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养拖油瓶_第129页

  刘佳玲就笑:“孩子们多,就喜欢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可不就回来晚了吗?”

  又问:“这信是谁的啊?”

  “是顾辞写来的,”说到不省心的逆子,顾海华都觉得到嘴里红烧肉都不香了:“你看看他写的什么,才下乡多久,就已经有看对眼的姑娘,女方的父亲还是村支书。”

  “不过是一个村支书而已,就敢狮子大开口,要三转一响,还得有二百八的聘礼钱。”

  “这蠢货,他还想不想回来?亏我还和运输队那边打听,想找机会把他给弄回来。”

  “这要是结婚了,他这辈子就别想回来了。”

  他连市长都见过,局长厂长这样的领导,都不知道见了多少。

  一个偏僻乡下的村支书而已,他根本就看不上眼。

  刘佳玲也终于等到看信的机会,拿起信看完之后,也心疼家里的钱。

  但是她又有些开心,顾辞要是结婚了,那这辈子就不用回来了,多好啊?

  顾辞要是回家,看到他就会提醒自己,顾海华前头有过媳妇。

  只要顾辞不在,那家里没有外人,才是幸福和谐的一家。

  她想了想,才叹了口气,提醒他:“顾辞要是已经和别的女同志谈婚论嫁了,那就算是你给他找到了工作,那边也能不放人,指不定还倒打一把,说咱们觉悟不高,舍不得顾辞下乡呢?”

  她肯定是不愿意顾辞真的去运输队上班。

  现在司机的待遇可是让不少人都羡慕的。

  顾海华抬眼看她:“那你的意思是让他在乡下结婚?”

  刘佳玲就提醒他:“老顾,他是为了寻找他外公外婆才执意要下乡去的。”

  当然,就算顾辞不主动下乡,也会被街道这边要求下乡去。

  不过老顾本来也想帮顾辞找下关系,安排到好点的地方去。

  “现在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找到人?”

  顾海华现在就怕自己被岳父岳母给牵连上,心里甚至庆幸前妻已经去世很多年,才会把影响降到最低。

  可就是这样,他还是被喊去问了很多遍,就足以吓住他了。

  顾海华最怕楚老他们,影响到他现在的职位。

  之前还有人暗地里告诉他,有可能竞选副院长,可最后这事还是没成,就是因为自己不如另外那个竞争者成分清白。

  刘佳玲这话,当真是说到了顾海华的心里。

  第147章 电话
  刘佳玲见他若有所思,就笑着道:“再说顾辞不一定会愿意听你的话,还怨你棒打鸳鸯呢?”

  顾海华最爱的是自己,叹了口气,说得好听:“现在提倡婚姻自由,我确实不应该干涉他太多,你去找人换三转一响的票,我把钱给他汇过去。”

  他还准备写封信给他。

  他心里想:钱和票自己出了,人就不过去了。

  还有成家立业了,他也得自己立起来了,以后除了每个月二十块钱,别的就不要想了。

  就算是他要,自己也不会再给他寄了。

  刘佳玲这次倒是很干脆应下:“好,等下我就去各个科室问问。”

  还很贤惠的道:“咱们家还有不少拜年留下的饼干和糖,我也寄一些给他,也能让他的日子好过一些。”

  “你还答应每个月给他寄二十块钱,他在乡下的日子也不至于过得艰难。”

  她这回为什么这么大方?
  是因为想让女方看到家里会给他寄好东西,自然会死缠着顾辞不放。

  她是恨不得顾辞立马就结婚,自己也能放下心,现在也舍得白给一些吃的用的。

  再有就是提醒顾海华,他答应每个月给二十块钱已经很多了,再不能由着顾辞得寸进尺要更多。

  顾瑞和顾雪背着崭新的挎包从外面跑进来,一看桌子上饭盒里的红烧肉没剩下几块,另一个饭盒里的炒青菜倒还剩下不少。

  顾瑞就不满抱怨:“妈你怎么不多给我留点啊?”

  刘佳玲就瞪他:“你们一人两块还不够啊,咱们家隔三岔五就能吃到肉,你大哥在乡下,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回肉呢?”

  顾海华一开始有点不好意思来着,他先前再想事情,下筷子就没了数,倒是忘记给儿女多留点了。
  

  可听到刘佳玲后面这话,他心里却对顾辞有些不满,给那白眼狼这么多钱,他怎么会没肉吃?

  再想到顾辞开口就是要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这四大件,又觉得给他这些就是便宜了女方。

  别说是乡下地方了,就是申城这样的大城市,也只有少部分人才出得起“三转一响”聘礼。

  有了三转一响,都算是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也是现在劳动人民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
  他想到明儿顾辞会给自己打电话,决定和他好好说说,别傻乎乎的任由女方说要什么,就给什么。

  刘佳玲年轻的时候还不懂事,表面功夫没做好,以至于落下个虐待顾海华亡妻的儿子坏名声。

  自那以后她也有一阵子不被待见。

  后来她就学聪明了,也懂他的心思,知道自己怎么说,才能让他满意,自己还能落个好。

  现在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对顾辞很不满。

  她倒不是为了聘礼才说这话的,是想让他以后不要再给顾辞寄钱。

  一个月二十块,一年就要二百四十块,实在是太多了。

  特别是以后,顾辞要是有孩子,还不知足想让他们多给一些钱怎么办?
  顾家的一切,都是要留给自己儿子的,她不能任由顾海华心软下去。

  正月二十一中午十二点,是顾辞信里和顾海华约定好打电话的时间。

  顾辞今儿是和楚红赶着牛车一起来的。

  他们早上拿着一些脸盆到外面的两个村子里,全都换成了满满一车稻谷。

  干脆去加工厂,把稻谷全都加工成大米送去搪瓷厂,全都过秤记账后,两人才去国营饭店吃了肉丝面,之后就赶着去邮电局打电话。

  现在都是老式电话机,还要转接,比较麻烦。

  楚红还没打过这种电话,看着倒是很有意思。

  很快,电话就接通了。

  顾辞按着楚红说的开口:“爸,你收到我寄回去的信了吧?我要结婚了,你能不能来一趟?”

  楚红肯定也不是真心想让顾辞的亲爸过来,就是等他拒绝。

  要不然按着顾辞的意思,他是邀请人来的客气话都不想说的。

  顾海华一愣。

  他似乎已经很久没听到顾辞这么平和的和他说话了。

  其实在楚家出事以前,就算是顾辞在外家住,他也会去看望顾辞,顺便在亡妻的岳家吃顿饭。

  就算是顾海华自己也不能否认,楚家二老连着小舅子,一开始的时候对他的帮助很大。

  他进医院,就被内科主任带着身边,就是岳父帮忙的。

  但是自从去年楚家摊上事,他见势不妙,没敢帮忙还撇清关系,这才让大儿子对自己心生怨恨。

  父子俩就算是在一起说话,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他就是觉得顾辞书生意气,要不是自己明哲保身,现在肯定会连累自己。

  现在听到顾辞喊自己的这一声,他又忍不住叹气:“你真的要结婚?你知不知道,等你结了婚,就别想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