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97页

万历公务员_第197页

  而一旦张居正要是死了。

  申时行恐怕能够被百官们给吞的连个渣都不剩。

  而能文能武的顾青,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冯保看完了这《浑天新解》。

  也不得不佩服顾青的文采,更羡慕他那过目不忘的能力。

  他要是有这能力就好了。

  这会儿,万历帝朱翊钧正好在御花园陪着郑贵妃喂鱼呢,心情应该是还不错。

  冯保觉得这时候,送上《浑天新解》,朱翊钧的心情会更美好一些,对顾青也会更加肯定。

  御花园这边。

  朱翊钧怀抱着郑贵妃,两个人腻在一起,随手丢一点儿鱼食儿,看着鱼儿在真相抢食儿,便觉得有趣。

  “圣上,圣上,快看,那鱼儿好生地凶猛呀!”郑贵妃指着水池里面的一条锦鲤,欢喜地叫着。

  朱翊钧也看过去,发现那鱼儿确实是凶猛,在水中打架,尾巴拍着水面周边的其他鲤鱼,发出声响。

  “嗯,确实是凶猛。”

  郑贵妃卧坐在朱翊钧的怀中,突然就伸出双手,抱着朱翊钧,然后吐气如兰地说道:“和圣上一样猛呢!”

  这句话,说的朱翊钧脸颊微微一红,心思一动。

  伸手抱着郑贵妃,哈哈大笑起来。

  郑贵妃也是跟着一起,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

  不多时。

  冯保双手捧着一本书走了进来。

  “圣上,贵妃娘娘,奴才得了一本书,乃是当今探花郎顾青所编撰的一本书,书名叫做《浑天新解》,似乎是写太阳系之说的书。”

  “还请圣上和娘娘过目。”

  朱翊钧的心情很不错,一听是那位力能举鼎的探花郎顾青所写的书,连忙挥手道:“快拿过来,朕看看。”

  冯保这才上前三步,把手中的书,递给了朱翊钧。

  郑贵妃也连忙调整了一个姿势,微微坐了起来,然后,等到朱翊钧接过来书,连忙发嗲道:“圣上,奴家也要一起看嘛。”

  朱翊钧笑着伸手抱住了郑贵妃,说道:“好,一起看,一起看。”

  冯保则是躬身,退到了外面。
  

  而朱翊钧和郑贵妃看着这本书,一看,就忘记了喂鱼,也忘记了其他,很快就沉浸在一问一答的浑天新解之中。

  里面的很多说法,顾青也都给朱翊钧讲述过,不过,再看这本书,感觉却又不太一样。

  就好像,就好像是顾青在回答了古代先贤们的疑惑一样,又或者是对他们的推测进行了一个补充。

  便是这两小儿辩日,如今也有了解答。

  看的人心情舒畅,也对太阳系、银河系、天地宇宙,有了更多的无限的遐想。

  “好一个浑天新解,这便是继往圣之绝学了吧!”朱翊钧称赞道。

  心情好,又看了这一本书,还是那位力能扛鼎的探花郎顾青所写,心情也就更好了。

  郑贵妃也是顺着朱翊钧的心情,连忙夸赞。

  至于这春风书局外面,那已经是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都在抢购《浑天新解》这本书。

  春风书局对外宣称,是一本解释了先贤之疑惑,让两小儿辩日有了解答的书,是一本让人知晓自然之律的书,是一本……。

  总之,把这本书描绘的就好像是,你不看它,不读它,绝对是你这一本最大的遗憾。

  当然,大部分人还是冲着顾青的名声来的,也有一部分人,则是冲着太阳系之说来的。

  “那模型我么也都见了。”

  “说起来,和浑天仪还是有一些去区别,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真谁假。”

  毕竟浑天仪的星体运动,是周旋。

  而顾青的太阳系之说,星体运动几乎都在一个平面,太阳的上下是没有星体运动的,都是绕着周边旋转。

  看起来,顾青好像是受到了浑天说和西洋人绕着大地航行一圈,证明大地是个圆,从而受到了启发。

  实际上,顾青的太阳系之说,完全就是一个新的说法,顶多,也就是大地是圆,和浑天说的天地圆如弹丸这个说法一样。

  “我倒是觉得顾探花说的有几分道理,便是这近日点、远日点,似乎也对得上二十四节气。”

  “一年四个季节,为何春秋相似,而夏冬相反?”

  “便是这大地到了近日点,所以才会那般的酷热,而到了远日点,远离了太阳,所以就不会被太阳所炙烤,也就不是那么的热。”

  “不然,如何解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之变换呢?”

  “我倒是觉得都是真,只不过,汉朝之张衡可没有听闻西洋人绕大地一圈,不然,肯定也能更加坚定自己之所想,从而推测出来更多。”

  “便是这南北两极,顾探花也是并未改变,和汉之张衡乃是一样的。”

  所有人都没有发现,或者是说感觉到,他们已经不再谈论这大地到底是圆还是方了。

  而是开始谈论先贤之言和顾青之说的区别,谈论大地是个圆,而其他星体上面又是什么?
  月亮上是否有嫦娥仙子?

  九重天上,又存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太阳?
  若是大地乃是一个圆,绕着太阳转,而太阳乃是金乌所化,人间界有了,可天界又在何处?
  第152章 古之先贤皆为圣

  一本《浑天新解》足以让洛阳纸贵。

  这并不夸张,在《帝国崛起》这本书的影响力之下,再加上,万历帝朱翊钧做主推动的太阳系模型,算得上是为《浑天新解》预热了一波。

  所以到了这本书在春风书局各地分局都开始销售的时候,很多学子们都会抢购。

  这也算得上是大明朝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盛况。

  天下读书人都争相购买一本书。

  要知道,《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年,《三国演义》成书于嘉靖年,往后还有《西游记》、《封神演义》、《金1瓶1梅》这三本书。

  也就是说,四大名著已经出现了两本,可是,这两本的销量其实并不是很好。

  一来,这两本都是以历史为骨,以历史为框架写出来的一本故事书。

  有着篡改历史的嫌疑,被有一些大儒所不耻也。

  说白了。

  肯定还是羡慕,毕竟文人相轻嘛,见到别人写出来这么一本受欢迎的书,而自己年过花甲却一事无成,自然是羡慕嫉妒恨。

  所以这两本书在市面上也是褒贬不一,到了崇祯时期,直接就被列为禁书了。

  而相对来说,顾青以《算学新解》打出了名气,获得了天下学子们以及某一些算学之道的夫子们的认可,又以《货币论》获得了商人这一个阶层的支持,而《帝国崛起》争议比较大,却又让年轻的学子们睁眼看世界,也算是褒贬不一,而在有了朱翊钧有意宣扬顾青有过目不忘、天生神力的外力之下,世人对于顾青又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顾青力能举鼎,犹如西楚霸王一样,还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只是看过一遍书,就能够做到倒背如流。

  这种情况下,大家对于顾青的新书自然是关注度非常高,甚至是已经快要神话了。

  而他所编撰的书籍,自然也会被人争相抢购。

  同时,也是议论纷纷。

  “简直就是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