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96,我活成了风口_第249页

  特别是把文化和管理高度纠缠,就很容易乱。

  何成现在就是顺势帮大家捋捋清楚,管理经营以及文化理念是一个东西,信息化管理系统则是另外一个东西,是完全独立的。

  同时提醒一下大家,要更客观的去看待这些东西,西方有西方的好,华夏也有华夏的好,学习西方没问题,但得基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心态。

  别动不动就全盘否认自家的东西。

  何成扫视了一圈众人的表情后,基本可以确定大家都听懂了,然后继续道,“而更好的本土化,还能给我们带来另外一个好处。”

  “因为我们在模块化动态技术和功能库之外,还有一项技术上升级。”

  “还有技术升级?”琼斯忍不住开了口,不过这一次很小声,甚至连他前排的人都没听清他说了什么。

  只是他实在无法理解,怎么还有技术升级?
  “我们现在都说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出现算是一场技术革命,因为过去所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都是针对局部需求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第一个集成式的整体功能系统。”

  “是第一个能够相对全面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的系统。”

  “换言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核心作用,就是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但在座的各位这些年应该都能感受到到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

  “现在的市场竞争很多时候不再是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不是单一企业链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

  “需要我们以行业战略同盟,供应链战略同盟等方式来进行市场竞争了。”

  “就像我们星辰集团牵头的华夏软件联盟,在这几年在面对越来越多海外软件冲击的情况下,正是这个联盟的特性帮助我们华夏软件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其中最经典的无异于金山WPS生生顶住了依托于系统进行绑定式强制推广的office。”

  “所以我们的研发团队认为,我们的工业软件应该再往前一步,格局再大一点。”

  “而现在,我们的企业资源计划已经可以基于各种战略同盟的需求,创造向外的同盟链接能力。”

  “这就是最后一项关键技术升级。”

  “综上,我们今天这场发布会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款技术优势更明显,本土化优势更明显的升级版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说,我们的升级版系统在华夏市场绝对没有对手!”

  第241章 怎么把这事忘了!
  “你不是说在产品上很难拉开什么技术差距么?”塞尔希直接转过头看着琼斯质问道。

  脸色看起来非常的难看。

  而听到塞尔希的质问,本来心情就不好的琼斯直接就怼了回去,“你心里不也是认可的么?难道你之前想过星辰集团能在ERP这种产品上跟我们拉开技术差距?”

  “你们做工业设计软件的,别一副好像不了解工业管理软件的样子好么?”

  “谁能想到星辰集团真能搞得出技术差距啊!”

  “这家公司简直.简直就是不正常!”

  塞尔希被怼的抿了抿嘴。

  是啊,他不了解么?

  他当然了解啊。
  

  只是看到何成搬出了技术差距,他慌了。

  慌乱之间,他很想得到一个答案。

  可他又不可能去质问何成,自然就下意识的质问起了琼斯。

  反应过来塞尔希微微低头,“抱歉琼斯,我被何成打乱了阵脚,就像你说的,谁能想到会这样,这太离谱了。”

  见塞尔希道歉,琼斯便点头回应了一下,“算了,我理解你的心情。”

  说着,琼斯又看向了台上的何成,“不过你的反应让我意识到,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冷静下来。”

  “嗯?这话是什么意思?”塞尔希有些好奇的看着琼斯。

  琼斯长吸了一口气道,“你说,何成到底为什么要把我们喊过来,为什么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一次次贴脸?”

  “如果何成说的这些技术突破都是真的,那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说,他们确实有一定的优势,这一点我认。”

  “可工业管理软件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产品,产品效果的好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就比如公司员工的实际应用能力,公司经营发展中的一些特殊变故,甚至决策者对自己公司的了解程度,放权程度,都会影响到工业管理软件的最终效果。”

  “技术优势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变为结果优势,还真不好说。”

  “外行人对技术优势的认知,同样存在很大的摆动空间。”

  “所以何成把我们喊过来,可能是想通过我们的反应来给现场这些人更为清晰的认知。”

  “此时此刻,现场最能理解他们这个技术优势的人,就是我们!”

  “因此,我们不要再去给什么反应了。”

  “我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搞清楚星辰集团做了身边准备,我们别被何成利用了!”

  听着琼斯的分析,塞尔希慢慢的皱起了眉头,他总感觉琼斯的分析好像有点道理,但不多。

  可奇怪的是,那点感觉并不多的道理却也在塞尔希的内心蔓延开来,似乎像是一种内心在寻求的心理支撑。

  面对星辰集团的技术优势,他们需要给自己一个能够合理的心理支撑。

  去淡化技术优势带来的直接冲击。

  而就在这时,何成邀请了张瑞明上台。

  张瑞明笑容灿烂的走上舞台,先跟何成握了握手,然后面向所有人道,“特别荣幸今天能够跟何总同台,能够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也特别荣幸,能够成为星辰集团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一名早期客户。”

  “同时,我想向何总表示诚挚的感谢,因为通过星辰集团的信息化改造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竟然就已经见效了。”

  说完,张瑞明开始给大家展示一系列的数据。

  从张瑞明分享的数据来看,通过星辰集团的信息化改造,海尔确实出现了一定的优化,尤其是在生产制造和库存方面。

  虽然优化的程度并不是特别的明显,但张瑞明一直在强调,信息化改造完成不过才一个月的时间。

  基于这个时间前提,能有这样的效果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而且张瑞明通过一些实际情况特别展示了星辰集团在本土化这件事情上的能力。

  总的来说,张瑞明的分享,就是把何成刚才提到的一些产品优势进行了数据的具象化。

  只是可惜应用时间还不够长,如果能看到一家企业使用星辰集团信息化产品两三年后的变化,那一定会更加的清晰。

  但现实情况就是这样,所以张瑞明能带来这样的分享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场也给与了热烈的掌声。

  等掌声散去,张瑞明看了一眼站在台侧的何成,笑了笑道,“我相信了解我们海尔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我们海尔的发展目标。”

  “所以在信息化改造这件事情上,我们是比较积极主动的。”

  “特别幸运的是,在我们寻找合作方的时候,能够遇到星辰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