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朱元璋,我选择躺平_第116页

  没过多久,朝廷发布了捉拿妖僧道衍的通缉令,罪名是“妖言惑众,扰乱民心。”

  至于朱棢的反叛,则是被大哥朱标亲自出手摆平的。

  为了让李善长和他的手下停止炒作这件事,原本已经退休的李善长被重新任命为左丞相。

  这一点,朱肃觉得有些意外。

  看来老李虽然年纪大了,但心还年轻,这步棋走得妙,估计他们早就计划好了。

  不过……

  朱肃对父兄也是十分敬佩。

  毕竟,按照古人的规矩,右边是尊贵的位置。

  胡惟庸这个曾经的“李公门下走狗”,现在却坐在右丞相的位置上,而李善长只是左丞相。

  这明显是胡惟庸的计谋,除非他愿意退让,否则他和骄傲的李善长肯定会有冲突。

  但是,尝过权力甜头的胡惟庸,会轻易退让吗?

  这场即将上演的权力争夺战,让朱肃有些期待。

  然而,不管怎么期待,朱肃都没忘记自己的任务。

  李景隆几天前就已经传回消息,告诉他一切都按照他的指示安排好了。

  八月二十八,秦王朱樉在太庙祭祖完毕,重逢了久违的观音奴。

  这对曾经的夫妻,如今却如同陌路之人。

  观音奴入宫谢恩时,朱肃陪同马皇后与她相见。

  她长期被囚禁,身形已变得瘦弱不堪,但此时她却精神抖擞,凭添一股风韵。

  她的眼眸透着一股不屈的光芒,唇瓣微微上扬,显得格外坚韧。

  马皇后看着她,心中不禁感到失落,对朱樉的未来充满了忧虑。

  她暗自思忖,观音奴虽然瘦弱,但那双明亮的眼睛却仿佛能看透人心。

  “朱肃,你看她……”

  马皇后低声对朱肃说道。

  朱肃握着马皇后的手,轻声道:
  “母后,您若担忧,不妨告诉父皇您的想法。”

  “儿臣觉得,您应该补偿观音奴兄妹,安抚王保保,也能减轻您心中的愧疚。”

  “小兔崽子,娘什么时候觉得心中有愧了?”

  马皇后没好气地戳了一下朱肃的额头。

  但最后,她还是按照朱肃的意思,下旨赏赐了王保保和观音奴两兄妹。

  九月十八,朱元璋的生辰,朱樉原本打算离开,却不得不暂时留下。

  至于造反的老三?

  靠着父皇开恩,兄长帮忙,朱棢这才勉强逃过一劫。

  但九月十八过后,他恐怕很难再回到封地了。

  关于朱棢的去留,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都还没拿定主意。

  放他走,又怕是放虎归山;留在金陵,又显得不伦不类。

  朱棢已经成年,他意图造反却未遂的事情可以暂时按下,但如果长期留在金陵,难保不会有好事者旧事重提。

  现在朱元璋和朱标倾向于剥夺朱棢的兵权,但他们又担心这样做会让朱棢失去塞王的作用。
  

  朱肃的任务,就是解决父兄的这个难题。

  他打算让三哥朱棢认清现实后尽快离开,同时打算给父兄一个惊喜。

  于是,朱肃提前一天邀请父皇和兄长前往城外聚贤庄,想让他们看看他为老爹准备的生日礼物。

  这是朱肃首次这么正式地为朱元璋准备礼物,尽管他搞得很神秘,但朱元璋还是给足了面子,带着几个儿子一同出城,来到了城外的别苑。

  当朱元璋和朱肃的几位哥哥第一次看到聚贤庄牌匾上那三个大字时,竟然都没有表现出任何意外的神色。

  朱肃身上那股游侠儿的气质远胜过他的藩王身份,众人心里虽不满,却只能暗自嘀咕,谁也不敢公然说出来。

  得知朱肃即将到来,李景隆一早便守在门口,等着皇帝、太子以及几位藩王和那位悠闲自在的甩手掌柜。

  见面后,朱肃开门见山地问道:

  “东西都布置好了吗?”

  李景隆面不改色地点点头,随即朝朱元璋堆起一脸谄媚的笑容:

  “陛下,请您移步,吴王殿下为您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哦?”

  朱元璋略感诧异地瞥了朱肃一眼,心中暗想朱肃究竟搞什么鬼。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他随着领路在前的李景隆,来到了朱肃让人临时开辟的靶场。

  这个靶场是一片开阔地。

  约莫八百步开外,几个稻草人矗立在那里,看起来颇有些古怪,像是农田里用来驱赶鸟雀的玩意儿。

  但其中几个稻草人身上白花花的一片,朱棣视力最佳,眯起眼睛仔细一看,不禁惊讶地望向朱肃:
  “小五,你这是在稻草人身上绑猪肉吗?嘿,还给它披上了甲胄?!”

  “待会儿你就明白了。”

  朱肃从李景隆手中接过一只布袋,里面装着用棉线编织的耳塞,他逐一递给家人,让他们塞入耳中,确保每个人都做好了准备。

  事情安排妥当后,朱肃站在朱元璋耳边,用力拍起掌来,测试耳塞的隔音效果。

  老爹投来戏谑又好奇的眼神,朱肃则向早已待命的鬼影兵下达了发射命令。

  “砰!”

  “砰砰砰!”

  转瞬间,十二门经过改良的洪武大炮齐声怒吼,远处的稻草堆瞬间被炸成无数碎片,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气息。

  但这还不是结束……

  第135章 怕不怕?就问你怕不怕?
  硝烟渐渐散去,原本插着木桩的地面已经下陷了半尺多深,周围两丈的地面变成一个深深的坑洞。

  众人摘下耳塞,一个个像雕塑般静止不动。

  朱元璋在短暂的愣神后,突然像疯了一样向炮靶冲去。

  “陛下这是怎么了?”

  李景隆和朱肃等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所措。

  最先回过神来的是身经百战的朱棣,他的军人直觉告诉他,今天他们见证一个划时代的奇迹……

  当朱肃等人反应过来,赶至陷坑旁时,只见朱元璋和朱棣像着了魔一样,紧盯着地上的碎片仔细观察。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抬起眼睛,目光交织着疑惑和欣喜,他望向朱肃:
  “肃儿,你给老子准备的生日礼物,就是这个大炮?”

  “没错,但也不全是那么简单。”

  朱肃稍作停顿,接着说道:

  “爹,我之前在海龙岛对阵樱花国倭寇足利义满时,用的就是这门洪武大炮。”

  “我用十几门炮火,先发制人,把那些侵入伏击圈的倭寇吓得心惊胆战,最后才让手下冲上去解决战斗。”

  “足利义满的五千人马,最后只剩下了五百人。”

  “现在给爹展示的,是经过我改良后的版本,威力更大,射速更快,射程更远,而且炮弹种类也更加丰富,有破甲弹、穿刺弹和碎甲弹。”

  说到最后,朱肃指向地上的肉块和铁片:

  “为了让爹亲眼见证这门炮的杀伤力,我特意买了几块猪肉,再挂上铁甲,模拟士兵穿戴的盔甲……”

  朱肃这番话,显然不是对朱元璋一个人说的,而是有意让在场的其他兄弟,特别是朱棣等人听到。

  场中的众人并非愚笨之辈,就算有不明所以的,经过这一轮炮火演示,也该有所觉悟了。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朱棣,他现在虽然还没有太大的野心,但朱肃之前已经隐约向他透露过自己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