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73页

万历公务员_第173页

  顾青在等着自己这一次编撰的《帝国崛起》这本书出版的同时,也在想办法,用木头打造出来太阳系的模型。

  这肯定是有一些难度的,不过,好在他现在还有一些钱,能够买一些工具。

  先打造一个小型的太阳系模型出来,用来向世人解释,为什么大地是一个球,为何球下面的人不会掉下去,为何太阳东升西落,为何一年会有四个季节。

  这就相当于是要支持汉朝张衡所提出来的浑天说。

  不过,顾青倒是也佩服汉朝的张衡,能够在那种知识匮乏,道理不明的时候,提出了浑天说。

  不仅如此,还有浑天仪、还有地震仪等等。

  人的智慧确实是无穷尽,谁又能够想到千年之后,人类的科学家能够造出来智能机器人,还在舞台上表演呢。

  浑天仪对于那个时代而言,确实算得上是伟大的发明之一。

  萧良友一手馒头,一手书籍。

  这本书,正是顾青所编撰的《帝国崛起》,春风书局那边已经在卖了,店小二直接站在门口吆喝,什么探花郎的又一力作,什么《算学新解》之后的又一经典之作云云。

  学生们听了之后,还真的就很感兴趣,想要知道,顾青又写了一本什么书。

  萧良友则是从顾青的口中知道,他的这本书已经在春风书局出版了,专门出了翰林院,去春风书局买了一本。

  “你这是在做什么?”

  他看了书中的内容,有一些问题,想要询问,觉得大地是一个球,那球下面的人,又为何不会向天空掉?
  又或者说,球下面是不是根本就没有人。

  回到了翰林院的宿舍这边,却见到顾青正在搓着木头,十分的专注,还有一些小心翼翼。

  顾青放下了手中的锉刀和木头,起身活动着身体,回道:“我打算用木头做一个大地的模型出来,到时候,再按照万国图,在模型上面画出来,这样一来,就成了一个缩小版的大地。”

  萧良友直接瞪大了双眼,看着那个木头,又看了看顾青。

  随即反应过来,连忙问道:“对了,你在这本书上面写着,西洋的航海家直接环绕了大陆一圈,并且提出了日心说,说大地乃是一个‘毬’?”

  “那为何毬下面有人吗?”

  顾青回道:“有啊。”

  萧良友不敢相信地说道:“还真有呀?”

  顾青回道:“当年,三宝太监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也就是那位西洋航海家麦哲伦到达过的地方,那里就相当于是毬下方了。”

  “其实,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毬非常非常的大,大到我们站在上面就是沧海一粟。”

  “就相当于是我们现在站在大地上,其实就是相当于站在了球上面,不管是毬的上方,还是下方,其实都是站在了大地上。”

  “而与此同时,毬因为体积十分的大,所以会有一个引力,也就是吸力,让所有的东西都吸附在球上面,故此,我们不管是在球的上面,还是在球的下面,看到的落叶都是向着地上落,这是引力的原因,便是水也是同样如此。”

  “而这个引力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一直存在,并且持续产生,就算是你站在高山之上,这个引力也依然存在,不会变弱。”

  “这样一来,就算是你从很高很高很高的山上跳下去,也依然是受到大地的吸引力而向下坠落,不会向上飞,也不会向前飞。”

  “这样一来,你是不是就能够想明白了。”

  萧良友随着顾青讲述的思维,想了一会儿,发现自己还是有一些想不明白其中的原理,无法理解,大地为何会是一个球,为什么会是一个圆的,而不是一个方的呢?

  顾青只好说道:“算了,我还是先把大地模型做出来吧。”

  而随着春风书局开始销售顾青编撰的《帝国崛起》这本书,越来越多的学子,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都看到了这本书。

  不仅仅是京师的春风书局,还有南直隶的应天府,还有其他府州的春风书局,都在出售这本书。

  而因为顾青此前编撰的《算学新解》已经是天下闻名,后来的《货币论》也是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

  如今,顾青又出了第三本书,自然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大家都很好奇,这第三本书写的是什么。

  “西洋之地竟然还有如此强大的帝国,还是海上霸主?”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航海家麦哲伦乘坐舰船船队,带着人从西海岸出发,一路向南,再向西,最终从东边回到了西海岸,从而确定,大地是一个圆的?”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大地怎么能是圆的呢?”

  “要是圆的,那下面的人岂不是直接掉下去了!”

  “我记得汉朝时期的张衡就曾提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所以,这大地或许真的是一个圆呢?”
  

  “我不信!大地怎么能是一个圆呢,那西洋人说他们国家有人航行海上,环绕大地游了一圈,就真的有这件事情吗?难道就不会像是这传说中的一样,是一个神话传说,而并非是有这么一个人?肯定是骗我们的,写这本书的人,便是别有用心!”

  ……

  “别有用心?”

  “老夫倒是觉得顾青确实是别有用心,但是并不是你们所说的蛊惑人心。”

  花船上。

  张四维听着乐师们的奏曲,对于沈一贯等人讨论的顾青编撰的《帝国崛起》这本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沈一贯谦恭地问道:“凤磐公以为,顾青会是什么心思呢?”

  张四维悠悠地回道:“和太岳公一样的心思。”

  众人一时间又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张四维这话里又是个什么意思,和太岳公一样?也想要当首辅,也想要把持朝堂?

  张太岳有这个能耐,那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

  大明也只有这么一个张居正!

  顾青想要成为第二个张居正,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他顾青天资聪慧,那也不可能会成为如张居正一样只手遮天。

  张四维也看出来众人眼中的疑惑了,也知道自己这话有一些歧义,便解释道:“太岳公想要中兴大明,想要挽天倾,顾青应该也存了这个心思吧。”

  众人一听,却是轰然一片。

  杨四知嘲讽道:“就他顾青一个十九岁的少年郎,也想要中兴大明?人小心大,仅凭这一本崇洋媚外的书,就想要中兴大明,无疑于痴人说梦。”

  他在鹿鸣宴上当场嘲讽了一下顾青,却被对方反手打了一巴掌,打的十分响亮,以至于他成了笑话。

  便是今年顾青高中了探花郎,还会有人把杨四知拿出来遛一遛,当做是饭后谈资,嘲讽杨四知不自量力,在鹿鸣宴上为难一个后生,实在是可耻。

  杨四知的名声也因此臭了,直接退出了给事中,成了一个员外郎。

  张四维原本都不打算用这人,把他外放出去,却又想到,这种过河拆桥的手段,容易让别人觉得他薄情寡义,所以只能是留住了杨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