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好孕,随军后被糙汉掐腰宠_第124页

  沈家门口,昏暗的月色下,顾北川和沈临海对视了一眼,迅速闪开。

  沈临海干巴巴的说道:“归队后,注意身体,有什么不能自己解决的事,就来找我。”

  他也是刚得知,他和顾北川一个军区,但是顾北川不在他所属的管辖范畴,这样也好,避嫌。

  日后女儿结婚随军,他也能天天见到女儿了。

  “谢谢爸。”顾北川朝沈临海鞠了一躬。

  沈亚兰回屋和她妈,还有她爷爷报了平安后,就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

  沈亚兰吃着顾北川特意起早去买的豆腐脑和冒着热气的油条。

  沈亚兰吃完饭,顾北川也要归队了。

  临别前,沈亚兰叮嘱道:“顾北川,照顾好自己,别让我担心。”

  “兰兰,等我。”

  在众人的目送下,顾北川坐着那辆大吉普车就走了,伤心之余,众人就听到沈亚兰也要走的消息。

  顾爷爷托人提前买好了回雪城的卧票,沈母她们几人则是趁着这两天时间,带着沈亚兰在京都到处游玩。

  百货大楼扫荡了一次又一次,买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路上不好带,沈母就将它们拿去邮局寄走。

  沈亚兰想着乡下还有小伙伴在等她,特意去买了京都有名的枣泥糕,还有一些其他特产。

  临别前一天。

  沈临海做了一大桌子菜,沈母特意将顾家人也叫了过来。

  大家凑在一起,有说有笑,但眉心始终化不开的是对沈亚兰要走的不舍。

  看着沈亚兰,沈母再一次的红了眼眶。

  她的女儿……真的受了好多的苦。

  还有那欺负女儿,害得她们一家人分开十八年的方家人,哪怕跑到天涯海角,她也不会放过,她要将这一笔笔的账都跟他们算清楚。

  彻夜未合眼的沈母守在沈亚兰的床边,见外边天亮了,她才起身去厨房包饺子。

  上车饺子下车面,她包的是沈亚兰喜欢的青菜猪肉馅的饺子。

  沈母怕乒乒乓乓的剁肉声音将熟睡中的女儿吵醒,所以这肉馅是她昨晚就剁好的。

  包饺子煮饺子也是计算着时间来的,沈亚兰早上醒来洗漱完,锅里的饺子也煮好了。

  “兰兰,多吃点。”沈母说话的功夫,又多夹了几个饺子放在沈亚兰的碗里。

  沈亚兰吃的有些发撑,但又不好拒绝她妈的心意,最后勉强把碗里的饺子吃光了。

  祁家老两口和顾家人也过来了,他们是来送沈亚兰坐车的。

  眼看时间也不早了,再不走就要赶不上回雪城的那列火车,沈母在清点完车上的东西,确定没有什么遗漏的,才坐上吉普车。

  红旗大队。

  在沈亚兰走后,朱如意整日魂不守舍的,总感觉生活里缺了点东西,唯一能让她开心的就是富贵。
  

  富贵就是沈亚兰家里的那条狗,沈亚兰回京都前,特意把富贵寄养在朱家。

  平日里,朱如意吃什么,富贵就吃什么,沈亚兰走的这段日子,富贵没瘦,反而还胖了一点。

  万淑娟见闺女又在唉声叹气的,走上前问道:“闺女,又在想亚兰那丫头了?”

  朱如意怀里抱着富贵,抿了抿唇说道:“娘,大城市比咱们乡下强上太多了,你说方知青她还会回来么?”

  “那丫头片子肯定会回来的,我答应过她,等她回来,我给她烙白面饼子吃。”

  最近这些天,鸡窝里那两只老母鸡下的蛋,万淑娟心里装着沈亚兰,都没舍得拿去县城里卖。

  眼下就等沈亚兰回来,做给她吃。

  别说,亚兰那丫头片子离开这么久,也没个信,万淑娟这心里还有点想呢。

  朱如意说道:“那我这两天抽空,去把方知青家里打扫一遍,这样等方知青回来,就不用那么累了。”

  “就现在吧,趁着天气好,把被子褥子拿出来晒一晒,我和你一起去。”

  万淑娟说完,回屋拿了钥匙,就带着闺女和两个儿媳去打扫卫生了。

  哐当哐当的火车声响个不停,沈亚兰压根没睡好,后半夜的时候,她肚子饿了。

  沈亚兰翻出顾奶奶给的小包袱,从里面拿白面饼子的时候,意外发现包里还有其他的东西。

  一沓厚厚的钱,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票据,诸如全国粮票、肥皂票、糖票……之类的,应有尽有。

  这是怕她不收,特意将这些东西塞到装吃食的包袱里。

  沈亚兰心里热的发烫,眼睛有些酸胀。

  顾家爷爷奶奶对她是真的顶顶好。

  以后她也要对顾家爷爷奶奶顶顶好。

  沈亚兰怕把这些票据弄丢,借着上厕所的机会,进了空间。

  她将票据和那一沓钱宝贝的放好,然后快速洗了个澡,简单吃了个汉堡就出来了。

  主要是怕别人用厕所。

  沈亚兰再睁眼的时候,火车到站了,睡的胳膊腿都是酸疼的她赶紧拎着东西下了火车,然后就是转车到县里。

  到县里的时候,隔壁大队的牛车还没走,沈亚兰多付了两分钱,让赶车的大爷将她直接送回家。

  第138章 欢天喜地地换上新衣服
  车子驶进红旗大队的那一刻,坐在大槐树下忙着唠嗑的婶子大娘们在看到牛车上的可人儿时,一个个的都激动的不行。

  她们忙扔下手中的鞋底子,上前将牛车围得水泄不通。

  更有甚者,赶紧跑去通知大队长。

  队员们的热情超乎沈亚兰的想象。

  半个小时都不到的功夫,沈亚兰的家门口围了好多人。

  在亲眼见到沈亚兰的这一刻,马贵东多日揪着的心总算落在肚子里了。

  他们红旗大队现在没她真不行,附近几个大队接连闹猪瘟,猪死的死,病的病,相比之下,他们大队就比较幸运了。

  猪圈里的二十多头猪吃的膘肥体壮,眼下就等年底出栏了,到时候交了任务猪,剩下的分给队里人,今年大家伙也能过个肥年了。

  沈亚兰忧心猪圈里的猪,见大队长过来了,张口就道:“大队长,猪圈里的猪现在咋样了,我走之后没出什么事吧?”

  恍过神来的马贵东呲着俩大门牙傻乐的说道:“猪好着呢,能吃能睡,方知青,坐车累坏了吧,赶紧回家好好休息,我们大家伙就不打扰你了。”

  方知青?认祖归宗后,她改姓了,现在她叫沈亚兰。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出现,沈亚兰将她改姓的这个消息讲给大家伙听。

  队员们纷纷恭喜她,并发自内心的为她感到开心。

  队员们身后站着的老知青们见沈亚兰这么受欢迎,心里酸的冒泡泡。

  都是一起从城里过来的知青,凭啥沈亚兰就比他们这些人受欢迎。

  要知道他们平日里下地干活都被队里人嫌弃的不行。

  姜凤琴瞧见身旁其他知青吃味的脸色,撇撇嘴,一句话也没说。

  沈亚兰受欢迎,那是人家有本事。

  干活肯卖力,还养的一手好猪,地里栽种的西瓜也是沈亚兰搞起来的,虽然为人暴力点,但是沈亚兰实打实的为队里做了好事。

  她要是也有沈亚兰那个本事,她也要从知青点搬走,另起灶台。

  那破地方,她真是一天都住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