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汉医相_第58 页

  最终,江陵城的守军投降献城,蜀汉光复江陵城。

  胜利的消息传回蜀中以后,汉帝刘备人都傻了。胜利的消息让蜀中陷入狂欢,然而刘备却是既高兴又忧虑。刘备的心胸不算狭隘,对于方面之将都能够给予足够的信任,不会派人去干涉掣肘,但是李通这小子干得也太离谱了!
  看着李通送来的战报,他打了几十年的战,就像在看天书一样:以少击众,堂堂之师战而胜之,自己却没有太大的伤亡,这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遇事不决问孔明。刘备找到诸葛亮,询问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也有些挠头。他是个谋臣,也是治世之臣,但是李通那小子到底是怎么办到的?本来他觉得李通是国家栋梁之才,现在成了国家大腿了!

  思考了很久,诸葛亮说:“不管怎么样,李通如今已经成了势,蜀汉方面已经没有实力去阻止他了。目前双方关系很好,应该正视这种身份的转变。实在不行,给李通封王吧。李通也是个厚道人,还是个顺毛的,越是打压,越是会跟你对着干;顺着他,再怎么样,他也不会恩将仇报。”

  刘备也是哭笑不得,最终还是捏着鼻子写下了给李通封王的诏书。

  东吴方面,孙权陷入了巨大的危机。李通的大军还在进逼,长驱直入,而东吴军队却节节溃败、一泻千里。因为全是精锐,补给压力不算太大,李通的大军长驱直入,根本不管周围的郡县,就朝着东吴都城进攻,要来一场斩首行动。

  孙权发布勤王令,要求各地军队前来拱卫都城。然而,他高估了自己的威望,也低估了东吴的内部矛盾。在军事胜利的情况下,他还能压制住东吴的世家大族;现在眼看他就要倒了,东吴世家选择出卖了他,纷纷给李通写降表、献城池。

  无奈之下,孙权只能征发建邺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加上他的几千嫡系部队,要跟李通来一场拼死之战。然而,战争还没开打,他的部下就反叛了:老将韩当死了,徐盛叛逃了,陆逊“逼反”了,周泰重伤而亡,“爱将”吕蒙没了……如今的孙权,早就成为了孤家寡人。

  他被叛变的士兵捆起来送给了李通,大乔、小乔也被送给了李通。李通还能怎么办?当然是笑纳了!

  孙权痛哭流涕,跪地求饶。一般来说,像他这样的一方诸侯投降以后,都是可以保全性命、被封个什么安乐乡公之类的,然而李通却跟他有深仇大恨,饶他不得。

  “你走吧,你的妻儿,你的妹妹孙尚香,我会帮你养的。”李通轻声说道。

  而后,将孙权斩杀,祭奠那日江陵城外战死的士兵,祭奠王平,祭奠黑夫,祭奠颜彪。

  面对封王的诱惑,李通拒绝了。他的身后并没有庞大的利益群体需要照顾,他厌倦了军旅生涯,不想参与朝廷的尔虞我诈。他原本就只是一个小医生罢了。

  汉代人的道德素养,还是可以相信的。

  三年后,李通帮助刘备收复了长安。

  七年后,大汉全境光复,他们之前所说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实现了。

  李通把兵权交还给了刘备,解甲归田。

  满头华发、垂垂老矣的汉昭烈帝刘备,也没有了当年的英姿勃发,他的生命也快要走到了尽头。然而,李通却是那么的年轻,这种局面就像是当初的刘邦和韩信那样。

  但是,刘备有自知之明,他跟高祖相比差得太远了,但李通却比韩信更厉害。然而,李通却没有向他索要齐王之位,李通的眼里没有半分对于权势的欲望。

  十年后,刘备病重,临死前他把李通喊来,喊出了那个深埋在他心里十几年的困惑:“李通,你为什么不愿意喊我一声主公呢?”

  李通淡淡地笑了笑,说道:“如果我愿意,天下可以是我的,所以我凭什么叫你主公呢?但是,我觉得这个国家还是叫做大汉更好,你觉得呢?”

  “你真是奇怪啊,‘超凡脱俗’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吧。有时候我也会怀疑,你到底是不是这个世间之人,你好像谪仙一样……”说完,刘备与世长辞。

  刘禅痛哭流涕,在自己“便宜师傅”的扶持下,灵前即位。

  即位以后,刘禅想要让李通作大汉的丞相,李通拒绝了。他对刘禅说道:“孔明当丞相,不是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很好吗?如今大汉得到了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盛世要来了。你看,外面的百姓脸上都有了笑容。刘禅,你可真是个幸运的小子啊!”

  “我也不能老是给你们刘家人干活,我也有自己的生活。”

  说完这些,李通潇洒离去,继续自己那治病救人、传播医术和几个媳妇“没羞没臊”的生活。

  多年以后,诸葛亮也死了。

  临死前,他幽怨地对李通说道:“都是因为你偷懒,才把我累死的!”

  李通回怼:“我这些年给你治病那么多次,都没有收你医药费,你都活到八十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真当我是神仙啊!”

  诸葛亮说:“现在帝国的老人纷纷死去了,年轻一辈我看还是差点意思。要不你还是勉为其难,当一下宰相吧?不然我死了以后,帝国就乱了套了。”

  “行吧,唉,我真苦命啊。”

  (小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