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93页
万历公务员_第93页
“青儿,怎的买这么多靴子啊?”
“这得多少钱呐!”
“我们那里需要穿这么好的靴子?”
“便是要穿,家里有我,还有你两个婶娘和你娘她们,也能纳鞋底,自己做靴子。”
“皇上的恩赐是要你……。”
顾老头咳嗽了一声,“咳咳。”
直接打断了老柯氏的唠叨,说道:“行了,青儿一片孝心,买了便买了吧。”
“如今,青儿在崇正书院读书,还能得了皇上的恩赐,别说在顾家村,就是在江浦县,你可曾见到几人?”
“若是我们还穿着以前的衣服、鞋子出去,村里人免不了会说道。”
“他们都是知晓青儿得了皇上的恩赐,也都是知晓青儿读书有了出息,有了成就。”
“现在到了年关,也不用下地干活儿,穿着好一点儿,也能配得上我们家案首之名。”
“等到开了春,要下地干活了,再换回去便是。”
顾老头还算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
知晓顾青读了书之后,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更有了自己的主见,也有了自己的心思。
用顾二爷的话来说,顾青年岁不过十五,却比他家那已经年过三十的老大还要稳重。
他这一房以后还得依靠着顾青呢。
顾青则是笑着开口道:“阿爷说的在理。”
孝心、孝心,论迹不论心。
他置办这些年货,确实是彰显一下自己的孝心,其次,也是感谢顾老头等人对他的照顾。
前世的他就是这么做的,也算是已经习惯了。
到了年关,总要置办许多年货,不管父母需要不需要,都直接买回来。
衣服什么的也就不用说了。
还有按摩椅、高档保、健、品,一些当下流行的国货等等。
不仅是父母那边有份儿,还有大哥、小妹那边,也都会送一些国货礼品什么的。
仅仅是这礼,顾青就能花出去不少钱。
但是却从来没有计较,也没觉得花了自己年终奖和一两个月的工资薪水,心里面会有纠结。
人情往来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等到展示完了自己带回来的所有年货,还表明,顾大爷、顾二爷那边也有份儿。
柯氏、明氏两人也做好了饭菜。
顾青和顾学州两人是临时回来的,他们原本并不知道。
当然,也知晓顾学州解馆的日子就在今天,但是不知道顾青解馆回来的时间啊。
顾青和顾学州回来的突然,刚刚,柯氏、明氏两人又连忙下厨,多炒了几个菜。
吃完了饭。
顾青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从箱笼里面拿出了一吊钱,递给了顾陈氏。
“娘,这一吊钱你拿着,以后不要再去县城找活儿了,就在家中帮着阿爷种地吧。”
“儿子如今得了皇上的恩赐,有了钱。”
“等到明年回来,我再找人,把以前的那八亩地给赎回来。”
顾陈氏犹豫着没有接。
在她看来,现在还不是问顾青要钱的时候。
他们还能动,还能下地干活,还能吃苦挣钱,就不能问顾青要钱。
以后,顾青还想要在旁边起一个院子,他们一家人搬出去,还要给顾秀梅准备嫁妆,还要给顾青说媒,这些地方都要用到钱。
他们不能现在就开始游手好闲,拿着顾青的钱享福。
顾青直接把钱塞给顾陈氏,解释道:“娘,等我中了秀才,再给阿姐说媒。”
“到时候,便是说一个不错的人家,那也要嫁妆。”
“这些钱,你先拿着吧。”
听得顾青这么一说,顾陈氏才只好接过手。
纵有万般言语,可到了嘴边上,也只有这么一句话。
“青儿长大了啊。”
顾青笑了笑,说道:“是啊,我如今已经长大了,读书明理、学业小成,也算能做主了。”
“阿娘也不必过多担忧,我会好生地照顾自己,也不会荒废自己的学业。”
“阿娘在家也应该照顾好爹和阿姐,有你们在,我这心中才会时常想念这个家呢。”
顾老三坐在一旁傻笑着。
顾秀梅也跟着笑。
顾青又拿出应天府的几样特产小吃,递给了顾老三、顾陈氏、顾秀梅,每人一份。
一家四口就在这小屋里面悄悄地吃着。
等到了第二天。
顾青已经是早早起来了。
他已经习惯了这个小屋,也习惯了那被褥的味道,说起来,这几天,也是临近解馆,一有好太阳,顾陈氏就会把被褥抱出来晒一晒。
“阿爷、阿奶,早。”
“大伯娘、二伯娘,早。”
顾青出了门,见到院子里面正忙活着的顾老头等人,一一打招呼。
他们也连忙回应着。
等吃了饭。
顾老头则是提着顾青所买的礼品,还有钱财,和顾青一起,一一拜访顾大爷、顾二爷等人。
顾家欠的外债,在这万历三年的年底,便能还清了。
“不过三十文钱。”
“顾小相公能高中府案首,那可是给顾家村涨了不少脸面,如今又得皇上亲赐‘才学兼优’,这十里八乡,只要是说起顾家村,谁不得竖起拇指来啊!”
“不少姑娘都愿意嫁过来了,可算是帮了我们大忙。”
“三十文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祝愿顾小相公院试高中,来一个什么金榜题名!”
当初,顾老头借钱的时候,大家都是各种理由,最后实在是没办法,给了三十文。
如今,顾老头来还钱,却又是各种奉承话,连三十文,外加十文的利息,一并都不要了。
顾老头说道:“要不是当年你们帮衬,青儿哪里能读的了书?情义归情义、钱财归钱财,不一样的。”
顾青也开了口。
“顾伯父的心意,顾青领了,但是这钱,还请伯父手下。”
第97章 挺直腰顾青教兄(求追定)
虽然只不过是三十文钱。
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农户来说,也是几亩地的收成。
而顾老头和顾青自然也不想欠着一个三十文钱的人情,早一些还了,也能早一些安心。
无债一身轻。
顾青可不想自己十五岁就开始一直背着外债。
还完了乡里乡亲们的钱,差不多也有十贯左右了。
剩下的都是顾大爷、顾二爷、顾四爷、顾五爷等人,他们这四房拿出来的钱是最多的。
顾老头带着顾青,提着顾青从浦子口集市买回来的礼品,一家一家上门拜访。
礼品也没多贵重。
但是顾大爷等人依然笑语相迎,倍感欣慰。
对于顾老头递过来的钱财,也没拒绝,坦然接受,存放了起来。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顾家这五房还算是可以了。
没有出现那种借了钱不还,对亲戚抠抠搜搜,又或者是嫌贫爱富的人。
毕竟,在这样一个时代,除了依靠血缘拉近关系,报团取暖之外,也没有其更为牢固的关系人脉了。
什么远亲不如近邻?
在大明,亲就是亲,邻就是邻。
等到走出了顾五爷的家宅,走到了小路上。
顾青明显感觉到顾老头的脚步更稳重了一些,也更轻快了不少,腰杆子也直起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