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59页

万历公务员_第259页

  而且,顾卿所讲述的那些良策,听其很有意思,也很有大用,关键是,和顾青聊天,总是会心情舒坦。

  至于顾青有着过目不忘之能,还天生神力,确实和普通人有所不同。

  但是那又如何?

  朱翊钧觉得顾青未必敢直接公然造反。

  所以,弹劾顾青的那位言官,就因为心中无大义,也无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直接被罢免了。

  朱翊钧自然不能因此就杀了一个言官,顾青也不想一个弹劾自己的言官直接被朱翊钧给杀了。

  言官在历朝历代也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和史官差不多。

  只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官,那是真正的史官,有着坚定的信念,绝对不会随意书写史册。

  不像是后来,史官们没了风骨。

  史书就成了胜利者书写。

  顾青到现在还没能查出到底是谁传出去的谣言,但是那位弹劾他的官吏,平日里和谁走的比较近,他还是能查到的。

  “想当年,张四维也是阴奉于太岳公,才被太岳公提拔,未曾想到,他竟然如此野心!”

  申时行一开口,似乎是第一次认识张四维一样。

  顾青肯定明白,申时行和张四维共事这么多年,会不知道张四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顾青喝了一口茶,说道:“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本就是寻常。”

  “如今这朝堂之上,大人一系,算是太岳公提拔起来的,自成一派。”

  “而那些原本被太岳公打压的大臣,自然是想要趁机抱团,然后把大人等大臣给赶下去,他们好坐上来。”

  “再加上……。”

  再加上,万历帝也有意如此。

  申时行等人的日子自然是不好过。

  不出意外,这十一月份,张四维就会坐上大明首辅的宝座。

  至于这内阁的人选嘛。

  也会和历史上的差不多,许国、余有丁二人,必定会进入。
  

  许国也已经和那些当年与张居正政见不合的官吏联合起来,而张四维更是早就已经联络了李植、沈一贯、江东之等人。

  至于余有丁,他应该算是万历帝朱翊钧钦点,相当于是小皇帝的人。

  申时行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也看清楚了如今的形式。

  他想要成为大明的首辅,除非能够斗的过张四维,可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圣意。

  朱翊钧对张居正的态度晦明晦暗,厌弃的同时,却又不想朝堂之上出现大乱。

  故此,到现在为止,也只是允许王国光辞官归隐,然后废止了考成法。

  但是却又让监察御史、锦衣卫、六部给事中等施行监察百官之权,每年年底,还是要有一次考绩。

  其实,这也是顾青提醒了的。

  不然,朱翊钧也就只是废止了考成法,却仅仅是恢复了监察百官的旧制,却不加强。

  到时候,贪官污吏依然会成势,从而鱼肉百姓。

  申时行其实想要反击,然而,顾青却道:“大人,现在并非是锋芒毕露之时,需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毕竟,万历帝朱翊钧的心中还是讨厌张居正的,厌屋及乌,也必定会对申时行等人有看法。

  所以,申时行不能太过锋芒,和张四维斗起来,从而让朱翊钧难办。

  申时行不得圣宠,而张四维又能哄得万历帝朱翊钧高兴,他自然是会偏袒张四维。

  也就在上个月,张四维还为皇帝内库赚了十万两呢。

  得益于国1营1体系,张四维这位已经算得上是代首辅的人,为朱翊钧建造了一座大型盐场,而这个利益并没有纳入国库,交税之后的所得,直接送进了朱翊钧的小银库里面。

  朱翊钧自然是高兴不已,对张四维大有称赞。

  以前,被张居正管的死死的,连定陵的修建,都只是拨了一点钱。

  实在是太寒酸了。

  如今,朱翊钧自己有了钱,就想要把定陵修建的更好看一些。

  不仅如此,还想要对整个皇宫翻修一下。

  申时行现在根本就斗不赢张四维,朱翊钧很明显,对于算是半个张居正的学生的申时行,并不看好。

  申时行叹了一口气。

  顾青有着远见卓识,又独得圣宠。

  他自然是想要顾青的话,现在只能是当一个老实人。

  ……

  张臣出海,前往倭寇岛屿支援李将军的谋划失败了。

  被倭寇打的灰头土脸地逃回来。

  万历十年的十一月初,朱翊钧再一次下令,让身为东南总兵的赵世卿带队,东南台州总兵陈大成为副将,共两万人,前往倭寇岛屿,支援李将军。

  大明国库这时候的钱财已经不多了。

  今年的一场旱灾,要不是顾青去筹集了三百万两白银,估计整个国库都得被消耗一空。

  这也是朱翊钧不愿意放顾青离京的原因,要不是他提出的国营之策,张四维能够给他送钱?

  要不是顾青能够筹集三百万两善款,解决了旱灾,减轻了国库的压力。

  大明现在能有钱组建海军,然后出海作战?

  赵世卿带队,出海的同时,让人联系了东番的葡萄牙援军,打算一起北上。

  而得到消息的葡萄牙援军,也立即出发。

  双方一起北上,遇上了几乎是倾尽所有,把能够上战场的武士,都送到了西南海域和陆地上的倭寇们。

  “轰!”

  大战再一次开启。

  倭寇死守。

  安德烈和李将军带人强攻,他们从俘虏的口中,已经知道了银山的大致方位。

  只要是一鼓作气,能够拿下西南之地。

  他们就能够开始搬银山了!
  此时,不管是大明还是西方的葡萄牙,都很缺金银这种特殊金属。

  金币比银币更受欢迎,但是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发现了银山。

  有一座银山,那也比没有的好。

  若是能够把银山给搬回去,安德烈绝对能够成为葡萄牙最伟大的航海家、名将之一。

  同样的,大明这边的李将军、赵世卿、陈大成等人,也都要成为搬山将军!

  所以,此战不能输!
  赵世卿也是吸取了张臣打了败仗的教训,没有铁索连船,而是和西洋的援军一起形成了左右两翼,包抄倭寇的海贼。

  “轰!”

  此战发生在万历十年秋,也被称之为壬午海战。

  第204章 终见银山却反目

  西洋那边派遣来的援军实力也很强。

  对于葡萄牙来说,若是能够把银山给搬回去,定然能够解决眼前的危机,可以招兵买马,抵御西班牙和荷兰两国。

  所以,在得到了安德烈的书信,确定了那倭寇的岛屿拥有着一座银山之后。

  就已经是不惜一切代价了。

  远洋作战又如何?
  他们的舰队乃是这个世上最强的远洋舰队。

  就算是补给供应路线太长,那也能让其他地方的海军,以马六甲为重。

  直接占据了天竺海湾之地,把这里当做是中点站,先把物资运输到天竺海湾,再过马六甲。

  而有了张臣这个前车之鉴,赵世卿等人也不敢轻敌。

  他们从海上杀的倭寇们哭爹喊娘,几乎是无力招架了。

  就这,还不够。

  当赵世卿等人到达岛屿的西南之地,和安德烈汇合的时候,已经是差不多六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