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16页
万历公务员_第216页
至于灌溉农田,到时候就要看条件允许不允许了。
若是不允许那也没办法。
申用懋听完,眼前一亮,觉得顾青所言,确实是良策,若是能够实施,绝对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好一个预防旱灾之良策,不愧是能够写出摊丁入亩之策的顾探花!”申用懋直接抱拳道,“申某佩服!”
顾青之所以自己不上谏,而把这个良策提出来,让申用懋来上谏,就是因为这事儿本来就属于他的职责,而他写出来的奏章,才会直接被放在万历帝朱翊钧的御桌上面。
为了能够减少百姓们的损失,为了能够让预防旱灾的良策可以快速的实施,顾青自然放弃自己凭借着这点功劳上进的打算,成全他人之美。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和申时行牵上线,搭个桥。
第163章 简在帝心入户部
张居正重病在床。
顾青就不能学申时行在后来的立储事件上一样,又想要让万历帝朱翊钧满意,又想要朝臣们满意,结果就是两边都不讨好。
现在,他就已经和张居正的关系不清不楚了,作为被张居正一直打压的那些人,必然会把顾青也当做是张居正的人,给拉下马。
便是他们没怎么出手,架不住,还有一个薄情寡义的万历帝朱翊钧。
他要是觉得谁是张居正的人。
那从此以后,就别想着平步青云了。
毕竟,到了后来,万历帝朱翊钧可是三十年不上早朝,不问朝政,不选录官员。
也就是说,一些官员的选拔和任用,朱翊钧都不管不顾了。
这种消极的态度。
明朝不亡才怪。
可以说,朱翊钧的帝王之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幼帝时期,张居正执政十年,第二个阶段则是张居正病逝之后,朱翊钧掌权,开始了独断专行,甚至是清算张居正,废了新政,开启了三大征,第三个阶段,那就是摆烂阶段,发现自己没了张居正之后,这大明是越来越烂,民愤四起,连后金都打不过了,直接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而如今,张居正即将病逝,万历帝朱翊钧也即将开启他的专1政时期,似乎是信心满满地想要大干一场,最后才发现,事实上,大明没了张居正,还真不行。
顾青就是要借助这个机会,借助自己拥有着常人无法拥有的能力,以及朱翊钧的赏识,哄好这位帝王。
张居正是以帝师的身份压迫,直接专权,压了万历帝朱翊钧十年。
那他就要想办法来哄一哄朱翊钧,让他感受到当皇帝的快乐,专1政却不会专1权。
申时行听了申用懋的话,沉思片刻,直接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写一篇奏章,直接言明此事。”
申用懋问道:“父亲,为何要言明?”
就不能是他想出来的吗?
真要是言明,那这个功劳就要让顾青分走一半了。
虽然,这些良策本来就是顾青提出来的,但是顾青当时也说了,他愿意把这份功劳送给他。
申时行轻声道:“顾朝阳好意,愿意投桃报李,那你也不能因此而过河拆桥。”
“此子类当今首辅太岳公,以后成就必然不凡。”
“此番说是送于你大功劳,其实也是想要探探风,试一试你。”
申用懋疑惑不解,“试一试我?”
申时行点了点头,越发觉得顾青此人不简单。
“是啊。”
“试一试你是不是可以成为他的朋友。”
“试一试你会不会过河拆桥,盯着眼前这一点利益,乃是目光短浅、薄情寡义之人。”
“这一次,给了你预防旱灾和洪灾,安抚民心之策。”
“倘若你的所作所为,让他觉得你并不适合成为他的朋友,那他就会找其他人。”
“从此之后,你们便是形同陌路。”
申用懋这才明白。
那一顿饭,不是那么好吃的。
这个功劳也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够拿到的。
“原来如此。”
“多谢父亲解惑。”
“我明白,顾朝阳这是在投石问路,他并不想永远只为翰林院编修,或者说……太岳公身子骨越发不好,他在为自己谋后路。”
说到这里。
申时行也是微微蹙眉。
叹了一口气。
“唉,是啊,所以说此子不凡,他能够看出来如今的局势,在这时候,便想着为自己谋后路了。”
喝了一口茶,压了压,继续道:“说是后路,其实也是前路。”
申用懋轻声道:“我还是小看了他。”
申时行则是悠悠地说道:“何止是你,便是太岳公,当初就小看了他,我们都一样。”
申用懋听从了申时行的建议,写了奏章,呈送上去。
很快,内阁这边就收到了。
然后就见到了申用懋提出来的预防旱灾、洪灾的十条良策,其中有几条,其实也是潘正季等人的治水之策,除此之外,也就是安抚民心、如何赈灾、如何救灾了。
只不过,这一份奏章里面还多了一个人。
这些良策并非是申用懋自己提出来的,而是两个人在感觉到自年关之后,滴雨未落,担心旱灾发生,几番商讨之后,商讨出来的。
张居正病重之后,就让申时行进入了内阁,和吕调阳、张四维、马自强四人一起管理文渊阁。
大家一看,这可是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所写奏章,然后又是和顾青有一些关系。
顾青和张居正的关系匪浅。
关键是,顾青有着万历帝很赏识的两个能力,也是他们非常羡慕的两个能力。
如今,顾青在蓟州跟着戚继光学武,是真的要朝着文武双全的路去走。
万历帝朱翊钧亲自下令的,必定是已经当做是重臣来培养,不然,不可能还会如此兴师动众。
顾青此子已经是简在帝心了。
这个奏章,也就直接放在了最上面。
朱翊钧第一个打开的奏章,就是这个奏章了。
看完了之后。
也是想起来,自己手底下还有一个能文能武的天之骄子。
朱翊钧想了想,就在这个奏章上面批复了。
等到了早朝,则是直接提出来。
“朕近几日看到一奏章,上面有言,今年滴雨未落,恐有旱灾出现,需稍加防范。”
“诸卿可有言语?”
大臣们早就已经心照不宣了。
都知道,申用懋写了一本奏章,里面是几条良策,防旱、防洪、赈灾之策。
里面还夹带了一点儿私货。
有人就站出来道:“圣上,臣以为,申主事之策,当为良策,顾编修之言当为忠言。”
一句话,就直接表明了意思。
两个人都有功。
朱翊钧则是看向了张四维、吕调阳,询问内阁的意思。
吕调阳的年龄已经大了,这会儿,多少有一些糊涂,也不怎么参与朝事。
所以,只能是张四维站出来,躬身道:“圣上,臣以为,确实应该稍加防范,以免旱灾过重,朝廷赈灾不及时而易引起民愤。”
“顾编修早年便提出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之策,如今又能提出预防旱涝之灾,以及赈灾之法。”
“臣以为,当召顾编修入户部任主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