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49页

万历公务员_第49页

  其实,这些也都不算什么。

  重点在于什么呢?

  在于花费!

  从科举制度推行到现在,学子们参加科举考试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一切费用都应该有他自己承担。

  所以,这也是为何说十年寒窗苦读。

  因为读书不管是在什么时代,都是一项高消费。

  从江浦县到应天府其实并不是很远,一江之隔,到了码头,坐船过去,很快就能到达。

  这也算是唯一的优势。

  若是那些距离府城贡院比较远的,想要参加一个府试,都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把盘缠凑齐。

  府试也只需要报名就可以了。

  不需要报名费。

  当然,也要有一个资格审查,身份清白的人,才能够参加府试。

  也和县试一样,是需要秀才担保的。

  除此之外,府试连考三场,一共是四天的时间。

  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共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

  卯时一刻,贡院开门,考生在执灯小童的带领下分别进入四个考场,又在门口再次接受军士的搜身检查后,才能进入考场,并且按考引(即准考证)寻到自己的位子。

  这次考试除考引外,考生任何一物都不准带入,笔、墨、特用纸张等都由考场提供。

  头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策论需考两天,过夜的棉被也由考场提供,每名考生都被隔开,各占一席之地。

  也就是说,进入考场之后,就不允许出来了。

  就算是前面两场提前交卷了,也不允许出来,只能在里面坐着,又或者是躺着。

  等到三场都考完了,交了卷,才能被带离考场。

  要求通三经以上。

  《孝经》和《论语》为必选。

  大经的《礼记》《左传》可选一,也可都选。

  中经的《诗经》《周礼》和《仪礼》可选一经或二经。

  小经的《易经》、《尚书》、《公羊传》和《毂梁传》可选一经,按指定段落默写。
  

  一天里可休息三次,有人会送来饭食和清水,要入厕的,也有人专门引导并监视。

  想要交卷,只要拉动身边的小铃、就会有两人过来糊名,将考卷放入专用匣内。

  最后一场考完,交了卷,还会收走一切物什,考生即可离开。

  帖经考的就是学子们的记忆力以及书法。

  记不住的,只能回去再继续死记硬背。

  书法写的不好的,也要回去继续练习书法。

  所以,明朝时期的读书人,书法都是小楷,能够让整篇文赋看起来,字迹十分规整。

  杂文和策论就比较难了。

  完全就是要由考生自由发挥。

  却又要按照八股取士的八股文写法来写,不能过于天马行空。

  这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一上午。

  丁夫子讲述了府试的规则,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需要考生们注意的细节问题。

  给顾青的感觉,就好像是又回到了当年考公的时候,报的培训班,在上培训课一样。

  “《孝经》和《论语》为必选的经文。”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你们必须要能够熟读会背,还要选择自己熟悉的经文进行复习。”

  “以免到时候真的上了考场,见到了主题之后,却又忘记了内容。”

  “府试和县试不同。”

  “就算是你们真的忘了其中的内容,也不必慌张,更不必着急,沉着冷静,不要因此而影响到了你们的杂文和策论。”

  “杂文和策论写好了。”

  “你们依然还有机会可以过府试。”

  “明白吗?”

  顾青等人高声呼道:“明白!”

  丁夫子点了点头。

  等到他离开了学堂之后。

  小胖墩金成文直接就身子一垮,趴在了桌子上。

  “好难啊。”

  “顾青,你说,为什么要由科举考试呀?”

  “我最讨厌考试!”

  顾青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回道:“科举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他们出人头地、安身立命的一个机会。”

  “若不想世世代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唯有科举可助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金成文觉得自己家好像并不缺钱,也没那么的苦。

  他为何还要参加科举考试呢?
  “可我……又不种地,家中也不缺钱呀?”

  顾青看着金成文,说道:“你还未曾成年,你的那些钱,是你爹挣来的,不是你挣来的。”

  “你爹能够给你一时的金钱,却无法给你一世的金钱。”

  “所以,最后还是需要你去谋生。”

  金成文眨巴着眼睛,想了想,觉得好像是有一些道理。

  爹终有一天也会变老,自己有一天也会长大。

  自己长大了,爹老了。

  爹就不能再给自己钱花了,就需要自己挣钱。

  “唉,我又不想长大了。”

  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烦恼。

  顾青收拾好了之后,走去食堂吃饭。

  路上,吴显、徐杰等人也一起,开口道:“不愧是县案首,你说的那些道理,真的能让人拍案叫绝。”

  “给的了一时的金钱,给不了一世的金钱。”

  “顾青,我有时候就在想,你这脑子到底是咋长的,咋就这么聪慧呢?”

  顾青耸耸肩,摊手道:“没办法,笨鸟先飞,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吴显、徐杰等人一愣。

  好家伙。

  又是一则金句啊。

  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颇有一种,大家干了的意思。

  吃完了饭。

  又是看书的时间。

  顾青和吴显等人回到学堂,刚坐下,就见到门口站着一个人。

  “顾青,你哥来了。”

  顾青听到徐杰的提醒,抬头一看,还真的是顾学州。

  便起身走了出去。

  “二弟,我,我,我有问题想要向你请教。”

  顾学州支支吾吾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顾青一听,直接道:“你说吧。”

  顾学州能够主动问他问题,就说明那两巴掌打的还是值得的。

  顾青当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了《大学》一书中,有几句话的意思,注解的意思。

  顾学州连连点头。

  又问了五个问题,收获不少。

  离开学堂的时候,顾学州的神情看起来,似乎轻松了一些,也有了一些自信。

  顾青不知道他是怎么相通的,又有着什么样的觉悟。

  只要是自己这位便宜堂哥能够主动来问他问题,继续勤奋好学,人还没有到了扶不起来的那种地步,就行了。

  到了下午。

  丁夫子则是开始讲述府试的杂文该如何写。

  同时,也在准备着,带着顾青等人前往应天府报名府试。

  第52章 去府州家人陪同

  县试结束之后,由县署造花名册,送交本县儒学署,并呈送应天府。

  如果童生因为某一些原因,没有参加县试,则是需要先补试一场。

  当场出题,当场答题,当场阅卷,然后合格之后,才能继续参加府试的考试。

  江浦县的县试结束之后,萧知县就已经把花名册写好,并且送去了应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