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56页

万历公务员_第156页

  想要得到他的认可,那就要写的稍微低趣味一些。

  可这样一来,肯定是得不到主考官们的认可了。

  所以,最后还是要重前者,而轻后者。

  “帝王之政,政在帝心……。”

  顾青把这一份考卷,当做是老领导给他的一个任务,让他写公文的一个重要任务。

  要能够贴合实际,还要有中心思想、理论、论点、论证等等,不能全都是一纸空谈。

  只要是过了主考官们的认可。

  得一个进士出身,这人生前半场的科举之路,也算是走完了。

  接下来,那就要踏进大明的官场了。

  日暮之前。

  顾青答了两题,写了一千余字。

  这才交卷。

  很快,三百多份卷子就送到了偏殿,主考官们开始阅卷。

  用五个符号来做标记。

  到时候,得圆圈符号数量最多,那就是写的最好。

  以圆圈符合的多少来确定名次。

  “帝王之政,非政于一国,而是万国。”

  “帝王之心,非心系一国,而是万国。”

  “故之中原,车马很慢,一年也只能踏及西关,今之中原,舰船很快,几年便可环游世界。”

  顾青这一次的策论就是大气磅礴,告诉主考官们不能只是着眼于中原,甚至是只是盯着鞑奴。

  如今乃是大航海时代,自永乐年的三宝太监七次下西洋开始,很明显,海上航行的速度更快一些。

  葡萄牙的远航计划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以小小的岛屿之国,成为了如今西洋之地最强大的帝国。

  就是因为他们是第一个拥有了远航实力的国家,大明原本才是第一个远航的国家,甚至是七次下西洋。

  但是,大明并没有制定一个万全之策,一个让远航利益最大化的制度。

  大明关内的矿产没有多少,金银珠宝也没有多少。

  但是海上有!
  大明的未来不在内,而在外,在大海之上!
  同时,提出了江南织造厂、东海造船厂、百万船只过到倭岛的策略,以及百万商船下西洋,扩大外销,提升利益等策略。

  看的主考官们连连称奇。

  争论不断。

  一时间,说这个考卷写的很好的阅卷官大有人才,说这个考卷写的不好的阅卷官也有不少。

  第130章 争论之大圣难裁

  “此卷当得第一!”

  掌翰林事王希烈直接开口,算是认同顾青所写的策论,当为此番殿试第一名。

  至于首辅之子,此时已经被他抛之于脑后了。

  可想而知,顾青的这一篇大国论之策,是何等的文采,连王希烈这样的人,都已经放弃了巴结张居正的机会。

  当然,更多的还是见到了疾病缠身的张居正,身子骨似乎越来越不行,有很大可能,活不了几年。

  张居正一死,这朝堂之上是个什么样子,很难说。

  特别是,张居正死后还能不能得到陛下的恩宠,楚党还能不能把持着朝堂,也很难说。

  他必须为自己谋一条退路。
  

  正好,在这一次的考试中,不为张懋修的状元之路,当一个垫脚石,就是他的态度了。

  褚大绶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此文妖言惑众,应该得零分!”

  有人在这时候想着退路。

  也有人在这时候想要上进。

  说白了。

  其实也都是为了上进,不过,前者是以退为进罢了。

  褚大绶继续解释道:“这是长大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区区西洋之地,岛屿之国,便是短时间内成为海上霸主又如何?都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什么海权论,也不过是牵强附会,看似眼前一新,实则是空谈误国之论也!”

  “我朝立国以来,便有着海禁之制。”

  “为何,皆因为这大海之上,凶险万分,上一刻,晴空万里,下一刻便是滔天巨浪。”

  “在没有能够抵挡那巨大海浪的舰船之前,想要成为海上霸主,无异于一纸空谈。”

  “我朝若是能够成为海上霸主,还会忍受着倭寇在东海之滨放肆?”

  “除此之外,我朝也不是没有和西洋之海军交战,最后的结果呢?有过几次大胜?”

  “一旦鼓励从海上对外扩张,从而激怒了葡萄牙等国。”

  “他们直接组建联军东行,在海上攻打我们的东海、南海,而那北地的鞑奴则是趁机攻打我们的山海关等关口。”

  “到时候,我们便是腹背受敌。”

  “又该如何应对?”

  “放开海禁,已经是行独木桥,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此人还蛊惑我们大力推行海上争霸,是何居心?”

  褚大绶说完。

  也有人跟着一起叫唤着:“不错,褚侍郎说的不错!此人之策论,看不到我朝之兴盛,字里行间都是葡萄牙如何为海上霸主,完全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不仅如此,还妖言惑众,看似是鼓励我朝兴海上之争霸,实际上,就是为了给江南那些海商说话,好让朝廷能够大力支持他们的海上贸易,让他们把钱挣了。”

  “而到时候,若是真的惹怒了西洋人,使得西洋人派遣来了几十万舰船,过来讨个说法,岂不是加重了我朝的军事负担?”

  “此人简直是包藏祸心!”

  王希烈等人是站在公平的角度,觉得这个考卷能够着眼于世界,而非一国之地。

  这种眼光十分的高远。

  应该可以称得上是这一次的殿试第一名了。

  其他的九张试卷,他们也看过,没有一个学生,写出来的策论,能够让他们眼前一新,能够让他们如此激烈地讨论。

  完全就是中规中矩,谈不上有多好,也谈不上有多差。

  也都是空谈什么帝王之政为仁政、帝王之心为仁心,施以仁政、仁义爱民,这就是帝王应该做的事情。

  呵呵。

  这些话,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大部分的读书人,都开始反感这种大谈什么仁义、仁爱之说。

  他们一方面又想要一位仁君,一方面,却又怕出现一位性格懦弱的仁君,就好像是现在的万历帝朱翊钧一样,被当朝首辅随意拿捏,让他们难受至极。

  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

  顾青的试卷算是所有考生里面与众不同的考卷,也是一张非常大胆的考卷。

  谈的不是什么仁政、仁心。

  而是雄心。

  是霸道,而非王道。

  他想要大明向葡萄牙学习,也开启海上霸主之路。

  但是对于褚大绶等人来说,这就给了他们反驳的理由了。

  这第一名也必须是大明首辅张居正之子张懋修!
  张家已经有了一位榜眼,如今还差一位状元,一位探花郎。

  刚好,张居正还有三个儿子,如今张懋修为状元郎,等过几年,六郎参加了科举考试,就可以成为探花郎。

  一门三鼎甲,齐了。

  这多好听啊!
  “你们只是看到了这上面的霸道,却没看到此人的真正用心,内售转外销!”

  “仅此五个字,就能让人明白其意。”

  “大唐为何要开启西域丝绸之路?”

  “因为大唐的茶叶、丝绸等,在西域等地大受欢迎,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