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51页

万历公务员_第151页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殖民地,以及麦哲伦的环游世界。

  直接就冲击了申用懋等人的灵魂。

  我们只不过是想要打听一下你的会试结果,你却和我们科普……大陆是圆的?

  第127章 会试第一顾会元

  于历史漫漫长河,诸国纷纭,有以非凡勇慧,著人类文明灿烂篇章者。

  葡萄牙地处西洋一岛,弹丸之地耳。

  吾作此书,意在深析其百年前,由一边陲小国,崛起为大西洋航海雄邦,且影响广被大陆之故。

  葡国之兴,肇于对未知之渴慕与探索之勇毅。

  彼时西洋之大陆,封建割据,宗教纷争,乱象丛生。

  而葡国凭其独特地利,直面浩渺无垠之大西洋,遂成冒险家梦想启航之所。

  亨利,人称“航海者”之君主,类我大明成祖遣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亦遣本国数支探险之师,远涉重洋。

  既得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更为后日绕过非洲好望角,通天竺之航路,奠定根基。

  此等探险之举,广拓人类地理认知,更为葡国乃至西洋,辟全新财富之源。

  及航海之术日进,地理之识渐积,葡人于大西洋上,始筑庞大海上帝国。

  设贸易之站,建殖民之地,自非洲西海岸之黄金、象牙,至东方之香料、丝绸,葡国商船,满载而归,为邦国带来巨利。

  瓦斯科・达・伽马远航,成功抵达天竺,此乃葡国正式控扼连接东西之海上通途之标志。

  此举既立葡国海上霸权之位,亦兆整个大陆贸易网络之将成,人类历史,自此步入新之全球化时代。

  葡国之崛起,非独军事、经济之扩张,亦为文化与宗教之交流碰撞。

  探险者、商贾足迹遍及天下,葡国文化、宗教、艺术随之远播,与非洲、亚洲、美洲诸地本土文化相互融合,成独特文化景观。

  且葡国为天主教传播之要力,耶稣会士于殖民地建教堂、兴学校,促宗教教育之广布,虽此过程伴以殖民、征服之复杂历史背景。

  然凡盛极一时之帝国,皆有兴衰。

  葡国之辉煌,亦有终结之日。

  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欧洲诸国相继崛起,竞争激烈,葡国海上霸权渐衰。

  然葡国留于世间者,非独古老辉煌之城堡遗迹,更为人类探索未知、勇于开拓之精神遗产。
  

  其示吾辈,勇毅、创新、适应变化,乃一国一族持续发展之不竭动力也。

  这是顾青在完成了会试考试之后。

  在给申用懋等人讲解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事迹之后,在张懋修等人觉得顾青和他们家父所言一样,为人过于激进,看似成熟,实则孟浪之后,为自己的下一本书,写下来的导言。

  读者在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知道这里面的内容写的是什么。

  既然想要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大明的国祚。

  那就得让大明朝野上下所有人认识到,他们以往所认为的大名乃是中原,周边乃是番邦的思想,要彻底改变了。

  当年,永乐大帝派遣了郑和七次下西洋。

  都已经到了好望角了啊!

  甚至是已经和西洋那边的商船对接过了。

  这时候的大明已经开启了海上贸易。

  若是能够坚持下去。

  若是官方能够成立一个海事官署,专门管理海上贸易事务,以及海上商人的商税。

  绝对能大富一波。

  可惜,该死的倭寇侵扰东海海滨,以至于当权者直接来了一个一刀切,施行了海禁之国策。

  把原本有希望拉动大明海上贸易,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的火苗,一下子给掐断了。

  实在是太可惜了。

  顾青每一次读到这一段历史,是真的愤愤不平,很想要拽着当权者的耳朵,大声地告诉他,大航海时代来了!
  区区一个倭寇,打回去啊!
  如今,在淮南地区的海商们推动之下,大明解开了海禁。

  只不过,这时候已经落伍了。

  再加上,文官们在朝堂之上党争,大明上下根本就没有一点儿的探索精神。

  解开了海禁又如何?

  大明没了。

  接下来的那个,不说也罢。

  顾青找到了利玛窦。

  京师的几位传1教1士这几天比较活跃。

  因为利玛窦来了,他带来了不少的钱,也带来了经文,更带来了澳门事务官的支持。

  他们的身份已经废了。

  很难再让这京师的官员们,对他们高看一眼。

  利玛窦不一样。

  他的身份算是新的。

  好用!

  不然,去年的顾解元,写出了《算学新解》、《货币论的》顾解元,也就不会来找他了。

  “哦。”

  “我亲爱的顾先生,好几天不见,我非常想你。”

  利玛窦见到顾青还是挺高兴的。

  因为顾青是少有的学会了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的中原人。

  这对他们的任务会有很大的帮助。

  利玛窦邀请顾青一起讨论如何在京师建立一座教堂,甚至是请教了顾青。

  而后,听到顾青想要写一本书,写葡萄牙的国史,让中原人了解这个国家,了解西方的历史,了解他们的主教。

  利玛窦等人很是高兴。

  立马就拿出了一本经书,上面正是他们所记载的国史。

  同时,也表示,对顾青绝对不会有什么隐瞒,只要是顾青想要知道的,而他们知道的,都会说出来。

  顾青也就开始了他的第一个问题。

  “我想知道葡萄牙立国之初,有哪些公爵?”

  皇室、王公贵族往往是组建新的国家的主要决策者,也算是一个国家的上层。

  从国主的王座传承,再到这些公爵们的发家史,再到很多很多政策。

  这些内容其实和中原之地也有一些类似的地方。

  一个国王想要坐在铁王座上。

  那仅仅是凭借着他一个人,是做不到的,必须要有帮手,要有武将,要有谋士。

  顾青从阿方索一世开始写起。

  详细地描述在这个时代的海上霸主,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1帝1国的发家史。

  利玛窦等人自然是很愿意顾青能够写出这样一本书,向大明的学者们介绍葡萄牙1帝1国。

  在他们想来,当大明上下了解到葡萄牙有多强大的时候,必定也会臣服于葡萄牙的强大而神圣之下。

  到时候,他们的任务也就能够更好地完成了。

  所以,对于顾青的询问,他们讲解的非常仔细,几乎是没有太多的隐瞒。

  转眼就来到了放榜的那一天。

  这已经是科举考试的倒数第二关了。

  过了这一关,就能够参加殿试,便是进士及第。

  对于参加会试的学子们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有多少人是考了几十年,才总算是跨进了会试的考场啊。

  而会试的放榜日,也就不用学生们还要去礼部衙门那边挤着去看榜单。

  会试的榜单,称之为金榜。

  这也算是金榜题名的来源了。

  而会试的榜单会由报子们带着,然后一个一个去送。

  比如,顾青在国子监这边,当初考试报名的时候,就已经填上了他们在京师的主旨,也好方便在考试结束,放榜的时候,报子们能够很快把金榜送到每一位新晋贡士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