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都市娱乐
>
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
>
第541页
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_第541页
却不说话。
展开一看。
原来是一份今日的《俞林日报》。
报纸的头版一如往常,抬头是【最高指示】。
接下来的内容,就是介绍俞林地区形势怎么好。
无非就是报道一下,各位主要领导的行程之类的。
比如说:
专区黄主任一行,又驱车前往有名的贫困县府古县视察指导工作。
并就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建设,以及煤矿资源开采等若干问题,作出重要指示.
第一版没什么好看的反正和三十里铺没啥关系。
而这份报纸的重点。
其实是在第二版:只见第二版的醒目位置上,是一张大大的黑白照片。
定睛一看:这不是三十里铺饭店综合工程施工现场,又是啥?
在这张照片上。
一旁的粮食精加工厂工地、小花园建设工地,全都是一派忙忙碌碌、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而在这张充满激情、充分体现出三十里铺各项工程,正在稳步有序的推进当中的照片上。
却有一处很不和谐的地方:
——卫生室建设工地,却门可罗雀、寂静一片。
没有带着藤帽的建筑工人,穿梭往复,没有拿着施工图纸的技术人员,手指工地施工现场的场景.
只有各种建筑材料,杂乱无章的堆积在那里。
这就给人一种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直观感受。
若是单独拍摄这个场景,倒还不是特别能说明什么,更无法清晰地表达出什么信息。
但有趣就有趣在:
拍摄这张照片的记者,偏偏要使用广角镜,偏偏要把旁边热火朝天的景象,给一块拍进同一张照片里!
对比啊!
有了这么鲜明的对比之下,三十里铺卫生室的施工现场,那就显得实在是有点
有点让人不忍直视。
相信见到这张照片的人,心里都会产生同一个疑问:这是干啥呢?
为啥别人的施工现场,都是热火朝天,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干,巴不得抓紧时间施工。
而这边的工地,到底是为啥?
难道说,出了什么事故?
还是说.这项工程资金不足,或是建材筹措不到位?
相信只要看了这张照片的读者,都会产生这种疑虑。
本身这张对比强烈的照片,给人带来的冲击力和震撼效果,就已经很强大了!
更让人跳脚,让人寝食难安的是
照片的底下。
那位叫陈美华的通讯员,还给脂米县的有关部门,直接来了个灵魂3问!!
麻蛋啊!
老郑坐在办公室里埋头干工作,自问没招谁,也没惹谁
可咋就莫名其妙的,从天上飞过来一块板砖呢?
【本报特约通讯员陈美华,就三十里铺大队综合工程三问:
1.[要把基础医疗重心放到广大农村去。]
请问有关负责人同志,你们积极贯彻落实了吗?
2.是否卫生医疗战线,没有工农业生产建设战线那么重要?
请问:是否建设村级卫生院,并不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优先考虑范围?
3.当地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
请问:通讯员亲眼目睹三十里铺卫生室,有那么多的群众排队看病,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苦涩着一张脸。
老郑就那么神色复杂的看着叶小川,“叶知青同志,你知道这件事吗?知道这篇报道吗?”
“不知道。”
叶小川茫然摇摇头,“据我所知,每天从印刷厂新鲜出炉的报纸,首先是送到报刊发行站。
然后再由那里面的工作人员分拣,接着由邮政车,负责点对点的送到各县邮电局。”
“领导,您在县城,投递员给您送报肯定更快、更及时。”
叶小川把报纸递还给老郑,“我们大队.穷啊!
除了指定的那两份必须订阅的报纸之外,哪订得起那么多报纸?
报纸少,害得生产队的社员想糊墙糊窗户,都还得先打招呼、预约好了,才能拿得到旧报。
只见叶小川满脸无辜,“《俞林日报》,我们大队连订都没订,我上哪看去?”
“嘿嘿.倒也是。”
老郑收好报纸,也不捅破叶小川的表演.这玩意儿,只能难得糊涂!
通讯员张维和陈美华,与叶小川是一起插队的知青。
老郑虽搞不清楚他们之间的交情如何?
但要说,眼前叶小川这后生,提前根本就不知道这事儿的话,老郑是打死也不信的!
不过这东西,大家心里有数就行。
老郑如何不知道叶小川这么搞的真实目的:无非就是让卫生局的人,主动过来,请求三十里铺复工这是叶小川的首要目标。
但让老郑有点把不准的是:
叶小川不惜大动干戈,采用这种“挟舆论以令卫生局”的大招?
他背后,究竟还隐藏着什么.估计是不太好明说的目的?
而且以老郑的估计,叶小川将要达到的那个目标,应该不会太小!
否则的话。
他完全没必要这样干.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所以老郑才会亲自跑过来,然后亲自找叶小川私聊
“叶知青同志啊,你没看报纸,所以不知道这事儿,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嘛。”
老郑笑道,“不过呢,现在你该知道了吧?我呢,说实话真不知道该咋处理!
毕竟这是专区的报刊,我手再伸的长,也伸不到人家俞林日报社去.对吧?”
叶小川点头。
对此表示相当认可,“新闻的独立性还是得有嘛,哪能人为干涉.不合适不是?”
老郑也点头不止,“确实是这样的。
不过呢,新建三十里铺中心卫生室,是我们县卫生局今年的重点扶持项目。
同时,也关系到你们三十里铺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那么这件事恐怕,不能再拖了吧?
要是等到专区,有人因此而打电话过来,届时你让我这张老脸,往哪搁?”
叶小川和老郑在商量事情的时候。
单主任和老刘他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往山坡底下走.
他们这样做。
一来是好留个单独的空间,让叶小川和老郑讨价还价。
二来,是调研员老刘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深入群众当中去,做一次实实在在的实地调查!
毕竟。
先前叶小川已经提醒过老刘:亲眼所见,都不一定为实。
就更别说坐在办公室里,光凭拍脑袋想了。
因此老刘提议,今天干脆就不走了,就在三十里铺和白家沟大队,好好转悠转悠!
单主任附议。
于是一行人便丢下叶小川和老郑,径直往山坡底下走。
现场没了外人。
老郑也不想磨牙了,“叶知青同志你就直说吧,这事,该怎么弄,才能彻底解决?”
“谁捅出来的篓子,就由谁负责到底。”
叶小川也回的直接,“那位老寇同志,当众羞辱我大队社员,那他就当众向受辱的人道歉!”
“不可能。”
老郑摇头,“老寇那头倔驴,把他这个人的脸,看得比天还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