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77页

万历公务员_第77页

  上了马车。

  焦竑开始讲述,从发现顾青算学天赋,再到顾青编撰《算学新解》。

  甚至是直接凭空写出了阿拉伯数字,以及用这个简易数字列竖式计算的方式。

  言语之间,也对顾青的算学天赋大为称赞。

  又讲述了顾青在编撰《算学新解》的这三个多月的时间中,几乎是把崇正书院关于算学方面的书,全都看了个遍。

  完全就属于是一通百通一样,仅仅是学了还没多长时间,就能够一边学,一边有了很多新的领悟。

  甚至是通过古籍,发现了西方的数字,以及西方的算学运算规律,再编撰成为自己的《算学新解》。

  汪宗伊听完之后,沉默了。

  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却发现,事情应该是远超自己的想象了。

  “顾青的《算学新解》当真可以开宗立派,当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汪宗伊问道。

  焦竑真诚地回道:“汪大人还是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顾青所编撰的《算学新解》吧。”

  他的解释过于笼统,也比较杂。

  汪宗伊听完,震撼是有的,却还是觉得,开宗立派是不是有一些过了。

  听起来,好像还是用了西方的数字。

  这时候的人对于西方之国度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也是依赖于郑和七次下西洋。

  不至于会觉得西方都是不毛之地。

  而顾青若是用上了西方数字,用来解算学之题,本身就存在着争议。

  再加上,顾青所编撰的简易数字计算法,过于新颖。

  很多时候,推新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第81章 算学新解上达天听
  李贽、许守谦、沈节甫三人陆续到了崇正书院。

  在前院打了个照面。

  “宏甫兄。”

  “你可知晓汪知府叫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许守谦见到李贽之后,开口问道。

  因为李贽和汪宗伊的关系最好,属于知交好友,汪宗伊有什么事情,他一般都会知晓。

  李贽则是摇了摇头,回道:“汪管事前来,只说让我前来崇正书院,汪知府有要事相商,且速速前来,并未知晓所为何事。”

  许正谦伸手示意道:“看来,此事比较急,汪知府也是临时起意。”

  “若要商议应天府政务,应该在议事堂。”

  “来此崇正书院,必然是因为崇正书院之事。”

  李贽闻言,点了点头,回道:“然也。”

  “至于所为何事,想要,也只能是到了之后,才知晓了。”

  “请。”

  两人还没走几步。

  沈节甫也到了。

  也是一样,询问出了什么事儿,为何如此着急。

  李贽和许守谦相望一眼,笑了笑,解释了一下。

  三人快步走过学堂,到了三殿。

  这会儿。

  汪宗伊已经到了地方,并且正在翻看顾青编撰的《算学新解》的上册。

  焦竑见到李贽等人,连忙施礼。

  随即,小声地解释着。

  “三位大人,汪知府正在看学院学生顾青编撰的《算学新解》一书。”

  “还请三位大人稍等片刻。”

  李贽、许守谦、沈节甫仨人点了点头,坐在了旁边,喝着茶。

  汪宗伊在路上听着焦竑的解释,感触比较大,然而,当他亲眼见到了顾青所编撰的《算学新解》上册,才是真正的震惊不已。

  只要是认清楚了十个简易数字的意义,学会了从个位写到千位、万位、百万位,就基本上可以上手了。

  关键是,顾青所编撰的《算学新解》上册,各种规律写的也是十分清楚。

  看了之后,只要是不愚笨的人,是绝对可以看明白,还能学会的。

  “好一个《算学新解》!”

  “若能将此法推广开来,必定能够使得大明算学一道,再上一层楼!”

  “此书,确实是可以算的上开宗立派了!”

  汪宗伊看完之后,抬起头,深深地感慨道。

  看向顾青的眼神,就好像是看到了一块璞玉、珍宝,比看自己的儿子还要亲。

  顾青谦虚道:“多谢汪大人抬爱,学生一黄毛小子,只不过是读书有所得,又把自己的所得所思所想写了出来。”

  “若说这开宗立派,自然是当不起。”

  “学生之所以耗费三个月的时间,日夜不停,翻遍古籍,为的便是想要写一本《算学新解》,以方便天下学子们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算学计算之法。”

  “如今匆忙编写出来的《算学新解》还是有着一些不足之处,推行开来,让天下学子们学会简易数字计算法,再集思广益,由天下大贤、学子们一起修正。”

  “大家一起弥补简易数字计算法的运算规律,从而提升大明的算学一道。”

  “这乃是学生的初衷。”

  汪宗伊是知道顾青之沉稳,也知晓,他的谦逊。

  “《算学新解》确实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若以此就完全否定你之功劳,以后,谁还敢推陈出新?”

  “听闻,你以月余的时间,教会了同舍好友,让他在算学之道上更上一层楼。”

  “那就说明,你所编撰的《算学新解》就算是不足,却已经有宗师之资。”

  “在我面前,就不必过于谦卑。”

  汪宗伊看了看一头雾水的李贽三人,又对顾青说道:“你来讲解一下这《算学新解》吧。”

  “也好让这三位大人一起听一听。”

  “我有好几处未曾看明白,你且来讲一讲,是何道理。”

  顾青躬身施礼道:“是。”

  随即,他又从0、1、2、3、4、5、6、7、8、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开始讲解。

  再到列竖式计算等。

  讲完之后,已经是夕阳西下,天色渐晚。
  

  而李贽等人也算是明白汪宗伊为何要让他们一定要前来崇正书院议事,也知晓,刚刚汪宗伊为何要那般夸赞顾青。

  说实话。

  他们三人听完之后,也是无比震惊。

  顾青所讲述的《算学新解》意义有多大,作为读书人,甚至是作为已经开始有着新的思想萌芽在迸发的李贽,是十分清楚,甚至是还有一些佩服。

  李贽其实也是一位有着反抗精神的读书人。

  他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

  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1教,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

  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朝中后期资1本1主1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如今的李贽已经四十八岁,相当于是人到暮年。

  二十二岁中秀才,二十六岁中举人。

  为官二十载。

  已经看透了官1场的那一套。

  思想上已经开始觉醒,也想要推陈出新、针砭时弊。

  所以,见到顾青年岁不过十五,却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做到了他未曾做到的推陈出新,心下还是感慨万分。

  当初,他就觉得顾青有赤子之心,将来必定有不俗的成就。

  没有想到,对方真的做到了。

  汪宗伊则是提出了几个疑惑,是关于顾青编撰的几何图形知识点。

  这也不仅仅是他有一些不解,李贽、焦竑等人都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