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62页

万历公务员_第262页

  最终被万历帝给赶出皇宫,也不是没道理。

  万历帝朱翊钧记仇不记恩。

  冯保早年喜欢向李太后告状,自然是在万历帝朱翊钧的心中,留下了一道伤痕,这道伤痕一直都在,就算是他现在想办法哄好万历帝朱翊钧,也难以抹平。

  只不过,他现在还没有完全失宠,还能在万历帝朱翊钧耳边吹吹风,还有一些作用,顾青就不能对冯保太过强硬,却又不能走得太近。

  两人到了偏殿这边,冯保先进去,解释了一下自己怎么这么快就回来复命,原来是在东华门那边的长廊,见到了顾青。

  朱翊钧一听,顿时眼前一亮,叫道:“快快让他进来!”

  这几天,顾青都忙着户部那边的事儿。

  深秋之后,天气还是有一些干燥,旱灾还没得到完全地解决,过了这深秋之后,就是大冬天,还要保证那些旱灾严重之地的百姓们,能够早一些吃上水,以及领取到粮食。

  还有这秋税也收上来了,也需要一一比对。

  不能再出现徽州丝绢案这样的事情出来。

  所以,这《四大名捕》也就更新的比较慢,让朱翊钧等了十余天的时间,才算是把结局写了出来。

  顾青走进了大殿,冯保很识趣地让宫女和太监们都下去,他一个人留下来,侍奉在旁边,负责端茶倒水什么的。

  “臣顾青,拜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抬手道:“免礼。”

  等到顾青起身,就见到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朱翊钧,连忙从衣袖里面拿出了《四大名捕》的手稿,双手奉上。

  “圣上,这是《四大名捕》最后一卷大完结的手稿。”

  “请圣上一阅。”

  顾青直接就递到了万历帝朱翊钧的身前,根本就不需要冯保来当个中间人,传递一下。

  直接省去了时间呢。

  朱翊钧伸手接过来,就腾一下坐下,然后翻开了第一页。

  就在昨天,闲着无聊的朱翊钧,还拿出了前面的四卷,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呢!

  甚至是再往前一点,还在等着顾青的手稿的他,直接叫冯保把刑部那边的一些卷宗给拿过来,他要看一看,吓得刑部的官员人人自危,生怕一个不好,有什么隐情,以至于降罪到自己身上。

  好在,朱翊钧翻阅了一下,发现刑部的卷宗看起来,没啥味道,一点儿波荡起伏都没有,味同爵蜡,便又还回去了。

  朱翊钧一口气看完了最后几章。

  “呼……。”

  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追更的舒爽感觉,还是没有那种一口气从头看到尾那般强烈。

  不过,朱翊钧昨天重温了一下,所以,前面的剧情也没有完全忘记,还能连接的上,看到最后的结局,也能接受。

  “好一个《四大名捕》,此书能让人回味无穷啊!”

  十九岁的万历帝朱翊钧,也正是少年慕艾的时候,一个郑贵妃就能够把他迷得不要不要,甚至是和大臣们翻脸,册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

  而《四大名捕》里面写的江湖儿女的情感,写四位名捕的感情线,以及反派的感情线,写的也很好。

  特别是那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真的能让人如痴如醉。

  所以这本书也是真的畅销,读书人嘛,也是最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文学描述出来的感情的人,这就叫做有文化的感情。

  便是那些听书的庄稼汉,也很难理解,什么叫做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江湖是什么?
  他们从小到大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根本就没办法幻想出来波澜壮阔的江湖。

  “唉,看完了。”

  “不知道顾探花还会不会写第二本,倒是想要继续看呢。”

  “这一下子写完了,也看完了,便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看到如此精彩的江湖!”

  书生们在梅花苑之中,三五成群,对刚刚看完的第五卷《四大名捕》,也就是这大结局议论纷纷,里面的一些草蛇灰线,似乎在每一卷里面都能找到一些。

  这种写作手法,也是值得他们称赞,甚至是学习一下的。

  得益于顾青写了好几本书,也都比较畅销。

  如今,已经有不少读书人也想要写书,想要和书局合作,赚一些钱。

  这样一来,也就能够一边写书,一边养着自己,一边参加科举。

  “看完了。”

  “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顾兄的第二本武侠小说。”李之藻放下了手中的《四大名捕》精装版书籍。

  十八岁的李之藻,正在求学备考。

  当初进京,是想要跟着顾青一起求学的,只不过,顾青因为自爆了能力,被安排去蓟州,跟着戚继光学武。

  李之藻只好也跟着一起去了蓟州,跟了半年。

  等到年关之际,顾青回江浦县老家,而李之藻也要回自己的浙江仁和(今杭州)老家,之后,也就在家求学备考了。

  毕竟,外出游历天下求学,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钱财支持,没有那么多的钱财,便是连浙江都出不去!

  太多太多如李之藻这般喜欢顾青所写的每一本书的忠实读者,此时此刻,也都是和他一样的心情,看完之后的舒爽,舒爽之后的患得患失,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涌上了心头。

  很希望顾青能够一直写下去,他们也能够一直看下去。

  十一月二十日。
  

  这一天。

  阴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而京师外,八百里加急的士卒,却带着黑云,进入了皇城。

  “嘭!”

  “岂有此理!”

  朱翊钧气的脸都青了。

  “冯保,召集百官,朕要议事!”

  心情好的时候,叫大伴。

  心情不好的时候,直呼其名。

  冯保自然不敢有怨言,也不敢有一丝怠慢,立即躬身道:“遵命!”

  他知道,万历帝这一次是真的被气到了。

  而能让他如此气愤,必然是大明海军那边的战报送了回来。

  也一定是不好的消息。

  百官们闻讯之后,似乎也有准备。

  等到了大殿。

  朱翊钧就直接把战报仍在了地上。

  “葡萄牙海军过河拆桥,背弃盟约,甚至是截杀我大明海军,诸卿以为,该当如何?”

  申时行立马捡起了地上的战报,听到朱翊钧的怒吼,心下一顿,匆匆看完战报,交给了张四维。

  他则是连忙开口,说道:“圣上,这岂不是说明,倭寇岛屿那边,真的存在一座银山,而且……这座银山还不小。”

  “不然,那西洋人不至于如此疯狂!”

  这一句话,其实就是在保顾青。

  毕竟,联合西洋人攻打倭寇,就是顾青第一个提出来的,倭寇岛屿那边有银山,也是他提出来的,可以说,今天这个局面,就是他一手促成。

  有人肯定会拿着这事儿来泼脏水!
  申时行的一句话,那就直接堵住了他们的嘴。

  西洋人反目成仇咋了?
  倭寇岛屿真的有一座很大的银山!

  就算是和西洋人打起来,就算是不死不休,只要是能够把这座银山给搬回来,那就是值得的!
  果然,原本打算想要借助此事来谈何顾青,从而给他泼一泼污水,影响顾青在万历帝心中的地位,不让他独得万历帝的恩宠的人,还没来得及开口,路就被申时行的一句话给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