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养拖油瓶_第140页

  不过现在主要是锄地,耕地,整地,施地肥。

  要等二月底,气温回升,才能种茄子,豆角这些菜。

  早稻要等农历二月底播种育苗,三月初插秧,五月下旬收割,紧接着马上晚稻插秧,八月中旬抢收。

  所以现在地里还不是很忙,更多的人依旧是在水库那边忙活。

  当然现在去镇上的人也不多,楚红路上就没遇到人。

  她先去屠宰场这边得肉摊上,看到还有一条猪腿,可惜她没带肉票,只能艰难的挪开眼神,去看案板边木桶里,有不少猪大肠,猪心猪肺之类的。

  现在人买肉,买一斤半斤就算是多的了,很多人都是买三五两肉回去尝个味。

  不是大家不舍得,是没有肉票。

  楚红也看到好几个人买了猪肝,等轮到她的时候,楚红就笑盈盈的问:“师傅,木桶里的下水怎么卖啊?”

  收钱的男人抬头看了她一眼:“全都拿去一毛二一斤,只是挑一些去,那就一毛五一斤。”

  楚红立马道:“我全要了。”

  卖肉的男人有些诧异:“有近二十斤呢,你全都要?”

  现在人虽然很难吃到猪肉,却依旧不喜欢吃猪下水。

  都觉得猪下水是次等食物,都算不上正经肉。

  而且清洗太费事,可要是不清洗干净,就有一股怪味,让人食不下咽。

  也就那些国营饭店的师傅们,有烧菜的好手艺,做出来的猪下水,味道还不错。

  要是没人买,他们也会特意给国营饭店送过去。

  楚红点头:“我们家里人都喜欢吃,我全要了。”

  又指着案板上的骨头:“骨头也都卖给我吧?村里有人摔断了腿,医生让他多喝骨头汤,特意让我带的。”

  现在卖肉师傅的手艺都很不错,那骨头上都没看到肉。

  现在人还不知道骨头汤的好处,觉得骨头重还没肉,是猪身上最不受欢迎的部位。

  因此他们都很爽快的答应了。

  师傅一边秤重还一边嘀咕:“这骨头汤真的管用吗?”

  他同伴立马道:“那肯定了,不听医生的话,难不成还听你的话?”

  楚红把猪下水都装到大篮子里,绑到后座上,才去找楚丹。

  楚丹已经挪到了何大爷家,楚红也知道地址。

  何家老两口扶着墙壁,已经能慢慢走动一会儿。

  反正他们家和大儿子家离得也不远,干脆让老大他们也来家里吃饭,挺着大肚子的女儿也回娘家吃饭,还真亏得有楚丹在。

  楚红问了几个人,才找到何爷爷家。

  有着小院的两层青砖瓦房,里面还有压水井,边上还有石桌石凳,还有几盆花花草草,楚红深深羡慕了。

  自家才能填饱肚子,可人家已经过上了精致的生活。

  这人和人的察觉怎么就这么大呢?
  何奶奶看到楚红很高兴:“听说你要结婚了啊,我这边有一些糖和花生,等下你都带走。”

  楚红不好意思白要人家的东西,推辞道:“谢谢奶奶,但是我都已经买来了,这些你们自己留着吃吧?”

  何爷爷已经从五斗柜里拎着两个布袋出来,特别霸道:“长者赐不可辞,不准不要。”

  何奶奶就笑:“好孩子,拿着吧,这是我们一点小心意。”

  人家诚心给,楚红只能接过来:“谢谢爷爷奶奶。”

  楚丹看到二姐来了,也很高兴,拉着她问:“不是让我初七再回家吗?怎么今儿就来接我了?”
  

  她明显是误会了,以为楚红是来接她回去的。

  楚红就道:“我是想让你明儿去买一些不要票的猪下水,猪骨头,猪脚这些,也好在初八那天添个菜。”

  又从兜里掏出一把零散的钱递给她:“这样我就不用早起了,明儿直接过来拿就行。”

  楚丹把钱推回去:“何婶子给我开工资了,我有钱。”

  何爷爷听到楚红的话,也凑过来问:“你们还会弄猪下水啊?那会不会做猪腰啊?”

  楚丹也反应过来,跟着道:“爷爷奶奶骨质不好,医生说喝些杜仲猪腰汤,可以改善腰膝酸软的症状。”

  “而且杜仲这中药材,也能补充气血、强筋健骨。”

  楚丹说到这,叹了口气:“可惜我厨艺不好,爷爷奶奶才吃几餐,就不愿再吃了。”

  这又是中药,又是猪腰,味道是真的不咋样,老两口宁愿喝鱼汤。

  可这方子是以前很有名的老中医给的,人家现在苟在家,要不是关系好,都不愿意接诊。

  楚红还真知道一个吃法,笑着道:“杜仲加上猪腰可以促进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我们爷爷奶奶吃着确实好。”

  “我也听人说过,可以把杜仲片,装入猪腰内,再用草纸打湿,把猪腰多包几层,放入柴灰中慢慢烧烤出来更香。”

  这是真的巧,前些日子宋奶奶腰不舒服,贾奶奶替自家奶奶看过后,特意做杜仲猪腰。

  楚红也去看了,觉得控制好火候不容易,得特别有耐心,以免外焦内生。

  但是她也吃了点,味道是真的香,一点也不腥。

  现在何家老两口给她这么多东西,自己正好趁机还人情:“明儿何爷爷何奶奶尝尝我的手艺。”

  当然楚红也是说的好听而已,她也不敢动手,因为对分量把控不好,还得再请贾奶奶出手。

  何爷爷听了就笑:“那可好,我就等着你的好东西了。”

  楚红也没多待,很快就回家。

  她今儿也算是满载而归了,前面车篮子装的是奶糖和花生,还有特意给的杜仲,后面大篮子里是猪下水。

  等她回到家,先把猪下水泡到木桶里,洗了手,再把花生和糖放到自己房间里。

  这个时候,楚红才发现,起码得有两斤奶糖,两斤硬糖,花生里还掺着干桂圆,干莲子和红枣。

  第160章 红烧大肠
  吴秀回来做午饭,知道后忍不住夸了一句:“他们可真细心的,这‘枣生桂子’寓意是真的好。”

  “我去找贾奶奶帮忙。”楚红顺手抓了一些放到兜里,又去木桶里捞出一对猪腰放到脸盆里,也没忘把杜仲放进去,才去后面找人。

  贾奶奶他们也才回到家,楚红先把兜里的花生糖果掏出来放在桌子上:“何家给的,你们都吃啊。”

  又凑到贾奶奶身边:“奶奶,我是来请你帮忙的。”

  贾奶奶一听她说的事,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这是小事,这这就来修理一下。”

  她这两手空空的来乡下,能活到现在,就是因为遇到了楚红。

  先前几个月,都是吃楚红家的,她心里也很焦躁不安,就怕自己成了拖累。

  后来吴秀经常来请教一些中医治病的事,她是倾囊相授。

  贾奶奶就把吴秀当成自己的徒弟看,就恨不得宋家人人都对中医感兴趣。

  可惜楚红她们姐妹几个,都是三天打鱼两天嗮网,定不下心来学。

  让贾奶奶特别无奈,只能逮着她们学。

  想到以前,想跟着她学中医的学生,都是捧着珍贵的药材,字画,金银珠宝来求着她指点,或者是想跟着她学几年。

  她都是要考教过后,再仔细挑选,才会答应一两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