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13页
万历公务员_第213页
“还没呢!”
当即也是微微一笑,便也不拘泥于礼节了。
顾青笑着道:“汤兄,别来无恙!”
汤世懋也笑着回道:“别来无恙。”
徐杰则是上前,连忙招呼道:“顾兄,快过来,吴修文的棋艺长进不少,我们都没能下赢他呢!”
顾青回道:“好咧!”
众人也都算是当年学堂的人,还有几人,则是一起参加了府试、院试。
这就相当于是一起扛过1枪一样。
不说过命的交情,最起码,顾青当初指点他们如何答卷,最主要的便是紧跟时事,要能够写到阅卷人的心中,要脚踏实地,不要空谈误国这些,就已经是受益匪浅。
便是说顾青是半个授业恩师,那也不为过也。
随着顾青入座,这厢房里面才算是真正热闹起来,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便是顾学州年长一点。
但是众人也都是几年没见,很快就放下了那点陌生感。
又是下棋,又是聊着最近的一些听闻,又是请教顾青关于西洋局势的一些问题,又或者是浑天学说的一些相关疑惑。
就好像是有着说不完的话题,有着聊不完的内容一样。
吃完了饭。
又是继续聊着。
吴显、汤世懋两人已经就职,成为了主簿,对于县衙的工作,也有了一个认识。
只觉得,治理一方,并不是他们以前想象的那么容易。
一个县,最少也有二十多个村,大部分的村子里面,都有一大户人家,这还不算县城里面的大户人家呢。
想要治理好一县之地,那就要处理好村里面大户人家的事儿,只要是他们安分守己,这个县城基本上就能够安居乐业。
吴显所在的县还好一点儿,而汤世懋所在的县就稍微有一点儿复杂,因为他那县里面,有几位大户人家的子弟,在京师当官。
不过,汤世懋也算是出身名门,对于处理这些事情,也并不是那么的束手无策。
徐杰、王远、顾学州等人则还需要参加乡试,考中了举人之后,才有做官的资格。
酒过三巡。
已经是月上柳梢头了,冬天的月亮很难见到,寒风呼呼,天空之中总是有一些阴云。
等到第二天一觉醒来。
又要忙活起来。
首先,就是要采购,要把顾家再翻新一下,还有一些家具,也要换一换。
除此之外,就是准备聘礼了。
顾青的手中是有一些钱财,可和丁家比起来,那还是不够看的。
在大明,大部分寒门士子高中之后,他们都会依靠娶妻来续命,让自己稍微富贵一些,再为自己的仕途铺路。
这也是古代世家大族能够成为世家大族,并且能够屹立不倒的原因。
因为他们完成了初始财富、声誉、地位、人脉等积累之后,往后就是只要不作死,不败家,好生地经营,就能一直传下去。
家中子弟大部分都是朝野之人,女子也都嫁给那些进士、举人,形成了一张非常大的网。
顾青并没有选择那些个真正名门世家之女,一来,他们可能和皇帝之女一样,娶回家,就是娶了一个祖宗。
二来,丁家在江浦县,在他的老家,也算是知根知底了,以后,两家也有一个照应。
再加上,丁家女会医术,这才是顾青最看重的一点。
第161章 婚成礼毕一家亲
一般来说,都是男方请人占卜吉兆,不过,丁公直接就找来了人,当场占卜,算是省去了一个环节。
不过,顾青还是去铺子那边买了五金,赠送首饰、绸缎等小礼,正式确定婚约,这个称之为“小定”。
不错,在这时候,就已经有五金的说法了。
当然,一般也都是量力而行。
女方真的要是嫌弃,在第一个环节,也就是携雁提亲的时候,就会被拒绝了。
就像是当年的顾秀梅,那么多的媒人上门,最后都拒绝了。
所以,这时候,男方买五金都是量力而行,女方那边也知晓男方家世情况,不会为难的。
顾青自然是按照丁家以前嫁女的规格来,毕竟,他如今也是探花郎,也是江浦县的名人,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不能让人小瞧了,也不能让自己以后的妻子受了委屈。
小定之后,就是纳征,也称之为‘下聘’。
男方送正式聘礼至女方家,包括金银、布匹、礼书等。
明代《明会典》规定,士庶聘礼不可逾制,但富家常以“龙凤通书”显贵。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不同身份的人,在成亲的时候,流程是不一样的。
一般,王公贵族子女成亲,其流程是最为繁琐,最长的需要几个月。
对于他们来说,越是繁琐的婚礼,也就越能彰显自身的地位。
结婚这事儿,自古以来,那都是非常花钱的行为,不要觉得在古代就不花钱,该有的流程要走,不管是一开始的首饰,还是这时候的聘礼,一样不能少。
当然,也有一些穷苦之家,比如像是顾秀梅看上的大牛哥,对方那家庭条件,连一个子儿都没有,拿什么去买五金?去买聘礼?
只能是象征性地收一点儿,顾家这边甚至是补贴了不少。
好在,大牛哥和顾秀梅都是勤劳之人,在顾老三、顾陈氏的帮衬之下,也好起来了。
顾青这些年来,也没怎么花钱,不会天天邀请那些狐朋狗友去明月楼、醉花楼等地方风花雪月,再加上,他也没什么狐朋狗友。
所以手上还是有一些积蓄,支撑的了他迎娶丁家之女的所有花费。
下了聘礼之后就是请期,也称之为择吉日。
顾青择定婚期,以红笺书写吉日,请女方确认。
女方若无异议,则婚期定。
顾青为了能够早一些成婚,早一些回京师,便给了高价,请人定在了二月初六。
丁家欣然接受,并无意义。
这一套流程下来,已经是到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江浦县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灯会活动。
不仅仅是江浦县这里,就是应天府、顺天府等地,都会举行灯会活动,这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自然是要与民同庆!
而作为江浦县的探花郎,顾青也被江浦县县令邀请,参与这一次的灯会活动。
夜幕降临,江浦县城的街道上渐渐亮起了五彩斑斓的灯火,各式各样的花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将夜色装点得如梦似幻。
这些花灯形态各异,有的模仿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有的则描绘一些山海经中的一些圣兽,引人入胜;更有巧手的工匠制作出巨大的走马灯,灯内人物活灵活现,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戏剧表演,引得围观群众阵阵惊叹。
街道两旁,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欢笑声、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热闹非凡的元宵交响乐。
小吃摊前人头攒动,热气腾腾的汤圆、香脆可口的糖葫芦、还有那元宵糕点,又或者是一些顾青都没见过的小吃美食,无一不在挑逗着过往行人的味蕾,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食物香气。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江浦县城的中心广场上搭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彩灯楼,高达数丈,楼体四周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每一盏都闪耀着不同的光芒,将整个广场照得如同白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