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都市娱乐
>
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
>
第744页
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_第744页
芝麻大枣,花生瓜子仁,以及少量白砂糖、红糖.等等这些生产原料。
这些事情除了他,别人还真不一定能搞得了。
要知道。
现在的封启山,风头正劲,红的像是峨眉山的猕猴屁股。
刚刚升任俞林专区计划委副主任的他,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
面对这么一个大红人。
俞林专区、包括脂米县里的各部门同志,多多少少还是会给他几份面子、会尽量配合封启山的工作的.捧红踩黑、捧高踩低,人之常情。
封启山担任官庄公社主任期间。
因曾经在他的管理下,出了三十里铺大队这么一个水利建设先进生产队、集体经济建设模范生产队。
故而升任“脂米县府办公室副主任”一职。
再到后来。
因封启山在负责指挥抗灾救灾,以及安置受灾群众的工作中,表现出色。
经过他的多方协调、积极落实上级关于“不畏任何艰难困苦,务必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今年安置受灾群众工作”的要求。
使得脂米县,超额完成了受灾群众安置指标。
排名第一!
这份工作答卷非常的亮眼,成绩远超整个俞林专区,其它11个县区。
不仅专区的领导,对封启山赞赏有加,甚至还得到了陕州省府的通令表彰!
而封启山个人,也得以因功擢升。
现已荣升俞林专区计划委副主任一职。
按照大家伙儿的推测。
他用不了多长时间,顺理成章的转为地区计划委正职,应该不会存在多大的问题。
计划委主任?
牛啊!!
可别小看这个部门。
表面上看,计划委它只是和物资局、劳动局、人事局这些市局级单位同级。
但在计划经济时期。
哪一座工厂矿山,他们今年该生产多少工业产品、该挖多少煤,该挖多少稀土?
不得由计划委,给他们提前制定下生产指标?
哪一个生产队、哪一个公社。
今年该种多少亩小麦,该种多少玉米谷子,该种多少向日葵、胡麻.
各个生产大队、公社,又能分到多少化肥农药指标?
这些东西,全都得经过计划委的核算。
才能按照原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生产、和分配活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除了社员每年该生多少娃、社员们养的母鸡该下多少蛋?
这些,计划委管不到之外。
其他和普通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基本上它都能管得了
所以。
叶小川要想弄到这些生产原料,不去找封启山帮忙还真不行
由于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急着去办。
昨夜劳累了一整宿的叶小川,顾不得身上的疲惫。
天刚蒙蒙亮,便发动汽车,将大卡车开往脂米城方向。
一路颠簸。
经过了2个多小时的艰难行驶,终于在离城4、5里的地方,遇见了前来接车的人。
只见并不宽敞的县道旁,单主任派来的W装部的几位同志,早已等候在那里了。
由于叶小川这次借走了大杀器。
这事儿吧,说严重也挺严重的.但前提是得走漏了风声、偏偏还被有心人盯上了,然后对方抓住这件事,可劲儿的大做文章。
那才真会有一场大麻烦!
因此。
为了将此捂的严实点,叶小川拉走高射机枪的时候,是趁着浓浓的夜色,悄悄的出城。
一路上别说打枪了,连嚷嚷都不敢!
而且,为了尽可能地掩盖叶小川的行踪。
单主任甚至还派出心腹干将,亲自去了一趟城关供电所,提前将整个脂米县城的电给停了.
晚上没电,漆黑一片?
那大家伙就早点上床睡觉呗!
趁着整个街道黑漆漆的、县城里的居民,绝大多数已经入睡这一档口。
单主任派来的几位彪形大汉,这才用人工拖拽着高射机枪,将它悄无声息的送出了城。
直至到了城外。
把用篷布遮的严严实实的高射机枪,挂在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大卡车屁股后面。
随后便直奔拓家堡而去
现如今。
叶小川如约将这架大杀器,给拉了回来了?
天还没亮,早早等候在路边的那几位W装部干事,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现在是清晨。
艳阳高照,小鸟歌唱。
干部职工行色匆匆的急着去上班,小娃娃们系着红领巾,背着书包,正往学校赶.
一大清早的,将这玩意儿拉回城,实在是有点不太方便。
估计这几位W装部的干事,会将这架高射机枪,先拉到某个地方去打上几发再说!
美其名曰:例行拉练。
然后等到该上班的已上班了,该上学的已经进教室了,整个街道上稍微冷清一些之后。
他们才会把高射机枪,拉回去入库。
不过这些事情已经与叶小川无关了,W装部的那几位干事他们自己会想办法,将整个事情遮掩的天衣无缝.
将大卡车和高射机枪交接完毕。
剩下的路程。
叶小川和杜小雨、拓娜央三人就只能靠步行了。
走路倒不怕!
叶小川身强力壮,拓娜央和杜小雨两个俊俏媳妇,她们都是农村里长大的娃,走个十里八里的都不带歇气的。
可由于昨天晚上。
压抑已久的拓娜央彻底放飞自我,策马奔腾跑得久了,她那双大长腿也有点扛不住。
搞得拓娜央今天还没走多远呢,就直喊胀的疼!
杜小雨则更不行了,这小媳妇门庭并不高大,哪经得起7次前突后撞的?
走出去没几步,整个人就疲态尽显.简直就是双手扶着大腿,一步一步往前挪!
这就没办法了。
大白天的,路边的地里已经有社员在那里忙着春耕生产。
大庭广众之下。
叶小川既不能搀扶杜小雨,更不能背着她赶路。
所以缺乏交通工具的三个人,就只能慢慢走。
好在路程并不远,此地距离脂米县城也就四五里路的样子。
慢慢熬了一个小时,三人才进了脂米县城的城门洞。
而此时。
又累又饿的拓娜央,已经有点走不动路了。
前痛后胀、疲惫不堪的杜小雨,则直接蓬头散发、满头虚汗的瘫软在城墙根。
虚脱的不行.
叶小川瞅见城门洞里侧的街边,有一家“国营春晓饭店”。
门口的案板上摆着蒸笼、油条油旋,香味扑鼻,蒸汽袅袅。
原来却是一家兼做早餐的小饭店。
伸手把杜小雨搀扶起,拓娜央独自艰难的跟在身后,三人相跟着进了饭店。
饭店并不宽敞,总共只有6张桌子。
此时店里已经有不少顾客,在那里埋头吃着早餐,居然没有一张桌子是空的。
这就没办法了,只能拼桌。
陕北饭店里的桌子小,和南方那种八仙桌不一样,这边爱用长方形的小桌。
拼桌的话,就显得有点拥挤。
找了一张还有两个空位的桌子,安顿杜小雨和拓娜央坐下之后。
叶小川去开票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