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_第1098页

  也有叶小川假借三十里铺集体的名义、其实是自个儿掏钱盖的那10栋楼房的建设工地。

  有三十里铺(连带白家沟)村办小学建设工地。

  以及一座、目前乡亲们还不太搞得明白用处,但看起来规模不小的,‘三十里铺工商培训学校’的建设工地。

  另外。

  还有来自官庄公社、甚至是脂米县的无数城镇居民。

  他们各显神通。

  各自想办法,纷纷打着生产队集体的名义、或者是某某单位,某某工厂的名义偷偷集资在此建房。

  林林总总算下来。

  现在在三十里铺饭店一带、所汇聚的施工队伍总人数,也达到了非常惊人的近2万人!

  有了这么多人。

  叶小川每天卖出去的土豆、玉米面,还有少部分小米,那数量才叫一个惊人!!

  再加上在三十里铺饭店吃饭的顾客,这段时间也是倍增。

  饭店因此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是突飞猛进。

  正因如此,饭店或多或少的、也能帮叶小川消化掉一部分存粮。

  海量粮食的销路是有了。

  现在叶小川愁的是运力跟不上:整个三十里铺大队,只有一台崭新的、5吨载重量的‘解放牌141’大卡车。

  一台全新的,和一台快散架的旧拖拉机。

  就靠这三辆车?

  杜老大,杜老二他们每天驾驶证光是往拓家堡,杜家庄那边运粮食。

  回来的时候,再把需要搬迁的乡亲们随车带回.这可把杜家几兄弟,全都给累成了狗。

  几兄弟天天连轴转。

  不管白天黑夜,那是歇人不歇车,无时无刻都在干活!
  就这?

  区区三辆车的运力,哪能满足得了如此庞大的需求?
  没办法了叶小川再度召开三十里铺、包含白家沟庄子的全体社员大会。

  在会上。

  叶小川让社员们详细讲述了一下,目前菠萝煤矿那边、以及三十里铺饭店附近,目前急缺的庞大运输需求。

  号召大家伙儿,如果有这个条件的话是可以集资购买一批大卡车、拖拉机。

  然后成立一家“三十里铺运输服务社”.这支车队,至少在可预见的几年内,那是真不愁货源的。

  叶小川保证:
  这支运输车队,三年之内回本,五年大家投入的本钱翻番!
  至于说5年之后吧,每年最少最少15%的纯回报率.那绝对是妥妥的!!

  对此。

  上次因为叶小川,鼓励大家在三十里铺饭店附近集资盖房,已经痛失一次发财机会的三十里铺大队的社员们,哪还敢掉以轻心!

  家里有钱的赶紧掏钱。

  家里没钱的,赶紧去找亲戚朋友凑.哪怕就是搞民间借贷、为此而背负一笔利息?
  社员们也在所不惜!

  豁出去了,大家不敢再犹豫谁不知道跟着叶小川混,三天最少能吃九顿,而且顿顿还能带点油荤?!
  而眼下,又有这么一个大好的发财的机会,谁还敢大意?
  最终。

  叶小川又顺利的募集到了一笔款项,随后让白洳霜出面帮忙,搞回来了一批货车、拖拉机的购买指标。

  至此。

  叶小川每天需要往外运输大量土豆,玉米面以及部分小米的运力瓶颈,才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
  而瓶颈一旦突破。

  每天叶小川能收回来的现金货款,真的能数到手抽筋!
  数钱倒是高兴,但恨只恨这个时期最大的面额,才区区10元.哎!
  每天车队拉出去的土豆与玉米这些东西,能给自己换回来2000多元的现金。

  天天如此数,谁能受得了啊?

  多过上一阵子,叶小川后来连钱也不想数了.但凡收到回笼货款之后,索性就把它往柜组里一扔。

  连多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这才是真正的不爱钱,当每天成捆成捆的10元钞票,如流水一样的进入自己的口袋。

  慢慢的。

  人就变得厌倦,变得麻木起来哪还爱的起来?

  天天待在办公室里,只管忙着收钱的日子,就这么过了有10来天之后。

  某一天。

  三十里铺饭店前面的广场上,突然变得锣鼓喧天,彩旗飘舞!

  还没来得及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第628章 我是真的不爱钱

  叶小川正在三十里铺大肆出售土豆、玉米面,以及少量白糖、花生碎之类的农副产品。
  

  每天出售的数量,很大。

  货源充足,而且保质保量。

  尤其是叶小川卖出来的土豆,那是得到了买家的交口称赞:“啧啧啧,人家这土豆是咋种的?个头这么大,这一颗,最少都有七八两的吧?”

  “大个头的土豆咱倒是见过,可那里面都是空心的!哪能比得上三十里铺出来的这个土豆?又粉又糯,表面还光滑好去皮!”

  “你看人家三十里铺卖出来的小米,还有这个玉米面.黄灿灿的!要是去粮站门市上,哪怕你掏高价买特级小米,那质量也没这么好吧?”

  “可不咋的?”

  “要不说人家三十里铺粮食精加工厂出来的产品,能卖给老外,能赚取外汇哩!看看人家这质量,好的没得说!”

  三十里铺卖出来的土豆和玉米面,还有小米这些东西?
  质量上乘,在市面上秒杀同类产品!

  质量不用担心,货源也很充足。

  而至于说运输问题?

  则是由三十里铺庄子里、新提拔起来的3个年轻人,外带另外在白家沟聘用了2位司机。

  工资给的高高的,但叶小川要求他们歇人不歇车的连轴转,天天拼了命的往外送粮。

  而现在正值夏粮收获期。

  每天从三十里铺新开垦出来的土地里,往各个仓库里送的土豆不绝于途。

  同时又有2辆大货车、外带5辆拖拉机,又在拼命的往外拉粮?
  这样一来。

  进进出出、出出进进的,每天需要出库、入库的粮食就难免有点乱好吧,其实是非常的乱!

  其实,这也是叶小川故意而为之的结果:

  他就是想把水搅浑了,好让乡亲们时间一长,谁都没兴趣去盯叶小川管理的库房之中,那些海量粮食到底是怎么个流向?
  没有人能搞得懂!
  甚至连叶小川自个,都搞不懂每天的出库、入库的粮食到底是多少?
  反正乡亲们把粮食送到库房的时候,会有人帮忙帮叶小川记在账上。

  等到夏收结束。

  社员代表,以及全体乡亲们心里,知道生产队的几座库房之中,总共有多少存粮就行!
  而到了年末。

  盘库的时候,人家叶小川叶知青同志的出入库账目,能对得上就好.除此之外,管那么多做啥?
  反正三十里铺的乡亲们,完全相信叶小川是不会贪腐粮食的人家叶知青同志,是在乎这三瓜两枣的人?

  区区几斤土豆能值几个钱?

  所以。

  经过叶小川这么一番骚操作之后,三十里铺的社员代表、还有全体乡亲们,每天就只管在地里挖土豆。

  然后往库房里送就好。

  至于库房里的粮食数目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