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82页
万历公务员_第182页
既能够简在帝心,又是新学的开派祖师,门下弟子无数,这样的人必然会是第二个张居正!
有人连忙站出来,想要继续反驳,却被申时行抢先一步。
“圣上英明,顾青既然得太祖皇帝赐福,不仅过目不忘,还天生神力,此等贤臣之言,必定是忠于国祚、利于万民、惠泽万世。”
“臣也以为,当推行太阳系之说,告知世人,所谓天狗食日,不过是月亮绕行,挡住了太阳的光辉罢了,不必惊慌失措,也不必大惊小怪,此乃正常现象。”
“除此之外,这也是在告知世人,天地自然之规律,那所谓地龙翻身,并非是上天之惩罚,而是大地板块的运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互相挤压而造成,所谓的旱与涝,也只不过是气候原因,且年年都可能经历的自然规律所造成的,也不应归罪与谁!”
申时行这就是投机取巧了,真要是这样,再往深处想,既然天灾非老天爷之惩罚,那为何还要祭祀天地?
再再再往深处想,既然如此,那岂不是说君权天授乃是假的?
当然,这话,申时行可没说,他只是说地龙翻身不过是大地板块碰撞的结果,是地震,而非老天爷的惩罚,这话也没错。
毕竟,前不久京师的第一次地龙翻身,就有很多人站出来,直接直指张居正,说他身为人臣,却把持朝堂,以下欺上,老天爷看不过去,降下了惩罚。
说实话。
这话,也没几个人相信,老天爷真要是看不过去,想要降下惩罚,那就不应该是地龙翻身,把无辜的百姓给压死了。
而是直接降下雷霆,劈死当朝首辅张居正啊!
压死无辜百姓,算什么惩罚?
所以,若是把这些天灾都归于自然之律,以后就算是有大臣们站出来,说什么此乃天罚也,都有理由直接反驳回去,还会弹劾他居心不良。
申时行的话,也是让不少大臣们都愣了一下。
就连朱翊钧也是一样,多少有一些出乎意料,没有想到,一个太阳系的模型,竟然能够牵扯到这事儿上来。
当下也是明显有一些激动,能够想到申时行这话的意思,天灾并非天罚,那就怪不得谁。
便是以后,出现影响恶劣的旱灾,又或者是洪灾,那也不会怪他这位大明的帝王身上,也就不存在什么罪已诏。
这多好啊!
“申卿所言不错,朕也颇以为然。”朱翊钧立马开了口,让刚站出来,似乎想要反驳的科道言官的话,直接给吞了回去。
“史书记载的地龙翻身,大大小小也有不少了,便是这太平年代,便是盛世之时,也有发生。”
“难道说,这天下太平、盛世乾坤,也有人犯了大错,惹得上苍降下了天罚?”
“这就说不通了啊!”
“不仅如此,还有这两河之地的洪水决堤,年年如此,难道说,每一年都有人惹得上苍发怒,降下了洪水之灾?”
“若非太祖皇帝赐福的顾卿写了一本《帝国崛起》,讲述了西洋人已经环绕大地一圈,探索到了大地的真相,并且根据汉朝张衡所著浑天说,制作出来这太阳系模型,讲述了大地之真貌,讲述了一年四季之规律,解释了地龙翻身的道理,天下人岂不是还会愚昧无知,遇到天灾而不自救,只是意味地怪罪于他人?”
“试问,若非顾卿做出了太阳系模型,解释了天灾之真相,以后是不是还会有很多人,和以往一样,成为替罪羊?”
朱翊钧说完之后,百官们直接沉默了。
若是反驳了,以后万一哪一天,出现了天灾,然后别人直接把天灾之祸,嫁祸到自己身上,那就是百口莫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可若是不反驳,以后也就不能再拿着这事儿当做是令箭,直接中伤对手。
张四维也在权衡着利弊,在想着,自己要不要在这时候站出来,还是让别人继续反驳一下,若是他们实在是无法反驳,到时候,自己再站出来。
只不过,瞄了一眼,发现想要站出来反驳的人并不多。
很显然,这件事情是万历帝朱翊钧强烈想要坚持去做的事情,也似乎是万历帝朱翊钧第一次表现的如此强硬。
这就又是一个信号了。
年幼的圣上已经开始慢慢地拿回属于他的皇权,成为那个一言九鼎的大明九五之尊。
他们若是继续反驳下去,到时候,必定会惹得这位少年帝王心中不痛快。
张四维想到这一点,便直接站出来,躬身道:“圣上英明!”
推广就推广吧。
朝堂之上无法反驳,到时候那些个大儒们,还是士林之人,他们反驳之声越来越高,就有热闹看了。
张四维这一站出来,那也是一个信号,更多的大臣站出来,直呼:“圣上英明!”
朱翊钧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同时,某一种东西也在他的内心之中壮大了几分。
等到这早朝散了。
他就立即让冯保去翰林院起草推广太阳系模型的诏书,不仅如此,还打算让将作监的少匠们做一个更加精美的太阳系模型。
第144章 遇科学家李之藻
冯保到了翰林院,直接找到了顾青。
因为这太阳系模型是他做出来的,太阳系的道理,也是他提出来的,这一份诏书,自然由他来写,最合适不过了。
顾青听到冯保的话之后,多少也有一些意外。
他以为,想要推行这个太阳系的说法,会有很大的阻碍,不管是这朝堂之上的诸公,还是士林的读书人,并不见得愿意接受这个说法。
毕竟,君权神授的思想传承了几千年,到了明朝时期,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历史上,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还多次封神呢。
特别是关羽,就是在万历帝朱翊钧的手上建立了不少关帝庙,还多次加封。
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敕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并将关帝定为武庙的主神,与崇祀孔子文庙并列为文武二圣,封关帝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封关帝长子关平为竭忠王,关帝次子关兴为显忠王,关帝部将周仓为威灵惠勇公,同年敕旨解州,选关帝嫡系后裔关世科、关世福、关世禄、关世稳、关世玉、关世举、关士英、关士杰、关士敬等迁洛阳奉祀关帝陵寝。
顾青也是因为对万历十五年感兴趣,所以就上网查了查,才看到了这些信息。
自宋朝开始,上位者就喜欢搞这些小动作,就是对历史上的名人进行加封,特别是一些忠勇之人。
毕竟,宋朝的皇位是皇袍加身来的,是武将集团掌权之后,以武将之位晋升,所以就希望能够多多塑造一些忠勇的武将,给武将们洗洗脑,算得上是早期的PUA。
等到了明朝时期,皇帝们就更不一样了,宋朝也只是加封为武安王、候什么的。明朝就直接加封为神,什么‘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这就明显是在无限提高皇帝的身份。
毕竟,这些诸天的神,那都是皇帝加封,就相当于是封神榜了,不仅加封,还会推广,让百姓们相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