回去吧。”

  徐朝听话地退出了漪岚院,但并没有回榴实院,而是去了前面他的书房,那个伺候他笔墨的俏丽丫头,还没摸上手呢,被那丑妇恶心了一回,今天一定要睡那丫头,解晦气。

  回到榴实院的孙桢娘,让丫鬟把她的奶娘平氏叫进了房。平氏进屋,给孙桢娘屈膝行礼,“少奶奶,找老奴,可是有什么事?”

  孙桢娘把敬茶认亲发生的事简单的说了一遍,道:“奶娘,你去打听一下这府里的事,免得我初进门犯了忌讳。多打听一下老太太、太太和我那三个妯娌的性情,还有太太和她们的关系如何?”

  “少奶奶放心,老奴保管帮你打听得一清二楚。”平氏行礼自去。

  午后,下起了雪,徐朗和沈丹遐没出门,窝在暖阁里对弈,侍琴拿着一张请柬,匆匆进来,给两人行礼请安,把大红色描金双喜请柬呈上。徐朗翻开一看,笑道:“陶深要娶妻了。”

  “哪天?”沈丹遐问道。

  “腊月十二,应是个大吉大利好日子。”徐朗笑道。这个日子,在地动之前就定了下来,沈穆轲死了,仁义伯府曾想过改期,陶氏没有同意,并说服了陶母和金氏。

  次日,徐朝依从礼数陪孙桢娘回门。临安翁主因孙桢娘容貌不佳,对她十分怜爱,女儿终于嫁了出去,可她这心也悬了两日,把女儿迎进门,打发走女婿,拉着她的手,急切地问道:“这两日你在徐家过得好么,徐家的人对你好不好?”

  “还好,我能应付。”孙桢娘报喜不报忧,只说徐老夫人、沈妧妧待她好,没让她去立规矩,三个妯娌也不是那种尖酸刻薄的人。

  “这就好,这就好。”临安翁主长舒了口气,她就担心女儿在夫家因容貌有缺而过得不好。

  徐朝和孙桢娘用过归宁宴,略休息了一会,就返回徐家。

  第二天,孙桢娘就被徐老夫人请去了圃院。一个时辰后,正半眯着眼,靠在软枕上,听徐朗念书的沈丹遐,从抚琴口中得知一个消息,“老太太让太太把中馈交出来给四奶奶管。”

  “太太同意了?”沈丹遐问道。上次沈妧妧交出中馈是因为犯了大错,不得而为之,这一次,沈妧妧会这么轻易松手吗?
  “同意了。”抚琴道。

  沈丹遐一愣,转念就明白了,“四奶奶是她的亲子媳,她这是打算婆媳联手。”

  “那孙氏不是个蠢人,不会听她的摆布的,她算盘打错了。”徐朗冷冷地道。

  沈丹遐深以为然。

  天气一日冷过一日,腊月十一日,黄氏抽空过来探望沈丹遐,“昨日又下了一夜的雪,地上都冰住了,祖母和母亲让我来告诉你,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用讲那些虚礼儿,明儿让妹夫过去就行了,你就不要过去了,省得冻着。你现在是双身子,可不能受寒生病。”

  “这事,大表嫂打发个婆子告诉我一声就可以了,何须顶风冒雪的亲自来一趟。”沈丹遐也正发愁,天寒路滑,怕出事,可仁义伯府是她外祖家,陶深成亲,她若不露面,不是太好呀,没想到外祖母和舅母会这么体谅。

  次日,徐朗去了仁义伯府,不过他有伤在身,到是没人敢灌他的酒。

  第259章 丧葬之年
  有喜事,自然就有丧事,就如日月轮回,在这天晚上,徐奟之母徐三老夫人病逝;徐家老的这一辈三个妯娌,年岁相差不大,徐三老夫人是最小的,可如今她却最早离世。

  次日,徐奟家的下人来报丧,天气寒冷,许多老人熬不住,病的病,死的死,自腊八节后,已经陆陆续续收到好几府人家的卜文。而徐三老夫人自徐萝殁后,就缠绵病榻,接到卜文倒不算太意外。只是徐老夫人难免多想,黯然道:“她也去了,我们这群老婆子都要去了。”

  徐三老夫人这一病故,沈妧妧看到了希望,躲在房里,恨恨地诅骂道:“怎么死的不是那老太婆?”

  被沈妧妧盼望着早日死去的徐老夫人,这会子正在喝汤药,徐老夫人亦感染了风寒;于嬷嬷安慰她道:“老太太,三奶奶说得对,家里的事如今有四奶奶管着,太太插不上手,四奶奶这十来天管得也挺好的,您用不着理会那些糟心事,无忧无虑,肯定长命百岁。”

  徐老夫人笑了笑,“长命百岁,我不奢望,我就希望活久点,能多看顾着那两个孩子,他们是好孩子,不该过那些糟心的日子。”

  “等二月里,三奶奶生下两个小少爷,这日子会越过越舒心的。”于嬷嬷笑道。

  徐老夫人想到白白嫩嫩的小曾孙,笑得见牙不见眼,脸上病容减了三分,恢复了点精气神。

  挺着七八个月大肚子的沈丹遐,这时坐在暖阁里和福婆子在叠小婴儿穿的衣裳,虽然郝大夫暗示了,她怀的八成是两个男孩,但诊脉不直观,作不得准,沈丹遐让针线娘子们做的是男孩女孩都能穿的颜色。刚出生的孩子皮肤娇嫩,最是娇气了,两人仔仔细细检查,确定上面没有粗糙的线头之类的,才将衣裳叠好搁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