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嫁痞夫 > 第3页

嫁痞夫_第3页

  ……

  柳氏嫁入了方家,新婚之夜她才算是头一回见着了夫君,前头方魁在街上铺子里见了她倒是一见钟情,柳氏却是没有留心这方家堡的六爷,便是眼角儿挂着有人立街面上瞧她,知是外男自也不敢大刺刺的回过头去看,却是抬袖掩面快快躲进里头去了。

  到了这一晚掀了盖头才算是真真切切瞧见了方魁。

  方魁生得五官方正,虽称不上俊俏斯文便也是气质沉稳,并非那类性子急躁莽撞之人,这一夜下来可更是温柔体贴,怜爱异常,柳茵茵这才算是将心放了下来,方魁这类丈夫正是她心中所想之人,稳重可靠,虽言语不多但也体贴关怀,因而婚后渐渐便将一颗心放在了他身上。

  两人婚后二年柳氏身怀有孕,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却是诞下了方家这一辈中的九小姐,柳氏初时一听是个女儿心下难免有些失望,如今世人重男轻女,方家又是习武世家自是喜欢儿郎的,她生了女儿倒怕惹公婆不喜。

  婆婆孟氏十分喜欢这小孙女儿,公公方崇山方崇山听说儿媳妇生了一个女儿,更是乐得摸着胡子连连叫好,

  “好!好!好!”

  当下便亲自为小孙女儿挑了“素素”二字做名,满月也是亲自抱了方素素与亲朋好友见面。

  柳氏见素素很得祖父喜爱,丈夫更是自有了女儿之后对她多有关怀,这才放下心来一心教养女儿,方魁十分喜爱长女,又关心妻子身体,生了素素之后便想法子刻意避子,待到素素四岁半时柳氏才又怀了身孕。

  方素素相貌身姿随了母亲,娇小玲珑,五官面容却是揉和了父母相貌,生的端庄大气,眉目疏朗,不似柳氏那般柔弱堪怜,却多了几分大家小姐的大方明媚。

  柳氏自是望着她能似自家一般温柔似水,娴静端庄,只可惜女儿这性子却是随了方家人,自襁褓之中便大大咧咧,见人就笑,自来熟的性子,又是天生的好体质,到了五岁间竟是一回也没有生过病。

  素素还有天生的好力气。在她一岁时,前头二房的方勇比素素大了四岁过来瞧妹妹,被方素素一把抓了手指头紧紧捏了,竟是挣脱不开,痛急了不由放声大哭,两个奶娘在一旁又是哄又是拉才算是解了方勇的围。

  素素如今五岁更是活泼调皮,奶娘王氏一个根本看不住她,另配了几个丫头每日跟着疯跑,这阵子也都有些吃不消了。

  惹的祖父方崇山也常常抱着她叹道,
  “这要是个小子,可真是块练武的好料子啊!”

  方家家传的刀法,以刚猛势威见长,内功更是浑厚绵长,再加上方素素这天生的好力气,若是个男儿身以后成就必是不可限量的,只可惜生成了女儿家,方家刀法虽说没有传男不传女之说,不过女儿家精贵,若是练武练的腰粗臂壮,还如何说得上人家?

  方家三房方魁一辈只有一个姑娘名叫做方静,自小跟着几位兄长练武,长大成人之后虽不能说虎背雄腰但也比普通女子瞧着壮实不少,又因着性子活跃,时常跟着几位兄长在江湖上走动,小时还好些待到了说亲之时便犯了难。

  似方静这样的女子若是放在乡间市井那是比比皆是,嫁个贩夫走卒便也不愁婚事。

  只是落到了方家,来往结交都是江湖和官府上的世家高门,这些个人家娶妻虽不要颜色出众但也要个端庄大方,容貌较好。

  只是方静长相随了方家人,相貌有些方正,姿色只算得中等,又有她性子耿直,脾气急躁,嫁入世家去那里能耐着性子与后宅妇人周旋,只怕说不上两句便要老拳伺候,以她那身功夫,多少正经的男儿汉都不是对手,更何况千娇百媚的女儿家?

  但若是寻那普通人家,方家在江湖地位不低,却又不愿委屈了女儿,这样一来方静倒是成了高不成低不就,婚事有些难办起来!
  女儿家的青春不过那么几年,方静的婚事一耽误便是几年,青春蹉跎而过,一转眼到了二十有二的年纪,又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

  一家子为她真是操心了不少,方家老太爷头前头几年仙逝,弥留之时还挂心这唯一的小孙女,叮嘱方崇山定要为她选一门好亲,又特意留了一笔丰厚的嫁妆银子给她。

  方崇山也是忧心小女儿的婚事,想着在蜀州不好寻便索性去外地找了一找,这厢选来选去,倒还真选中了临州的郑家。

  第3章 手拿刀
  郑家在江湖上也算是小有些名气,在临州开了武馆,家中三子最小的儿子一直未成婚,小方静两岁,虽说论起家世来差方家一些,但他们倒是不嫌弃方静相貌普通,年纪偏大了些,因是江湖同道,家中女子也要习武跑江湖,倒也不拘着方静定要在闺阁之中,这一点却是顶顶重要的。

  方崇山问过女儿意思,方静自家带了人跑了一趟临州,回来便点了头。

  方崇山便备了丰厚的嫁妆将女儿嫁了过去,方静入了郑家与郑家三郎倒也是夫妻恩爱,琴瑟和谐。

  只是方静也是命苦之人,嫁过去两年不曾生下一儿半女,丈夫便在一次与人争斗之中身亡。

  方静是个性子刚烈的,得知噩耗当下便身着孝服骑了马,追了仇人千里之遥,历时一年将那仇人的首级带回来祭奠亡夫,只是她这么做虽是大仇得报反倒惹了婆家不喜。

  因那仇家与郑家三郎本是口角之争,江湖汉子意气用事不过心口气咽不下,便拔刀相向将郑家三郎杀死,事出之后那一家便请了中间人居中调停,两家讲好以银子赔偿了事。

  郑家家底有些薄,在临州开设武馆虽说往来达官贵人居多,但开销进贡之数也不少,左右家中有三个儿子,死了一个还有两个,又有位高权重的中间人从中说和,也想着拿了大笔银子,此事便罢休。

  却不料郑三郎遗孀方氏不愿,亲手为夫君报仇,将那仇家斩了首级,如此一来反倒是得罪了中间人,又令得郑家没有银子进项反落下了个与仇家结怨更深之境,因而方氏在郑家的日子便不好过起来。

  她那婆婆原就恨她无所出没有为儿子生下一儿半女,郑三郎又爱重妻子不愿纳妾以至身死无后,又有如今这桩事儿令得郑家得罪了人,家中人对上方氏整日里便没有了好脸色,妯娌对她也是十分不满。

  方静那里是能受气的主儿,当下便写信给方崇山要回归娘家,又顾念夫妻情份不能替郑三郎尽孝,便自愿将嫁妆留下一半以奉养郑家二老。

  方崇山本就心疼女儿,见郑三郎身死方静又无所出,本就有接女儿大归之意,如今接了她的信自是不舍得她受人欺负,便亲自去了临州与郑家人写下文书,了断了两家姻缘,接小女儿回蜀州。

  自此方静便回归了娘家,住在方家堡一处偏僻的院落之中,领了几个丫头婆子过活。

  方静有了这样的事儿,方魁几兄弟自来爱护这个最小的妹子,都纷纷自责当年不应让她跟着舞枪弄棍,倒弄得女儿家长成粗壮样儿不好婚嫁,待到年纪大了匆匆选了一个,却是个短命的,到如今害得自家妹子无儿无女要孤老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