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都市娱乐
>
重回96,我活成了风口
>
第320页
重回96,我活成了风口_第320页
何成创办星辰微电子的事情在沪上半导体圈子里已经传开了,张如金自然知道这件事情。
“多谢张总,我听胡总说,您有很重要的事情找我?”何成开门见山的问道。
这场会面是张如金拜托胡奇安排的,毕竟张如金之前跟何成没有任何的交集。
见何成这么直接,张如金倒也不意外,甚至看起来很喜欢这种直接,“在我的理解中,应该是很重要的事情。”
“那不知道具体是?”何成伸出另外一只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我想在沪上建晶圆厂。”
何成眼神微动,“这确实是一件大事。”
“没错,所以在建厂之前,我必须先跟何总见一面。”
“为什么?”
“因为我需要帮助。”张如金坦诚的说道。
“想要在大陆建晶圆厂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瓦森纳协定悬在头顶。”
张如金看了一眼胡奇,“如果搞不定瓦森纳协定的话,永远不可能成为国际一流的晶圆厂。”
“可我想建的,就是国际一流的晶圆厂,属于华夏,立足大陆的国际一流晶圆厂。”
“所以思来想去,我现在是计划是这样的。”
“首先,我会通过我的各种人脉资源以及经验,在不平等协定的利剑之下找到一些机会。”
张如金这句话何成是信的,一来,未来的结果证明张如金确实做到了。
二来,何成最近刚用自己的方式,从霓虹国那边搞到了一些其实违反协定的技术。
瓦森纳协定终究只是落在纸上的东西,可执行协定的可都是人。
凡事有人参与的事情,都必然存在破绽。
“其次.”张如金的声音还在继续,“我有办法通过股权操作,打造出一家国际企业出来。”
“我会拉一些不关心技术,只关心利益的国际资本过来,特别是拉一些米国资本过来。”
“然后我打算再从新佳坡和香江拉几个资本过来。”
“毕竟大陆芯片需求量的发展趋势和大陆的人力成本优势摆在这儿,从利益角度出发,在大陆建厂完全没毛病。”
“到时候,我再把公司注册地往开曼群岛一放,我就能在沪上搭建出一家股权复杂的国际企业出来。”
“只要我咬死这家企业的资本属性,只要我咬死这家企业开在沪上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我就能削弱瓦森纳协定的限制力度。”
果然还是跟曾经一世一样的思路啊。”何成心中暗道。
曾经的华芯国际就是靠着这一招,成功在沪上建厂并且在前期获得了不错的发展空间。
但也因为这个玩法,才让台积电有机会把张如金踢出局,而且在最关键的设备上,终究还是受制于瓦森纳协定。
所以知道弊端的何成直接道,“我大概能明白张总的意思,可问题是如果这家公司真的能发展起来,在达到一定影响力时,不管是台积电还是米国,必然不会再给模糊的机会。”
“不愧是何总,一眼就看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而正因为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才想要约见何总您啊。”张如金的情绪更加激动了一些。
“这就是我所说的需要帮助。”
“说实在的,这本就是没办法的办法,其实我最初的想法就是以台积电高层的身份直接到大陆来建厂,但张仲谋强烈反对。”
“后来我就打算搞迂回战术,先去香江建厂。”
“毕竟97年之后,香江的位置已经很明确了,而香江的资本市场又是开放的,所以香江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缓冲地带。”
“只可惜”张如金忍不住叹息一声,“外部资本并不想看到香江发展半导体。”
“还有香江那个李老板,扬言要把香江的每一寸土地都变成高楼,对于我们这些想要建大型工厂的人,李老板是非常的不欢迎啊。”
“对他来说,地就是他的生意,我们拿地建厂,就是在抢他的生意。”
张如金说着摊了摊手,“既然香江那边没机会了,台积电又是这个态度,我还想在大陆建厂的话,就只有硬着头皮直接建这一条路了。”
“那考虑到瓦森纳协定,用这种办法先把工厂建起来可能是最无奈的好办法了。”
“至少事情开始了,以后就还有机会和空间去斡旋,去谈判。”
何成沉思了几秒后点了点头。
“不过!”张如金的声音突然有激动了起来,“何总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希望。”
“不瞒何总,当我前几天知道何总要自研光刻机的时候,我彻夜难眠!”
“我真的没有想到,在1999年的大陆竟然有企业愿意扛起这个大旗!”
“瓦森纳协定的限制说到底就是技术差距嘛,如果有一天我们华夏企业能搞定关键设备关键技术,那瓦森纳协定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可问题是,我有这个心,不一定有这个能力啊。”何成这时故意展现的很谦虚。
“但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赌未来,赌机会啊。”
“就像我要先把工厂开起来再说一样,关键设备关键技术的攻坚,得有人先干起来才有可能成功,不干,就永远不可能成功。”
“我前两年其实就来考察过大陆市场,当时大陆在这个问题上完全是拿来主义,好像所有人都默认了关键设备关键技术只要从发达国家买就行了。”
“那个时候我对于大陆半导体的未来真的很担忧,好在,现在终于有企业意识到问题,并且站出来了。”
“而且站出来的还是星辰集团这样一家有实力的公司,这真的让我感到振奋!”
身处环境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自然也不同。
对于八九十年代的华夏科技企业来说,明面上的技术水平差距太大,基础沉淀太弱,科技环境太落后,与此同时,这个年代的华夏科技企业都没经历过高端科技交锋,确实很容易陷入拿来主义。
不像张如金,亲身经历了米国和霓虹国的芯片交锋,亲身感受了败北的德州仪器是如何快速衰弱,并且导致自己不得不回国的。
所以张如金的经历让他特别能理解何成的所作所为,也特别能认可何总的所作所为。
当华夏科技企业多多少少都在质疑何成的时候,张如金只会觉得何成做的太对了。
同理,看着眼前的张如金,何成能够理解他的激动,也能理解他对自己的期待。
如果以后经常接触的话,何成觉得自己跟张如金交流起来肯定很顺畅。
不用老去解释为什么非要搞自研,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钱搞自研这一类问题。
“可我们也刚刚起步,还帮不了张总吧?”不过此时此刻,张如金越是激动,何成就越是要冷静,越是要谦虚。
毕竟未来的事情确实难以确定。
哪怕何成已经做到了现在这一步,光刻机能不能成依然不好说,更何况还有别的先进设备跟先进技术需要慢慢突破。
“我需要的帮助不是何总立马把光刻机拿出来。”张如金突然有些苦涩的笑了笑,“我就是需要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