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和离后,短命王爷追我三千里_第26页

  所以,最好姜亦洲,姜晚柔都能有自知之明,保持中立。

  否则,她就让他们兄妹两个在大秦朝身败名裂,永远没有立足之地。

  “去一趟慈和居。”想到姜老夫人送给自己的肌肤养颜膏,姜晚棠觉得有必要走这一趟。

  虽然,姜老夫人已经有一年不曾在府里露面了,但是,姜晚棠对她的印象,还是可以的。

  另外,姜府里的孝子贤孙们,每天都会来她的慈和居外请安之后,才离去。

  这样做,既是给外人看的,也是为了彰显姜府的教养和孝道。

  所以说,姜家的伪善和伪孝,那是做到了极致。

  姜晚棠一想到这个姜家,就冷笑摇头,从根上烂透了,那这个家的子孙们,还能有多大出息?
  薛妈妈和采荷一左一右,护着姜晚棠直奔慈和居。

  她们怕有不长眼睛的,会从暗处伤害到自家小姐。

  姜老夫人的慈和居,虽然比不上姜晚秋的泰清苑,但是,也是风景极致的美景之地。

  “哟,这不是棠丫头吗?你被休弃回来了?”

  还未走到慈和居,姜岱山二弟姜岱友的媳妇儿姜崔氏,带着身边的嬷嬷和丫鬟,面色讪讪地从慈和居里出来。

  一见面儿,这位二夫人就将在姜老夫人那儿碰壁的火气,撒在了姜晚棠身上。

  “这被休了,不知道遮丑去家庙清修,反倒到处张扬,嘁……这骨子里的贱,还真就是教养不出高贵来啊。”

  此时的姜二夫人,还不晓得大哥大嫂一家四口在姜晚棠刀子嘴下,都“受了伤”,所以,她嘴欠的上来找虐。

  姜晚棠做阿飘的时候,见识过姜崔氏的各种阴险和卑鄙,所以,这会儿见面,也没给她好脸色。

  嗤笑一声讥讽道,”怎么了二夫人,你这是假孝心没得逞,被赶出来了吧?

  要我说啊二夫人,做人要厚道,可别弄那些虚的没的,糊弄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会遭报应的,你知道不?

  哦,对了,二夫人,我听说你娘家爹年前那会儿,以照顾之名,强行霸占了族里的一个寡妇几亩地。

  连带着,差点将人也收入房中。啧啧啧……这崔家,家风可真是好教养啊。”

  占寡妇地,侵寡妇门,姜晚棠这事揭出来,崔氏的脸,哪里还能蹦得住?
  她恼羞成怒,抬手就要打人,“你……你个,”

  可没等抬起胳膊,脏话也没骂出口,就看见老夫人身边的段妈妈在一旁冷森森地看着她,吓得又把话咽了回去,将胳膊放下了。”

  第30章 老夫人也是可怜人
  “哼……”没占到便宜,崔氏气恼地哼了一声,甩着腰肢走了。

  姜晚棠盯着她的背影鄙夷地道,“不自量力,自找欺辱。”

  段妈妈闻声,赶紧收起冷颜,换上笑脸,道,“二小姐,老夫人等您多时了。您请进。”

  姜晚棠并不奇怪老夫人是怎么知晓她回来的,也不奇怪她怎么料到自己会来这里看她。

  因为这个家里,除了那帮糊涂虫丧良心玩意儿,也就她老人家这么一个精明清醒的了。

  别看她好像是不管事儿了,可府里到处都有她的影子和眼线。

  进了内堂,姜晚棠就看见姜老夫人坐在床上,正低头抚摸手里的玉如意,便上前行礼笑道,“祖母,您又想小姑母了?”
  

  姜老夫人的小闺女姜景芝十六岁,嫁到了峰州的宋家,

  相公宋青是个有才之人,饱读诗书,温文儒雅,对妻子没有什么爱慕之怀,可也谨守本分,不曾轻看了她。

  两个人生了一儿宋真,今年应该有十岁了。一女宋茹,也应该有八岁。

  淡如清水的日子,谁知其中苦涩呢?
  当年因为是阿飘,姜晚棠很清楚,宋家对小姑母并不很好,虽然不敢往死里磋磨,可也没让她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

  宋青待小姑母不冷不热,没有爱意,也没有太过冷漠,俩人之间,冷冷淡淡的,没有外面传的那么恩爱。

  姜晚棠进来先行了礼,然后笑着继续道,“您想她了,就让人捎信儿请姑母回来小聚个把月的。

  免得您睹物思人,坏了心情,伤了身子骨,小姑母晓得实情又自责惭愧自己不孝。”

  姜老夫人闻言抬起头,一双并未浑浊的眼睛,却并不见明亮,淡淡地道,“你回来了?人能回来就好。其他……可有不妥?”

  不妥……指的是什么,姜晚棠很清楚,一边在她身边落座,一边笑道,“还算可以。

  苏世子给的是和离书,省了我不少麻烦,又给了五万两银子做补偿。

  我要求单立女户户籍,居住地在京城,他也麻溜地做到了。

  另外,安义伯夫人强占了我的铺子,我也都收了回来,外加一辆高配置的马车,这些……足够了。”

  再多了,就等于给苏域那个龟孙子抬高身价了。

  而且,如果补偿要的多,不划算不说,还显得自己贪婪。

  姜老夫人忽然也笑了起来,欣慰地道,“你呀,性子随了你小姑母了,都不肯吃亏的。

  唉……我老了,管不动那些个逆子了,也就不操心了,只要你没有不妥就好。”

  姜晚棠淡淡地嗯了一声。

  她不会过分要求姜老夫人做什么。

  因为姜岱山,姜岱友,还有大姑母姜景媛,不是姜老夫人亲生儿女。

  换句话说,今年还不到五十岁的姜老夫人,是姜老太爷的续弦填房。

  是她姐姐生下仨孩子后,死于恶疾,然后为了这三个孩子不受委屈,姜家也不想断了殷家这门亲,便恳请殷家将当时守活寡的殷盛美给娶了回来。

  殷盛美嫁到姜家,不但要精心照顾好姜岱山,姜岱友,姜景媛,而且接二连三地生下了姜岱平,姜岱思两个儿子,以及闺女姜景玉。

  生了三个孩子之后,姜家内部矛盾就凸显了出来。

  主要是姜老太爷挺不是个东西的。

  在他活着的那些年,处处打压殷盛美生的孩子,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

  如此,随着六个孩子长大成人,各有婚嫁了,姜老太爷即将撒手人寰,弥留之际,便做出了分离姜家的败家决定。

  人家大家族都是一大家子人抱成团,乐乐呵呵地在一起生活,可姜老头子却偏偏逆其道而行。

  他觉得应该趁着自己还活着,还是将填房继妻殷盛美生下的孩子,给分出去的好,免得耽误了大儿子的前程。

  于是,分家的时候,这个老头子偏心到了极致。

  不但将家里大半家产都给了姜岱山,姜岱友和姜景媛,还强制要求姜老夫人殷盛美,不许插手头前三个孩子的家事。

  姜岱平,姜岱思只分了一小部分还不到,姜景玉更是压根就啥东西没捞着。

  这还不算,为了避免姜老夫人生下的两个儿子抢夺前头孩子的家产,也为了防止后面俩儿子坏了姜岱山的前程,姜老头子严命姜岱平和姜岱思举家回祖籍生活。

  姜老夫人去留则随意。

  她想在京城,便留在慈和居。

  若是想回祖籍,那便回祖籍,来去没限制。

  姜老头子对姜老夫人这么宽容,倒不是为了还她的情分,而是担心姜老夫人在祖籍住久了,京城这边会有人说姜岱山的闲话,指责他大不孝,影响官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