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_第554页

  要不然。

  等到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栽下树,细心呵护、茁壮成长,结果到了摘桃子的时候.
  上级有关部门突然来个:喂!你这个不符合正册啊,统统得上交!

  如果真那样的话,还搞个鸡毛啊?

  外部环境,需要叶小川去极力争取。

  而三十里铺庄子里的内部控制,那必须得强化!

  要不然做起事来,老是有人扯后腿.那还不得把人给活活累死?
  而如今看来,三十里铺内部的问题,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外部的大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是时候甩开膀子,好好大干一场了!

  正当白大爷和三蛋他们,在通往三十里铺的乡村小道上,东拉西扯之时.
  却忽然看见柳青青的弟弟、柳小六那家伙满脸兴奋的跑过来,“喂,大家伙赶紧回呀!咱庄子里今天杀猪.不是,咱饲养室死了两头猪!大家赶紧回去分猪肉喽!”

  分猪肉??

  大家伙齐齐一愣:这一不过年,二不过节的.分的哪门子猪肉?
  “队里真分猪肉?”

  二莽一把拽过小六,“没哄我吧?我跟你说你小子要是敢哄我,看你大大我怎么收拾你!”

  柳小六根本就不怕人高马大的二莽!

  只见他满是不耐烦的,甩脱二莽的拉扯,“你大大我哄你做甚?爱信不信,放开,我还得去叫别人回去分肉咧!”

  见柳小六不像是在乖哄人。

  这下子!
  “轰隆隆——”

  原本乡村小道上走的不紧不慢,绵延不绝的社员们,‘轰’的一下,全都飞叉叉的往前跑!

  连鞋子跑丢了都顾不上!

  第400章 回到了火热年代

  晚风阵阵,夜色如银。

  一轮磨盘大的月亮,高挂在苍穹之中,默不作声地俯瞰着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

  在这片贫瘠干旱的黄土高原上。

  沟壑之中。

  散布着无数或大或小,或新或旧.但都同样贫穷的非常稳定、穷的很本分的万千个小山村。

  千百年来,恒古不变。

  唯一能让看惯了恒定贫穷、无数苦难的月亮,稍稍感的兴趣的地方。

  是三十里铺大队的水利工地。

  所以.月亮便将它那如水银般的月色,毫不吝啬的、通通拖泼洒到三十里铺的工地上。

  于是。

  副堰围起来的那片区域,便显得尤为亮堂
  “兄弟们呐加加油!用人肉换猪肉,用汗水换馒头”

  “加油干呐加油干,咱受苦人甚球也莫,只有身上的力气使不完!”

  “干就好好干吧,力气是个甚?莫要省,咱穷苦人睡上一觉它又回来了!”

  此时,已经是晚上8、9点钟了。

  搁在别的山村里的话。

  此时的社员们,几乎全已经进入梦乡,各自在梦里做着吃大白面馒头、或是敞开肚皮喝榆钱小米粥的美梦.
  而在三十里铺的水利工地上,却依旧还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只见来自杜家庄的400来号、或强壮或虚弱,或老或少的乡亲们。

  正在皎洁的月光下、正在忽明忽暗的火把光照耀中,加班加点的修建、加固那剩下的半截副堰。

  力气大的汉子,就去抱大石头加固堤坝。

  力气小的婆姨,就抱小石头塞逢。

  腿脚不方便的人,弓着腰原地挖土、帮忙平整土地.
  甚至还有几个半大小子,也在工地上来回穿梭往返,用他们的小胳膊小腿帮着弄点枯枝败叶,用来沤肥。

  好给土地增加肥力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在场的乡亲们无论年龄大小、也不管能力高低。

  每个人都在尽他们每一分力气,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没有一个人偷懒。

  更没有一个人的脸上,会流露出不满情绪。

  恰恰相反!

  看他们的气色,看他们的神情,好像他们非常乐意这样去干。

  这是发自内心的,想多干点活啊!

  此情此景。

  让特意前来查看三十里铺的社员、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的县领导一行,大感意外!

  “真有社员,会主动加班?”

  望着眼前这幅、让人不可思议的劳动场面。

  当年曾经走遍整个俞林专区山山水水,非常了解其他生产队的社员德性,了解他们是怎么偷工减料、偷奸耍滑的的调研员老刘。

  脸上写满了震惊,“这这,咱先不说,他们能不能挣到加班的工钱?
  就说他们白天使劲干活,晚上还得高强度的加班.
  他们这种搞法,乡亲们的身子骨,能扛得住??”

  也难怪老刘,会被眼前的劳动景象给震惊的难以置信。

  就连对此有所思想准备的单主任、以及水利局负责人老郑他们也是被眼前的场景,给搞的惊骇不已!

  一方面。

  他们相信白天叶小川说的:
  对于来自于杜家庄的乡亲们,他们干活的时候.别去监督,那是对人家的侮辱!
  这些杜家庄的乡亲干起活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足的很!
  哪用得着去监督?
  别看他们现在在休息,而到了晚上,他们会主动加班干活.而且还是拦都拦不住的那种。

  一方面在场的领导们,相信叶小川,不会在这种小事情上撒谎。

  另一方面。

  等到这些县里的各局级负责人,真正亲临现场的时候。

  才能真真切切、感同身受的,了解到了这些乡亲们身上所迸发出来的那种劳动热情!
  哎.多少年过去了!

  大家未曾再见到过,这种发自骨子里的、发自内心的,想建设好家乡的山山水水的感人场景了?

  眼前这一幕。
  

  在50年代初期的时候,那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那时候的农民啊。

  是真的用心在伺候每一寸土地、是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呵护每一棵庄稼!
  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万里河山换新颜!
  火红岁月,激情燃烧,亿万人民展欢颜!
  但后来.那种场感人肺腑,让人一看都忍不住热血沸腾的火红岁月,便消失不见.
  或许是,受到了工地上那些乡亲们的精气神感染。

  单主任一撸袖子,“走!咱也干活去!”

  最先发出号召的是单主任,而率先迈出腿的,却是水利局负责人老郑。

  “好,干活干活,就像叶小川说的,一边拉着闲话一边干点活下雨天磨豆腐外带打打娃,甚也不耽搁。”

  “好!一面活动活动筋骨,咱也为三十里铺的水利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哈哈哈,干就干!东风吹,战鼓擂,干起农活谁怕谁?走走走,老刘你胳膊腿不行,你就去跟那些婆姨女子一块,抱小石头吧!”

  “放你婆姨的拐弯南丹屁!”

  老刘哈哈大笑,“老牛拉车,拼的就是个持久!你别看咱干的慢,可最后干出来的活,肯定不会比你少!”

  一行人。

  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年轻的时候。

  那时,人人热情高涨,各个都恨不得使出每一分力气、流尽每一滴汗水,为天朝的建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