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51页

万历公务员_第51页

  所以,直接就轻装上阵。

  “相公,你可要照顾好青儿,这一路,莫要省钱,爹给了你那么多盘缠,你不吃可以,但是不能让你儿子饿着了。”

  “还有啊,青儿若是晕船,你一定要照顾好,听爹的意思。”

  顾陈氏说到这里,声音又低了很多,轻声细语地说道:“青儿前年出了那事儿,可能会怕水。”

  “到时候,他若是害怕,你可以蒙住他的眼睛,背着他上船,然后不让他看着江水。”

  “还有啊……。”

  顾陈氏一边收拾,一边唠叨着。

  儿行千里母担忧。

  要说这家里,谁最担心顾青,那自然还是她。

  唠叨完了顾老三,又唠叨顾青。

  要如何如何照顾好自己,去应天府不比在这江浦县,那可是府城,听说大的很,人也多,什么样的人都有,不要相信陌生人云云。

  顾青一一点头。

  并没有太多的不耐烦。

  等到行李都收拾好了。

  天还没见亮。

  顾老三就带着顾青、顾学州出了村,走在大道上。

  整个顾家村,也不仅仅是顾青一人要去参加府试,还有另外两个学子,也要参加府试。

  到了村口,结伴而行。

  等到了县城,天已经大亮。

  “顾青见过夫子。”

  县城外。

  春风学堂的三位夫子,以及另外两个学堂的夫子,也都在等着。

  整个江浦县要参加府试的学子们,也陆陆续续赶到,聚集在一起,一共是五十六人。

  这个数据算得上是平均水平了。

  毕竟,江浦县并不是正规的大县,县史从洪武年开始算起,到现在真的没有太长时间。

  这五十六位通过了县试的考生,算得上是江浦县知县萧元冈的业绩之一。

  所以,不过一会儿。

  萧知县也到了。

  几句简短的鼓励之语,又几句简短的祝福之言。
  

  顾青等人直接踏上了前往应天府的路。

  五十六位学子,有的有家人陪同,有的是有小厮、书童陪同,有的就只身一人。

  江浦县位于江北,以前乃是一浦口。

  所谓浦口的意思就是江边的渡口,后来把浦子口城迁徙到了旷口山下,组建了现在的江浦县。

  一行人到了江边。

  这江边已经停靠了十余条船。

  都是为了接北地的考生前来应天府参加府试的。

  所以,这一条的长江上还是非常的热闹。

  城南的码头边,人群渐渐汇聚,热闹非凡,皆因今日乃府试之期,江浦县的学子们即将乘船前往应天府,参加今年四月份的府试。

  顾青肩披书箧,立于人群之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毕竟,他可是今年的江浦县县试的县案首,一众学子们知晓他的身份之后,也是对他客客气气的。

  随着一阵锣响,码头上负责此次行程的船老大开始招呼众人上船。

  五十五名学子,连同顾青在内,纷纷踏上即将载他们过江的大木船。

  船身微微摇晃,似乎也在为这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加油鼓劲。

  顾青看着荡起涟漪的江水,以及这一望无际的长江。

  并没有出现怕水的情况。

  登上了船之后,也感受到了船只的摇晃。

  却也没有晕船。

  倒是让他自己,还有陪同的顾老三都松了一口气。

  顾青其实也担心自己会出现这种情况,毕竟,他和前身的记忆融合,两个人早就成为了一个人。

  前身落水了。

  说不得真的会让他也出现怕水的情绪。

  好在,这种情绪并没有出现。

  顾青与几位相熟的同窗围坐一起,徐杰为了活跃一下气氛,笑道:“顾兄,你文采飞扬,此次府试定能拔得头筹,到时可别忘了请客啊!”

  顾青闻言,谦逊一笑:“哪里哪里,诸位兄弟各有所长,未来皆可期也。待到金榜题名时,我们再共饮庆功酒不迟。”

  船缓缓离岸,江面上波光粼粼,春风拂面,带着一丝凉意,却也让人心旷神怡。

  顾青望着渐行渐远的江岸,心中五味杂陈。

  总算是有机会离开江浦县,前往大明万历年间的应天府看看了。

  来大明已经是一年六个月余。

  从村到县,如今再到应天府。

  想要去那顺天府,想要登上那朝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啊。

  随着船只缓缓驶入江心,江浦县码头的喧嚣逐渐远去,只留下身后那片熟悉的土地,默默见证着又一代学子的远行与梦想启航。

  一开始,这五十六个学子们,还能相互聊天,神情稍显激动,大部分都是第一次离开江浦县,前往那应天府。

  这可是梦寐以求的事儿。

  但是,当船只行驶到了江中心,距离江浦县的浦子口越来越远,甚至是到了最后,只能看到身后茫茫江水的时候,眼神之中,似乎又有了一些不舍。

  也没人开口说话,也没人会有一点儿笑容了。

  气氛变得沉重,而又安静起来。

  “快看!”

  也不知道是谁,叫了一声。

  很多人又朝着南边看过去。

  应天府的码头若隐若现,慢慢地从虚影变的真实。

  “哇!”

  等看到了全貌的时候,有学子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

  应天府作为大明的两京之一,南方的权柄中心。

  每天往来的商船都是不计其数。

  而这几天,又是府试之期,前来应天府参加府试的学子也非常多。

  故此,码头上的船只特别多。

  长长的码头上,几乎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船只无数。

  如此波澜壮阔的景象。

  不少学子都是第一次见。

  顾老三和顾青也是第一次见到这般景象。

  顾青在前世也算是见到过一些大场面的人,可是此时是大明万历年的应天府码头。

  时间、地点都不一样,带来的感觉自然也不一样。

  在这样的大场面之前。

  人就会显得十分渺小。

  如沧海一粟。

  也只有当这样宏伟壮观的场景扑面而来,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身处在大明万历三年的应天府!

  顾青所在的船只慢慢地靠近,需要排队,才能停靠码头。

  这个时间是比较漫长的。

  顾老三从背囊里面拿出了干粮,递给了顾青。

  “给,先吃点儿。”

  第54章 候码头书声郎朗

  应天府的北区有一夹江。

  所以,北地船只一般在这夹江的两段码头停靠,一个是大胜关、一个是下关。

  下关那边还有一座楼,名为望江楼。

  顾青等人即将停靠的码头就是大胜关,属于应天府的上游地区。

  也正因为如此,从上游而来的船只,也会选择在这个码头停靠,所以这里的船只会更多一些。

  排在顾青等人船只前方的船只,有拉人的,也有拉货的。

  而码头就这么大。

  后面的船只也已经靠了过来,想要换一个地方靠岸,已经是来不及了。

  船夫也算是熟手,已经是没有特别靠近大胜关那边,因为那边码头有着一些仓库,货船也就特别多。

  他已经是尽量往上游这边停靠了。

  然而,前面的船只依然还是望不到尽头。

  吃了点干粮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