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63页

万历公务员_第163页

  顾青也是一样,吴显、汤世懋等人,还在乡试,至于顾学州,还在院试。

  京师之地,便是和国子监的那些同窗之间的关系,也都是泛泛之交。

  顾青则是拿出了纸笔,他要写信。

  科举之路总算是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算是圆满地结束了。

  他这也算是寒窗苦读九年,总算是完成科举之路,成为了大明的探花郎,拥有了七品芝麻官的官职。

  明月楼。

  地处于百顺胡同之中,而这百顺胡同也就是当时最有名的八大胡同之一。

  而明月楼在这百顺胡同里面,算得上是非常高大尚的风1月1场所了。

  也是京师之地的达官贵人们都会选择光顾的地方,在这里听一听小曲,又或者是喝喝花酒。

  张懋修、张敬修、张嗣修、张简修,这张家四兄弟都来了。

  还有申用懋、张甲征、张泰征、王兆河等人。

  一共八个人,算是这京师之地身份最为高贵的官二代,便是在一些亲王的儿子面前。

  他们的身份都是比较高的,对方都得礼让三分。

  谁叫他们的父亲都是这大明的元辅大臣呢。

  当然,他们前来也就是喝喝花酒,可不敢留宿,这种地方,白天就是听曲。

  晚上嘛,也是一样能听曲。

  “恭喜惟时兄高中!”

  申用懋举着杯子,对张懋修说道。

  张懋修面色红润,笑着道:“同喜,同喜,以后便要在一起共事,当互帮互助,共同进退呀。”

  申用懋现在还在准备会试,要等到万历十一年,才能走完科举之路。

  今年这一场,他还没得到举人之名呢。

  众人是一番畅饮。

  一直到夕阳西下之后。

  张敬修四兄弟才回到了家中。

  第134章 积劳成疾太岳公

  “咳咳……。”

  张居正喝完了御医给他开的汤药,忍不住又咳嗽了几声。

  喝完了汤药之后,似乎舒服了一些。

  只觉得全身暖洋洋的,也不怕冷了。

  如今已经是四月天。

  应天府那边都可以吃樱桃了。

  而顺天府这边,似乎还有一点冷风的尾巴。

  在顾青写出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三策之后,他也着手准备着推行这三个良策。

  特别是摊丁入亩,和张居正的新政也算是不谋而合了。

  毕竟,这个摊丁入亩原本就是唐朝的两税法、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之后,更能够减轻百姓们的负担,也是更为公正的赋税。

  就比如这人丁丝绢税,在北地则是按照户籍的人口数量征收丝绢,在南方则是按照每一家的田产多少征收丝绢,征收上来的丝绢则会送去官营织造。

  苛捐杂税说的便是这些什么人丁丝绢税、粮米税、布匹税和银两税、市税、盐税、酒税、商税和关津税等。

  用顾青前世的一句网络上的热梗来说,就差这呼吸空气直接收空气税了。

  也就是说,不管百姓们要做什么,都可能会税收。

  比如这人丁丝绢税,你要按照人口又或者是田产交一次丝绢,然后布匹也要交一次布匹税,再然后就是盐税等。

  层层加派下来,结果就是百姓们交了自己身上的税,然后去买盐,却发现一斤言的价格很高。

  吃不起啊!

  可是人不吃盐不行。

  时间长了,会全身无力。

  但是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能不能吃到盐,已经是无所谓了。

  没有盐,还能或一段时间。

  没有饭,最多也就三天可活。

  张居正的改革,那就是直接一条鞭法,也就是把杂税、赋税、徭役等等合并在一起。

  效果确实是不错,这么多年来,大明的国库不仅仅没有因此这新政而耗空,反倒是还弥补了嘉靖时期的亏损。

  甚至是还能在去年,减免一部分赋税,让百姓们过好日子。
  

  两京一十三省如今也确实是在张居正的肩膀上扛着,也已经扛了九年了。

  说他是举重冠军也确实没错。

  虽然,张居正在私情上确实是有一些诟病。

  但是史书本来就是胜利者书写。

  张居正执政的时候,这翰林院编修们肯定不敢对他口诛笔伐,写什么私德有亏这种史料。

  所以说,也就是张居正最后累倒了。

  万历帝朱翊钧又是一个薄情寡恩的人,直接反手来了一个清算。

  使得整个朝堂之上都开始喝死人血。

  后来的翰林院编修们在修史书的时候,也会跟着夹杂一些私人恩怨。

  张懋修四兄弟回到了府上。

  游七提着一个食盒,里面是一碗燕窝粥走进来,然后端出来,放在了桌子上。

  “老爷,少爷他们刚刚回来了。”

  张居正看着手中的文书,乃是关于各省兵马钱量数表格。

  说起来,这表格法如今已经是大行其道,户部、吏部等官衙的主薄们已经是完全掌握了表格法的运用。

  在面对这些涉及到各项的数据的时候,也会很快列出来他们想要的表格,形成一个对照。

  张居正在前不久,还完成了一次对各省六部分司的减员。

  于正月初分别下诏裁减南北两京六部、都察院等各部门的官员计数百人。

  二月二十一日,据吏部复议,裁革北直隶保定等府同知,通判官以下五十五员。

  南京、福建仓大使等四十六员。

  浙江布政司都事等官二十员,江西、陕西、延绥、郧阳等处司、府、县、驿等官十员。

  南京中、左二府锦衣卫各佥书、大教场等营把总八员。

  涉及到的文武官员众多,解决的便是冗官冗费问题,裁剪了文武官员,把节省下来的俸禄,当做是减免各地驿递银,从而节流。

  张居正放下了手中的表格,声音略微有一些沙哑,还有一些带着一点儿喘气。

  “惟时今日在翰林院那边的表现如何?”

  游七看了看张居正,抿了抿嘴,回道:“不好。”

  若是以前,他还会来一句可圈可点。

  但是如今张居正的身子骨是越来越弱,整个人清瘦的只剩下皮包骨了。

  游七有时候也会想起,当初那位少年郎顾青见到张居正之后,所说的那些话,新政能够维持多久,那就要看张居正能够活多久。

  他到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对方说的没有错。

  可是,不管他如何劝说,张居正如今就是听不进去。

  根本就不在乎自己能够活多久。

  也更不喜欢有人在他面前过于委婉,说一些假大空的话。

  所以,游七也只能是实话实说。

  “嗯。”

  “怎么个不好法?”

  张居正一边喝着燕窝粥,一边问道。

  游七轻声解释道:“三公子高中状元一事,已经是议论纷纷,这时候应该低调一些。”

  “可是,三公子到了翰林院那边,只是打了声招呼,便直接离开了,一不和翰林院的几位前辈交谈一二,二不和以后共事同僚一起,逛一逛翰林院,做到以礼相待。”

  “三公子和申公子等人已经是交情匪浅,这一顿饭,什么时候吃都可以。”

  “但是,三公子和翰林院的几位前辈,和翰林院的几位同僚,却是第一次见面,这顿饭,应该先请他们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