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青云:从大竹峰的五弟子开始_第317页

  “这是.七脉聚灵?!“苏茹失声惊呼,“老五他到底在做什么?“

  太极洞内,吕大信沐浴在七峰汇聚的浩瀚灵力中,那原本即将溃散的元神雏形如久旱逢甘霖,迅速稳固下来。

  五行道韵在元神周身流转,最终化作五道神纹烙印在元神体表。

  “成了!“吕大信长舒一口气,脑后五色光环大放光明,将整个太极洞照得如同白昼。

  那元神小人缓缓睁开双眼,与吕大信本尊对视一笑,随后化作流光没入他的眉心。

  就在元神归位的刹那,吕大信周身气息陡然一变!原本内敛的灵力波动如火山喷发般席卷而出,太极洞口的禁制在这股力量冲击下剧烈震颤,最终轰然破碎!
  洞外众人只见一道五色光柱自太极洞冲天而起,直入九霄。

  光柱中,隐约可见五方神兽虚影盘旋环绕,发出震撼天地的长啸。

  在太极洞外不知等了多久的陆雪琪怔怔地望着这一幕,清冷的眸子中泛起涟漪。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又一次突破了极限,踏上了更高的境界。

  但与此同时,她心中那抹忧虑却更深了——能让吕大信如此不顾一切地追求力量,那即将到来的劫难,究竟有多么可怕?
  光柱持续了约莫一刻钟才渐渐消散。

  当最后一丝光芒隐没时,太极洞口走出一道挺拔的身影。

  吕大信青衫依旧,但整个人的气质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看似平凡的外表下,蕴含着如渊如狱的恐怖力量。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陆雪琪身上,微微一笑:“辛苦了。“

  简简单单三个字,却让陆雪琪鼻尖一酸。

  她知道,丈夫感受到了自己的剑意相助,也明白自己这些时日的担忧。

  田不易上前一步,小眼睛眯成一条缝:“老五,你“

  吕大信轻轻摇头,打断师父的问话:“师父,有些事,知道得越少越好。“他抬头望向南疆方向,目光深邃如星空,“时候到了,一切自会明了。“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南疆天际,那片阴沉如墨的乌云不知何时已蔓延至中原边缘,隐约可见血色电光在其中穿梭
  第176章 故人
  “嗖嗖嗖——“

  十数道破空声接连响起,如同利剑划破长空。

  各色遁光在青云山脉上空交织成绚丽的虹桥,转瞬间便落在太极洞前的青石平台上。

  光芒散去,现出以道玄真人为首的青云门一众高层——七脉首座、上清境长老尽数到场,甚至连常年被关在祖师堂长老苍松道人也破例出关。众人无不神情凝重,衣袂在残余的灵气波动中猎猎作响。

  道玄真人黝黑的长须随风轻扬,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疑。

  他环视四周,发现太极洞周围的竹林竟呈现放射状倒伏,仿佛被一股无形力量从中心向外推开。

  更令人心惊的是,洞口的石壁上布满了细密的裂纹,那些裂纹中隐隐有灵光流转,显然是承受了难以想象的灵力冲击。

  “田师弟,究竟发生何事?竟引得青云山灵脉震荡?“道玄真人沉声问道,声音虽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他目光如电,在吕大信身上停留片刻,心中已有猜测——田不易虽修为深厚,但能闹出这般动静的,多半又是这个屡屡出人意料的弟子。

  青云山灵脉乃天地造化所钟,自建派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剧烈波动。方才那一瞬间,七峰震动,灵气如潮,连护山大阵都自行激发。小竹峰上的灵泉突然喷涌三丈高,龙首峰的千年古松无风自动,通天峰顶的晨钟无人自鸣。这等异象,绝非寻常。

  田不易还未开口,站在他身后的吕大信已经上前一步,恭敬行礼:“弟子见过掌门师伯。方才修为突破,需引动天地灵气灌体,一时未能控制,致使灵脉波动,还请责罚。“

  他语气平静,却让在场众人心头一震。修为突破?能引动青云山灵脉震荡的突破……

  道玄真人瞳孔微缩,苍松、水月等首座亦神色大变。众人都是修真界顶尖人物,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曾叔常手中的拂尘无意识地轻颤,商正梁的眉头几乎拧成了一个结,商正梁更是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师侄,你莫非……“道玄真人声音低沉,罕见地带上一丝迟疑,“已踏入太清境?“

  吕大信微微点头,却又摇头:“弟子确实晋入太清境,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前路。“

  “前路?!“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守静堂内炸响。道玄真人素来沉稳的面容终于浮现震动。他困于太清境数十载,修为虽日益精纯,境界却始终难有寸进。此刻听闻“前路“二字,饶是以他的定力,呼吸也不由急促了几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道袍已经被冷汗浸湿,贴在背上。

  田不易站在一旁,嘴角忍不住上扬,却又强自压下,故作严肃地咳嗽一声:“掌门师兄,此事关系重大,不如移步守静堂详谈?“他胖乎乎的脸上闪过一丝得意,却又很快收敛,只是那双小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出卖了他内心的骄傲。

  道玄真人深吸一口气,压下心绪,颔首道:“正该如此。“

  一行人化作流光掠向大竹峰守静堂。苏茹早已感知到动静,正站在堂前等候。见众人落下,她盈盈一礼:“见过掌门师兄,各位师兄师姐。“

  “师妹不必多礼。“道玄真人微微颔首,当先步入堂中。他的脚步比平时快了几分,显示出内心的急切。

  守静堂内,檀香袅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地,形成斑驳的光影。众人分主次落座,道玄真人坐在上首,田不易与苏茹陪坐两侧,其余首座依次而坐。吕大信站在堂中,感受到诸位长辈灼灼的目光,却也不显拘谨。他挺拔如松,目光清澈,衣袍上还残留着突破时留下的灵光痕迹。

  水月大师性子最急,率先开口:“大信师侄,你方才所言前路,究竟是何意?“她修长的手指紧紧攥着座椅扶手,指节都泛出了青白色。

  此言一出,堂内顿时安静下来。道玄真人虽未说话,但目光中也流露出询问之意。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吕大信的回答。

  吕大信环视一周,缓缓道:“弟子在突破太清境时,感悟天地法则,发现太清之上,尚有境界。“

  “什么?“苍松道人猛地站起,眼中精光闪烁,“此话当真?“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宽大的袖袍无风自动,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田不易轻哼一声:“苍松师兄何必大惊小怪,我徒儿既然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饰不住脸上的得意之色。

  道玄真人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声道:“师侄可否详细说说?“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微微前倾的身体暴露了他内心的急切。

  吕大信点头:“太清境虽已是当世巅峰,然继续修行却有力有不逮之势。“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长辈,“弟子查阅典籍,发现我青云门乃是以气修行,以求气贯天地,但单走气之一道,有些偏颇,虽非无路但为崎岖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