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59页
万历公务员_第59页
出来之后,如释重负。
回到了座号上,又站了一会儿。
才感觉到困意,便脱了鞋,直接躺在了那木板上。
就是这长度有一些短。
需要蜷缩着身子才行。
可这会儿,困意上来了,就算是这种环境,也还是能睡着的。
一直到第二天的鼓声响起。
顾青才醒过来。
原本还以为自己会因为环境的原因,睡不好,却不想,自己好像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适应了这种环境,并没有出现不适,多次醒过来,又或者是完全睡不着的情况。
而有一些考生的心理状态就比较差,翻来覆去睡不着,甚至是睡着了,一会儿又醒过来。
等到这第二天,已经是熬成了一个熊猫眼。
贡院这边给学生一个时辰的时间准备,吃点儿干粮,又或者是如厕等。
一个时辰之后,继续考试。
第二场是杂文。
杂文的特点是“杂而有文”,和策论,又或者是县试的那一场不太一样。
可以说,很多府试的学生最后丢分就丢在这上面。
几千个学生。
最后只录取五十人。
前十名为甲等。
这府试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今天这一场杂文题目是“平当以经明《禹贡》,使行河论”。
顾青一看,就微微蹙眉。
他在了解了汪宗伊之后,就知道此人乃是一位直臣。
这种人在出题的时候,会剑走偏锋。
去岁的时候,杂文之题就是如此。
没有想到,今年竟然更胜。
要不是顾青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一时间,还真的想不起来,这一句话出自于哪本书
“平当以经明《禹贡》,使行河论”这句话出自《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
意思是一个叫“平当”的人因为熟读《禹贡》,朝廷派他去治理黄河。
当然,就算是一时间想不起来这句话出自于那本书,却也能根据这句话来破题。
一个人因为熟读《禹贡》,朝廷就派他去治理黄河。
意思很简单,读书的重要性呗。
而若是考生能想出来这句话出自于那本书,再引申一下上下文,并且把出处写出来,那自然是加分的。
顾青想到了这句话的出处,也想到了这句话的意思,联合汪宗伊这个人。
再联合如今的朝廷之大势,那就是万历年幼,太后、太监冯宝、首辅张居正三人当权。
万历皇帝就相当于是一个傀儡,被这三人操控着。
完全就没了自主权。
皇帝就好像是成了一个木偶一样。
或许,这也是因为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之后,二十岁的万历帝,在一众大臣弹劾张居正,来了一个倒1张1运动的时候,连张居正的家人都不放过,直接给饿死了的原因。
万历帝忍受了十年,在这一刻,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了。
而现在,万历三年,张居正风头正盛……。
第62章 全力以赴等风来
想要写好这一篇杂文。
还是有着很大的难度。
特别是要结合当下的朝中局势,写出一些有点儿干货的东西出来。
而顾青前世就是写材料的好手。
在这件事情上,自然也是得心应手。
提出了三步走、四个意识、五个自信等等观点。
相当于是把前世的那一套,也直接给搬过来了,打算试一试,看一看效果。
他现在是县案首。
只要是没有什么过错,比如写的杂文狗屁不如,又或者是直接就喷人,很容易得罪如今朝中风头正盛的首辅张居正,那就别想着过府试了。
甚至是还会被贴上标签,只要是张居正当首辅的一天,那顾青就别想着通过府试。
大家都不太愿意得罪当今首辅张居正。
顾青要是看不明白这一点,前世也就不可能成为秘书。
一篇杂文写下来。
确实是累,脑子有点儿嗡嗡的。
写好之后。
心下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儿担忧。
毕竟,读书的机会真的很难得,要不是那便宜大伯自己不珍惜,顾青想要读书,那是不太可能的。
顾家那百亩地,也就最多能供两个读书人。
多一个,都不行!
深呼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
接下来还有一场考试。
必须要端正心态。
写都写了。
不可能还能更改的。
交了卷。
活动身体,吃饭,继续活动身体,等天黑之后,又是蜷缩着身子睡觉。
第三天了。
在这期间,已经有几位学生熬不住,又或者是出现了差错,甚至是还出现了作弊被发现的。
每一年都会有这种情况。
就算是有着廪生具保,就算是还有惩罚,却还是挡不住有一些学生为了能够考中而冒险一试。
富贵险中求。
万一没有被发现,而过了这一次的府试呢?
那岂不是赚大了。
可惜,有一些不太精明的考生,还是被发现了。
熬到了第三场的学生,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不少人都已经是顶着个熊猫眼,眼中有着血丝。
今儿早起来,还有着很厚的眼屎呢!
顾青还算不错,吃的不算有多好,只能是七分饱,然后睡得也还行,精神气还算不错。
杂文和策论不同。
策论的干货要更多一些,必须要有着拿得出手,甚至是让知府汪宗伊、应天府教谕满意。
这就更难了。
毕竟,要说那些个什么申论文。
顾青觉得自己能够写的相当不错,连培训班的讲师都会收藏,给下一届的学生们看。
而这八股文策论,比申论文还要难。
难的不仅仅是格式上的难,还有对于古代的很多制度了解的不全面,无法做到见微知著的程度。
至于字数,其实也都是一千字左右,多则不限。
历史上,殿试的策论,有过记载的便是洪武四年状元吴伯宗的对策有2151字。
顾青则是在纸上开始列起了提纲。
破题写什么、承题写什么……。
把一些想要表达的重点,进行一次梳理,确定这种方式没有什么问题,也确定这么写,能让阅卷的人眼前一亮。
最后才开始动笔。
又是一个夕阳西下。
而这一场,也是府试的最后一场,有人在中午便直接交卷,也有人打算熬到最后一刻。
顾青则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按照提纲,来写完这一篇策论。
一共1236个字。
等到字迹干了之后,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无误,才交了卷。
差役上前,开始糊名,然后装在了匣子里面带走。
来大明的人生第一场府试,最好也是最后一场府试,也就这么渡过了。
也算是体验了一次大明时代的科举。
不过。
顾青不想再体验第二次了。
一生有这么一次也足矣。
不过一会儿。
差役示意他可以离开考场。
等走到了外面。
已经有不少考生也被带离考场。
而贡院的外面则是挤满了百姓,有围观的,也有学生的家人,也有一些学生的随从。
几乎是把贡院围成了一个水泄不通。
顾老三并没有在这贡院外面等着顾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