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85页
万历公务员_第185页
也得到了天下商人们的吹捧,大明时期的市场经济,其实比宋朝时期要开放很多。
富商的生活、身份、地位等等,那已经无形之间,比普通老百姓好多了。
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
再加上一个《帝国崛起》得到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商们的吹捧,他的名声一下子就起来了。
大明时期的商人们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真要是吹捧一个人,那他机会就快要成为一个圣人了,比读书人吹捧一个人还要厉害呢。
况且,顾青现在也是有着真凭实学,也是有着一个过目不忘的能力打底,便是和人交流,那也是能够不经意之间引经据典,让对方不得不佩服顾青的才学。
不过一会儿。
就有一些商人们耐不住性子,谦恭地上前,表明了身份,然后询问起来《货币论》里面的一些相关知识。
比如货币的储藏价值,是什么意思。
又比如,货币的流通手段,甚至是能够延伸到市场经济上面,又是一些新的知识点。
“夫市场经济者,乃自然之法则,人间之大道也。自古至今,商贸往来,物物交换,皆循此道而行。”
“市场经济,以自由为本,供需为纲。百姓各从其志,自由选择,或耕或织,或商或贾,皆由心生。物之丰歉,价之高低,皆由供需之平衡而定。故曰:市场经济,乃自然调节之良器也。”
“其间,有生产者,以技艺为本,勤劳为基,制造百物,以供世人所需。亦有消费者,以货币易物,各取所需,满足生活之欲。此二者,乃市场经济之根本也。”
“又,市场之中,竞争无处不在。商贾之间,各显神通,以求立足。或创新产品,或降低成本,或优化服务,皆以吸引顾客。此乃市场经济之活力所在也。”
“然市场经济,非无弊也。有时供需失衡,物价波动,百姓受累。或有奸商欺诈,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故需官府监管,立法治之,以保市场之公平、公正、公开。”
“市场经济之制当以自由为本,竞争为翼,带动百业兴旺,促进国家繁荣。然亦需法治为纲,监管为要,方能保其长久稳定,造福苍生。”
李之藻用心记下了,这又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市场经济体制’,虽然还不知道其真正的含义是什么,但是看着周边的商人们连连点头,眼神之中也是充满了崇拜的光芒,就知道,顾青所说的都是道理。
又学到了。
顾青后来又讲述了一个故事。
“昔有小僧,心惑于生,一日,问其师曰:“吾生何值也?”师思之,予其一趣务:持一常石,往市鬻之。”
“人若问价,但伸二指;若欲议价,则抱石归,师将告以答。”
“越明日,小僧抱石至喧阗之菜市。一媪买菜者,奇而询价,小僧伸二指。媪猜二十钱,非也;又猜二百钱,小僧仍摇首。然媪觉石重,可压酸菜。小僧念:山上之石多矣,竟有人愿出二百钱!遂喜而携石归。”
“师笑谓曰:“勿急,明日再往他处试之。””
“于是小僧次日携石至金石坊间。有一好艺者,一眼相中此石,以为良材可雕。出二万钱之高价,小僧愈惊。然仍依师言,抱石返寺。”
“师曰:“尚有一机会,明日往古董肆。””
“小僧复抱石往。是时,一古董商见之,出价竟至二百万钱!小僧大惊,急抱石奔回寺庙。小僧气喘而告师此喜讯,意谓师将告其答案。”
“师轻拍其首曰:“子之价值,犹此石也。若以己为寻常之货,则仅值二百钱;若置身于金石坊间,可值二万钱;及置于古董肆,价值可达二百万钱。子之所处与自识,定子之价值也。””
众人一听,也都是低头不语,沉思不已。
便是李之藻也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似乎蕴藏着什么道理,为何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石头,为何会有三种不同的价格呢?
有一些商人,似乎已经明白了其中的一点道理,只觉得不愧是当今探花郎,不愧是写出了《货币论》的大家,这境界就是不一样啊!
顾青则是直接说出了这个故事的观后感。
“由此观之,物之贵贱,非独由其质定,所处之境,亦为要因。”
“小僧所持之石,本一常石耳,于菜市场,人以其可用于砌灶、铺路,故以贱值论之;及置于珠宝市,人视其或有雕琢之可能,可成饰品,价即腾升;至于古董行,人遐想其或有岁月之沉淀,具金石价值,价乃冲天。”
“此犹人之于世,所处环境不同,自身价值之彰显亦异。”
“若置身庸碌之众,所事皆琐碎平凡,其才难展,价值亦易被掩;若得入贤能之群,处进取之境,逢机遇之缘,则可尽施其才,价值自显。”
“且夫师命小僧勿卖石,实欲教其悟价值之真谛。”
“石之价,因市而异,人之于社会,亦应觅适己之位,以展其长。”
“如良驹,置于厩中,与常马无异,驰骋沙场,则显千里之能;又如美玉,藏于深山,无人问津,经良工雕琢,乃成稀世之宝。”
“人当审己之能,寻可用武之地,方能如那石于相宜之所,大放异彩。”
“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时候,这道理不仅仅是人之道理,更是物之道理。”
“当一个商品,放在这菜市场,面对的便是那些前来买菜的顾客,他们所求不过是一日三餐,见一商品,想的最多便是能不能帮助自己今日这一日三餐,若无用,便无用,若有用,那也是用在厨房。”
“而同样一商品,到了西市,面对的是西市的商人,便有不一样了,他们所想所求自然不会同厨娘一样。”
“还是这样一件商品,若是在这王公贵族之中叫卖,也不一样。”
“市场不同,面对的顾客不同,给出的价格自然也不同,所以,尔等经商,可以审视一下自身的家底,然后再以自身的家底来谋划,可以做多大的生意,主要面对的是那些人,如此,针对那些人的需求,把自己的商品做到极致,做到这市面上都没有的地步,便是高价,那些人也会选择你,而非那些廉价之物。”
行脚商们连忙起身,躬身施礼,说道:“受教了。”
顾青要是经商,用上前世的那些手段,也绝对能够成为大明的首富,但是首富肯定是不如首辅,一个如地上的泥沼,一个如天上的云彩。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等到这日头不是很毒辣了,众人这才继续赶路。
李之藻直接就跟在了顾青的身边,以学生相随,差不多相当于是顾青的书童了。
还有那些行脚商,也想要多多听一听顾青给他们传授一些经验,便是刚刚的品牌效应,就让他们受益匪浅呢。
就这样,一路上有着李之藻的相随,还有越来越多的想要从顾青这里取经的商贾们,一天一夜的路程,倒是也不寂寞了。
等到了蓟州城这边,已经是一百多号人的队伍。
让蓟州城的守兵都连忙严阵以待,生怕是什么大人物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