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03页
万历公务员_第103页
如此一来,也就不必担忧五人之中,会有谁作弊,从而牵连了其他四人,从此再也无法参加科举考试。
院试的出题人就不再是应天府尹汪宗伊,而是皇上钦点的学政,也被称之为提学官。
这种制度就比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要严苛多了。
之所以要朝廷委派官吏为提学官,主持院试、乡试,为的就是防止地方上的府尹、府丞等徇私舞弊。
而今年主持应天府院试的人,乃是国子监祭酒王锡爵。
此人于嘉靖四十一年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二进士及第,被授翰林院编修,主持过顺天府的乡试,以及其他府的院试、乡试,甚至是会试,也算是老学政了。
历史上,王锡爵也算是一位名臣,张居正执政之时,能够直谏,甚至是因忤逆张居正,以省亲归乡。
等到张居正死了之后,无数人以弹劾张居正而博取名声,他却站出来,为张居正说话。
倭寇侵略朝鲜时,王锡爵力主对日本一战,最后在其运筹之下,大明战而胜之,彻底斩断了倭寇侵略大明的妄想。
顾青在每一次的考试之前,都会做功课。
而听闻此番学政乃是王锡爵之后,便也松了一口气。
最起码,来的不是一位他所知道的佞臣,又或者是听都没有听到过的官员,前者若是写针砭时弊之文,必然会榜上无名,可要是写阿谀奉承之文,从此名声也就臭了,而后者,那更是无从下手。
好在,今年主持应天府院试的提学官乃是一位能臣、良臣。
那就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了。
“嘭!”
点名结束、升炮封门。
院试一共两场,每一场都会于下午三时左右交卷。
第一场结束之后放榜,只报座位号,不报名字。
考试合格者,进入第二场考试。
第二场考试结束,三天后出案,这时候,才会写上考生的名字。
这第一场,便是并默写《圣谕广训》百数十字。
由学政坐在大堂之上,亲自出题,于《圣谕广训》之中,随意抽取内容,让考生开始默写。
再然后,就是八股文与试帖诗。
这也就有了院试第一场的两文一诗之说。
县试、府试的试帖诗还好说。
等到了这院试的试帖诗,就更加严格了,严格到了,直接给出了韵。
除要求对仗工稳外,最难以掌握的便是用典,又叫做用事,就是要求所用之辞要有出处,或是历史典故,或为前人用过的辞句。
用典还切忌牵强、堆砌和冷僻,讲究正用、借用、明用和暗用,要求“熟事用之生新,僻语用之无迹”,以至“连类比附”等等手法。
经常会出现考官因不明考生“用事出处”,斥为“用事冷僻”而榜上无名。
顾青在崇正书院就跟着一位夫子学写诗。
别看他在县试、府试的时候,写出来的试帖诗,还算不错,甚至是得到了汪宗伊的赏识。
但是底蕴还是差了一些,要不是杂文、八股文给他提了分,恐怕还真的高中不了案首。
所以,顾青抄下了题目之后,就把试帖诗放在了最后。
默写完《圣谕广训》,又写完文赋,这才开始推敲试帖诗。
仅仅是这么一首诗,用了一个时辰之多。
好在,到了规定的交卷时间之前,完成了,还检查一遍之后,稍作修整,交了考卷。
第105章 顾青斩获小三元
两千三百一十二份考卷。
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阅卷。
这个工作量看起来很大,但是阅卷的人多,也就不算什么了。
为了防止徇私舞弊,阅卷者一般都是五百里路之外的其他州、县的教谕、廪生、州学夫子等前来阅卷。
和异地1交叉1执法一个意思。
阅卷者也都是有着一定的文学水平,参与了多次的阅卷,早已经练就了慧眼识珠的能力。
自唐朝发明了糊名制之后,明朝又规定了科举考试的字体,在一步一步地完善科举制度的公正、公平。
最起码,不会因为字体、名字而产生徇私舞弊的情况。
第一场结束,录取人数,为当取秀才名额之一倍,用圆圈揭晓,写座号,不写姓名,称之‘草案’。
而草案出来之后,也就代表着两千多名考生,最后只剩下一百名。
这一百名考生参加第二场的复试。
最终录取五十人。
草案出来的时候,和放榜差不多,有人欢喜有人愁。
只不过,草案上有自己的座位号,并不代表着自己就成功地过了院试。
第二天还有一场复试,还要和其他九十九个人争五十人的名额呢。
顾青走过来看草案的时候,拥挤的人群已经散的差不多了。
吴显、顾学州、汤世懋、朱国桢明显已经等不及,想要挤进去看一看,自己过没有过。
他们是无法做到和顾青一样自信,也和顾青一样气定神闲。
等顾青迈步的时候,他们四个人已经是快步走上去,挤进了人群之中,在草案上寻找着自己的座位号。
顾学州找了一遍又一遍,没找到自己的座位号。
最后只能是垂头丧气地转身,挤出了人群,连帮忙给顾青看座位号都忘记了。
顾青一看挤出来的顾学州的神色,就知道,他此番没有过院试。
“学州哥,你参加科考已有七年了吧?”
“若是还因一次考试之成败而论自己,还是别考了,学个手艺,讨个婆娘,平凡地过一辈子吧。”
顾青可不想‘范进中举’的现象,在自己的堂兄顾学州的身上出现。
年年不中、年年考。
一朝中举,却疯魔。
关键是,顾学州考一次不中、考一次不中,便是每一年读书的花销,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他要是学个手艺,讨个老婆,然后自己养活一家,还能减轻顾老头等人的压力,还能让顾家的日子稍微富裕一些呢。
吴显也很快挤出了人群。
他这一次也没中。
不过,他的气色看起来比顾学州好多了,看起来十分的淡然,并没有太多的失落感。
“天下英才何其多也,此番……还是我才学尚浅。”
“倒是辜负了顾青兄倾囊相授,费心费力指点我等,便只能等下一次再来!”
顾青伸手锤了一下吴显的肩膀,说道:“有志气,不像是某一个人,又是唉声叹气、又是愁眉苦脸的。”
吴显憨笑了一下,说道:“我们要是有顾青兄这般心性,此番必然也能高中了。”
说完,看了看顾学州。
顾学州尴尬地笑了一下。
而吴显却又抱拳道:“恭喜顾青兄,过了。”
他在快步挤进人群之前,询问过顾青的座位号。
而这时,汤世懋也挤出人群,先是对顾青抱拳道:“恭喜,恭喜,顾相公过了。”
顾学州也是激动不已,已经忘记了自己没过的失落感。
“青弟,你过了!”
顾青总觉得这个句子有一些歧义,连忙道:“行了,行了,这还有第二场呢。”
“淡定、淡定。”
朱国桢就比较淡定,甚至是等到身后的人又散了一些,才走出人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