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江山多娇_第155页

  黛玉白了他一眼,继续啃!
  用完晚膳后,几人未散,桌上换了茶。

  李素才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师父,今日这饭食好似粗糙了一些,是没银子了?”

  “你这傻孩子,咱们林家就是不缺财货,不说祖上积累,就是你师母我带的四十万嫁妆还没动过呢。”

  李素瞪大了眼睛:“师母当年嫁妆这么多?”

  贾敏见李素问起这个,顿时骄傲道:“你师母我出嫁时,父亲大人尚在,他可是四王八公的领头人,也是当年朝中第一人,独生嫡女出嫁,这嫁妆不算什么。”

  林如海也笑了,黛玉也笑了。

  贾敏瞪了他父女一眼,不理会他们继续道:“今日起这饭食,全府一起吃,咱们不再做小灶了。”

  李素点头,他明白是因为府里还有暗藏的钉子没有拔出来,就是那个给黄家传信儿人,所以贾敏的意思是要吃就一起吃,要中毒就一起中毒。

  但这可不是长久之计,而且还有些幼稚,万一对方是死士呢?

  “师父、师母,要不咱们把人都换掉呢?”

  林如海摇头:“不必那么麻烦,今日宫里来了信儿,皇后娘娘请你师母进京参加她寿宴,为师考虑你和你师母、玉儿一起进京,我以后就住盐院。”

  李素大喜:“师母和玉儿与我一起进京?师父也快进京了?”

  “哈哈哈,你还真是灵醒,没错,这次盐改已经没有了障碍,等事毕我也该还京了。”

  “皇上可说过师父任何官职?”

  “三个选择,还未定,户部侍郎,都察院都御史,兰台令。”

  “师父,这兰台令是做什么的?我怎么没听说?”

  林如海给他解释道:“兰台令是本朝新立,以前也有,但与本朝不同,主要是为皇上资政、亦参与议政,同时负责起草诏书、掌管书奏、包括起居郎也归兰台令管,官从三品,直接入文渊阁。”

  “只是自皇上登基以来,此位一直悬空。”

  李素听完立即意识到,这就是皇帝的秘书长,皇帝的代言人角色,绝对重要。

  “为何悬空这么多年?现在又旧事重提了?”

  “皇上与内阁之前议过几次,都未能成,这次却不需要商议了,大半因由是高玄举高大人为皇上杀出来的。”

  林如海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皇帝以前政治力量比不过内阁,现在高玄举屠刀下去,内阁怂了,帝权再次上涨,没人再敢阻拦皇帝插手相权了。

  “师父更想做这个小丞相吧?”

  林如海捋须颔首:“哪有不想当宰相的读书人?”

  “那我岂不是可以在神京横着走了?”

  林如海哼了一声:“你去岁在神京也没竖着走。”

  李素讪讪。

  贾敏和黛玉见他这模样,都笑了起来。
  

  李素冲着黛玉瞪眼道:“宰相家的小娘,送送我可否?”

  黛玉收起了笑脸,款款向前几步如柳扶风,行了个道礼:“正要请教李花园的功夫!”

  “别叫花园可好?”

  贾敏又笑了起来。

  这破名字!

  凤藻宫。

  雍和帝与白皇后用完了晚膳,李元亨陪在一旁。

  “四儿的伤无碍了吧?”

  “无事了啊,父皇你看……儿臣给你来个大跳……再来个小跑…嘎嘎嘎……”蹦蹦跳跳,像个蓝精灵一样的李元亨在殿内跑了起来。

  “儿臣再给来个后空翻……再来个前空翻……啊!哎呦……”

  没翻过去的李元亨栽了个狗啃屎,皇后扶额,随后喊了起来:“快快,把滇王扶起来……叫太医。”

  雍和帝一头黑线。

  白皇后见状,忙跪下请罪:“皇上,是臣妾……没有教导好小四,请陛下责罚。”

  “起来吧,寿宴的事儿都旨意都传了吧。”

  白皇后顺势起身道:“陛下,两京十五省三品以上诰命都已传信儿,此外还有林如海的夫人林贾氏,臣妾冒昧猜测,陛下是要大用林如海了?”

  雍和帝笑了:“皇后说话还是这么小心,这么明显,哪还用猜测?从此江南无大事,如海在扬州就有些浪费了,京中正需一肱骨。”

  “后宫不干政,而且臣妾本也不喜那外面的什么朝政弯弯绕,做好本份助陛下协理好后宫,才是臣妾之本。”

  雍和帝的眼睛眯了起来,笑道:“皇后是贤后,朕之幸,不过还有一事,就是朕已经勒令李素回京了,你要好好管管他,这次江南大乱,一半都是从他身上起的,他就是个惹事精!”

  “又是他?”

  白皇后疑惑的看向皇帝。

  “没有他,林贾氏就死了,扬州不会出现兵变,江南不会死那么多人。”

  “等他回来,臣妾就把他锁在这凤藻宫。”

  雍和帝摇头:“那倒不必,京里也要死上一些人的。”

  说完他就起身,先看了看正在被扶到软榻上哀嚎的李元亨,然后哼了一声就往殿外走去。

  李元亨高喊了一声:“恭送父皇!”随后他扭头看向皇后:“母后,我父皇这是拿李素当刀子使么?”

  “天意如刀!天意之下,谁又能自己做主呢?”

  第164章 姑嫂自古难解仇

  随着李素的离京,贾府也逐渐消停了下来。

  缓缓的恢复元气。

  贾母这段时间也开始怀疑李素,不为别的,就怀疑他是个灾星,虽然是个好孩子,脾气爆一点儿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但这个命数太害人了。

  他一走,贾府就忽然没什么事儿了。

  这不是灾星是什么?
  贾母决定了,等李素再回来,坚决不能让他在府里呆着了,否则说不定自己还没完,贾府就完了。

  宝玉终于不再漏了,王夫人也不那么经常胸疼,可以正常参加府里的议事了,贾琏的烧也退了,就连隔壁东府的贾珍、贾蓉清醒的时间都变长了。

  一个个都是好消息。

  老亲金陵甄家又解了一批银子进京,存放到了府里。

  贾母屋内的大宴又有心情开起来了。

  此时贾母又得到了个好消息。

  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自己的女儿贾敏带外孙女黛玉要进京了。

  女婿林如海在扬州又立功,朝中传出来的消息可能要大用。

  贾母笑着看向王熙凤。

  “琏儿可能起来办事儿了?你林姑父大约要回京大用,你姑姑和表妹就要进京,逢这大喜事,府里的戏班子该张罗起来了。”

  王熙凤还没答话,王夫人插了话。

  “老祖宗,昨日里齐国公家的陈家嫂子过府来,说是可能凤儿他叔叔又要大用了,好似要外放管九个省。”

  “这……大喜事啊,可曾定下了?”

  “还没,说朝廷正在议。”

  “他舅老爷也没有传个话来说说?”

  “还没,大约是还没定下吧。”

  这时鸳鸯掀帘子进了屋子:“老祖宗,舅老爷家的奶奶,带着姑娘来给老祖宗请安了。”

  “快请。”

  “我去迎迎吧。”王夫人说着站起来,去迎接自己的嫂子,王熙凤见自己姑妈站起来了,也不敢怠慢,笑道:“婶婶和表妹都来了?那我可要随太太去瞧瞧。”

  “我也去。”

  宝玉不知从哪里窜了出来,跟着王熙凤后面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