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29页
万历公务员_第229页
顾青原本只是想要种下一颗种子。
却不想,这么快就生根发芽了。
“若是能够抢夺这座银山,大明从此以后,就再也不缺白银了!”
“这白银矿可比铜矿好开采,铜矿开采之后,还要进行冶炼,而白银矿就不用了。”
“就算是有杂质,也很容易提取出来白银。”
“可惜,大明如今还没有出海作战的能力!”
顾青说完,吴桂芳原本激动的心情,也是跟着叹了一口气,觉得实在是太可惜了,知道倭寇那边有一座很大很大的银山,却只能看着,却不能一口吞下,这种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顾青想了想,却又道:“听闻,葡萄牙的海军,和倭寇那边有一些过节,双方也多次交战。”
“如今,葡萄牙国势走向下坡路,当年的海上霸主,如今也因为国王无能给被西班牙、荷兰反超。”
“我们若是能够联络葡萄牙的海军,再以东南之地的兵力,两者结盟,直接攻打倭寇,平分银山,或许可行。”
这也是顾青写在了他的谋划之中的一计。
葡萄牙已经开始走向衰败,就算是给他半座山的白银,估计也挽回不了局面。
不仅如此,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拥有了半座山的白银,葡萄牙必定会成为西班牙、荷兰、英吉利三方的肉中钉。
或许,还能因此而挑起西方的战火。
吴桂芳听了之后,也觉得这个办法似乎可行。
顾青立即对吴桂芳说道:“你把那几个倭寇交给我,我带回去,让朝中诸公也能知晓,从而商定此计,看一看,是否可行。”
吴桂芳道:“我这就去让人押送过来!”
顾青在东南之地筹集善款的任务也已经结束了。
现在,不仅仅是筹集到了善款,更是让世人知晓了倭寇那边拥有一座银山。
要是可以和葡萄牙的海军联合起来,说不定,真的可以把倭寇那整座银山给搬走。
关键是,这绝对是能够改变格局的一计。
顾青乃是戚继光的徒弟,如今又是奉命万历帝朱翊钧前来东南之地筹集善款。
也算是大获而归。
东南之地的海商们,豪商们也算是皆大欢喜。
毕竟,他们受到了启发,得到了技术改良的路径,已经明白了什么叫做品牌效应。
还有什么饥饿营销,还有什么薄利多销,还有什么产量决定了价格,价格决定了市场等等观念。
顾青的点石成金之名,已经在东南之地传开了。
他离开的时候,不少豪商,还想着送钱呢!
不过,顾青更想要倭寇那座银山!
到了京师之后。
他连家都没回,直接去了皇宫。
得到顾青觐见。
冯保连忙上去迎接。
“恭喜顾相公,此番东南之行,满载而归!”冯保站在宫门口,笑着说道。
顾青则是微微施礼,温和地说道:“顾某能有此番收获,冯公公也是功不可没。”
冯保早就收到了顾青的好处,对顾青也是十分满意。
“顾相公,请,圣上已经在大殿等候。”
等到顾青上前,冯保特意顿了一下,和顾青肩并着肩,一起走,他轻声道:“圣上对你此番东南之行,十分满意,甚至是还让御膳房准备了膳食。”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了。
万历帝朱翊钧想要留顾青吃饭。
这对于大臣们来说,可是十足的圣恩呢。
顾青自然也明白,被皇帝留下来一起吃饭,共享御膳,是何等的恩宠。
他原本要的也是这个效果。
等到了大殿之中。
顾青只身走进去,对着朱翊钧施礼道:“臣顾青,拜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高兴不已,连忙道:“免礼!”
等到顾青直起身,他则是伸手示意道:“顾卿,快坐,和朕说说,你此番东南之行,是如何说动他们捐钱的?”
顾青看了看和御桌挨的很近的椅子,稳稳地走上前,坐了下来,抱拳道:“多谢圣上赐座。”
随即回道:“圣上,此番东南之行,臣之所以能够筹集善款,乃是因为……。”
这就是一个比较长,也比较抑扬顿挫的故事了。
顾青的口才,那是真的把朱翊钧说的一愣一愣的,一会儿紧张,一会儿激动不已。
第178章 驱虎吞狼分银山
顾青自然是添油加醋地讲述自己此番的东南之行。
毕竟,若是完成地太简单了。
万历帝朱翊钧还会觉得筹集三百万的善款,似乎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嘛。
而要是讲述的太难了。
这事儿,事后被证实,并没有顾青讲述的那么惊险刺激,那就一下子让朱翊钧感受到了他深深的欺骗之意。
是真的会可能落得一个欺君之罪。
所以说,不能让朱翊钧觉得太简单,也不能真的就添油加醋一般,没有什么危险,还要自己给自己制造一些危险。
这个度需要把握好。
顾青还算是能够精准拿捏,讲述了一个稍微惊险动魄的故事。
朱翊钧听完,也是久久不能释怀啊!
“未曾想到,东南之地竟然是这样的,若不是顾卿你亲自去一趟江南。”
“朕可能就筹集不到三百多万的善款,也不会对东南之地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这也是真的。
历史上,崇祯皇帝就对江南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他看来,这大明天下应该都已经完了,各地都已经被叛军给占领了,他已经无路可退。
当然,因为江南之地的地理优势,以至于大明朝一直都是苦一苦江南之地的百姓,骂名朝廷背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北地风寒之地,一年一种,收成还不好。
而关外蛮夷之敌,又是来自于北地的草原,戍边之军,戍的便是这北地长城关口。
大战一起,那就只能是强行把南方的粮食运送到北方,供将士们作战所需。
如此一来,南方的百姓们就有说辞了。
为何总是我们承担着军饷、军粮?
钱并非是大风刮来的,粮食也不是它自己长出来的。
那都是所有人劳动的成果啊!
结果就这么被抢走了,连声“谢谢”都没有。
这也是南北之间的矛盾,是南方的百姓们和大明朝廷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的原因之一。
顾青道:“圣上,其实不管是这北地还是南地,都是大明的子民,应该一视同仁在对。”
朱翊钧点了点头,经过顾青的讲述,他对于东南之地的看法,稍微有了一点儿改变。
顾青继续道:“圣上,此番东南之行,臣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
朱翊钧立马来了兴趣。
还有更大的收获?
“快快讲来!”
顾青直接拿出了几份供词,甚至是连倭寇的地图都有了。
当然,看起来,是顾青在路上根据那些个倭寇俘虏们的讲述,画出来的倭寇之地的地图。
实际上,那完全就是顾青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来的一份地图。
“圣上,总兵朱钰朱将军在去岁年底的时候,抓住了一伙儿在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的倭寇。”
“臣此前听闻,倭寇那边好像是发现了银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