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56页
万历公务员_第56页
其他人也都是一样,现在才知道,身体好,才是最重要的。
“走吧,找个地方读书。”
等人都到齐了。
顾青一行人才离开了应天府贡院。
要说这应天府府城内适合读书的地方,那自然是秦淮河畔。
但是这会儿肯定是有着不少学子已经占据了一些位置,那边必定也十分热闹起来。
十里秦淮之处。
可不是顾青等人有那个实力可以去的。
再加上,他们住在城西,也不能距离城西太远,以免等到了宵禁之时,还没能赶回去。
所以出了应天府贡院,顺着秦淮河一路向北。
到了南湖这边。
找了一处还算是不错的位置。
此时正值三月天,春风拂面,暖阳洒在身上,湖光山色,确实是一处读书的好地方。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顾青则是读起了《礼记》。
此乃三礼之首。
在府试之中,和《左传》并列为大经。
这本书一共有四十九篇,一共是九万九千零一十个字。
而左传一共有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个字。
再加上,于内容上,礼记更要记一些。
当然,这不过是为了府试开场的默写,四书五经还是要能通读、通背,还要能通晓其意。
不然,等到了杂文和策论的时候,不知道主题出自于那本书,无法联系上下文,连破题都做不到,那就只能是含恨败北。
一直到日头正盛的时候。
这边的学生们也就越来越多了。
大概也都是和顾青等人一样,报了名之后,想要找个地方读书。
这人一多,也就显得嘈杂起来。
旁边儿一行而来的十几个学生,声音一个比一个大,直接盖过了顾青等人的读书声。
很明显,对方也看中了顾青几人所在的小凉亭。
顾青当即就放下了手中的书,看向了那边的十几人,对方也一直偷瞄着,见到顾青几人看向了他们,当即就有人放下书,嚣张地问道:“咋了?”
顾青冷冷地道:“不咋地,就想瞅着你们。”
徐杰则是开口道:“你们读书能不能小点声!”
对方梗着身,鼻孔朝着顾青等人,说道:“我们读书就是这么大的声音,你要是觉得吵着你们了,你们可以换地方啊!”
很明显,对方就是想要顾青等人所在的小凉亭。
毕竟,这会儿的太阳正盛,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晒,有个凉亭遮阳,就会更舒服一些。
顾青道:“吵着我们了?没有啊,谁说的,你们那点儿声音,怎么可能吵着我们。”
“昨天在那江上之时,便是我们带头读书,之后不久很多人都参与进来,一起高声朗读,那读书声响彻整个码头。”
“那时候的声音比你们这可大多了。”
“我们也没觉得吵。”
“你们继续,我就站在这里听着,顺带也背一背。”
顾青这般风轻云淡,还一脸笑意。
似乎对于他们刚刚大声地读书,真的没有受到一点儿影响。
又直接道出昨日江上几千学子高声读书的盛景,乃是他带的头,对方这点声音确实是没什么影响。
直接就让那十几个学生原本的算计落空了。
对方想到自己下了船之后,还议论着,到底是谁带的头在这江上高声读书,颇有气势,自己跟着一起高呼,连晕船之感都没了。
那点儿高高扬起的头,瞬间就低下来,在顾青等人面前也嚣张不起来了。
“我们……要不找找其他地方吧?”
也不知道是谁,先让步了,觉得这么闹起来,也讨不到好处。
那领头的学生,看了看顾青,似乎是要记住他一样,最后挥挥手,说道:“我们走!”
等到这些学生走远了。
徐杰才“呸”了一声。
“什么东西!”
吴显开口道:“行了,好在有顾青,三言两语让对方知难而退,我们还是继续读书吧。”
“莫要受他们的影响,坏了我们读书的心情。”
求追读,求支持,求票票。
第59章 赤子之心顾案首
顾青三言两语让那存了心想要占了他们所在凉亭的十几位学生,不敢继续胡闹。
再一次赢得了吴显、徐杰等人服气。
早前他们就说了,顾青比他们还要稳重一些,想要能安稳地参加府试,还得听顾青的话!
他的办法总要比他们要好上一些。
等到那十几位学生羞愧而逃之后,小凉亭里面,又有了一些读书声。
一些看热闹的人,也都散了。
“宏甫,不虚此行啊。”
应天府的知府汪宗伊看着过往的学生,听着周边朗朗读书声,心情似乎很高兴。
在他身边,便是好友李贽。
此人在文学方面提出的“童心说”,强调真心,创作要“绝假还真”,反对当时风行的“摹古”文风。
他的学问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小小年纪,遇事沉着冷静,言语犀利,年岁似乎比同行之学生还要小一些,却隐隐成为了他们这一行拿主意的那个。”
“某观之,此人有着赤子之心。”李贽直言直语,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汪宗伊也是一位率真之人,不然,也不会和李贽成为了好友。
“倒是没有想到宏甫会有如此之高的评价,那学生之所以言辞犀利,其实也是为了占据那凉亭之地。”
“可是,那凉亭本是官府建造,以让人观赏,并非一人之所有。”
“他这般行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呀?”
李贽摇了摇头,说道:“非也,非也,少泉公这是想要考考我咯?”
“殊不知,这世上还有一个先来后到的规矩。”
“若是别人先来,而他看上了,开口就要抢夺,那才是为一己之力。”
汪宗伊笑了笑。
他本就是想着把李贽给拉出来,一起看看今年府试的学生。
从贡院那边一路走来。
倒是也见到了不少才俊,听到了不少传闻。
也见到了几位年仅八岁,却能流利地背诵着《孝经》。
然而,李贽见了,却摇摇头。
汪宗伊知道其意,李贽认为人就应该做一个端端正正的人,也就是要率性而为。
特别是觉得孩童之心最为纯真,而时间一长,便会失去这一份纯真。
李贽并不觉得能够在八岁背诵《孝经》,甚至是通过了县试,就是神童,将来必定有很大成就。
因为越早读书,并且参加科举,获得功名利禄,被人人称赞,也就越早失去纯真,从而开始注重功名利禄。
这样的人,很容易追名逐利,难有作为。
等到在这南湖的小凉亭,见到了顾青之后,却说此人有着赤子之心。
“宏甫说的不错。”
“若是连自己先打先得的读书之地都护不住,将来必定也护不住自身性命。”
“不过,倒是也有了一个意外收获。”
“未曾想到,昨日江上朗朗读书声,竟是由此人领的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