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68页

万历公务员_第268页

  便是县太爷也没说什么,有时候,也会听从顾家人。

  出了路之外,就是这新房变多了。

  以前都是以地而建,也就是自家的良田在何处,这家就建造在何处,这样一来,出门儿耕种的时候,也会方便一些。

  而现在,顾家这一片儿周边的新宅院,多了好几处。

  “顾大相公回来了!”

  远远见着顾青的马车,站在顾家村村口的村民们就沸腾起来了。

  便是已经颤颤巍巍,杵着拐杖的顾老二等人,也是激动不已,往前走了几步。

  都说近乡情更切。

  顾家村对于顾青而言,还是有一些感情,毕竟,它也算是顾青在这个世界的家,也算是他在这个世界的根。

  顾青下了马车,然后伸手搀扶着丁清璃下马车。

  顾老头等人就已经有一些等不及了,一个一个都是眼巴巴地望着,想要上前,却又只能站在这里。

  好在,大家也就是看热闹,没有人敢在这时候起哄。

  顾青和丁清璃两人先是对着站在前面的顾老头、老柯氏、顾老三、顾陈氏等人微微行了一礼。

  至于顾家村的其他人,那都得让开,可不敢站在顾老头等人的身后。

  他们的身份,可不敢受此大礼。

  真要是没有那点儿眼力见儿,站在了后面,今晚就得卷铺盖走人。

  顾老头上前搀扶着顾青,老柯氏搀扶着丁清璃。

  顾青又带着丁清璃给顾大爷、顾二爷、顾四爷、顾五爷施了一礼,特别是顾大爷,腰不行了,早年不辞辛苦地耕种,特别是这一锄头一锄头地翻了十亩地,从早到晚,没日没夜,特别费腰。

  顾老头现在都不怎么亲力亲为了,翻土这些都是有了几头耕牛,顾老二和顾老三两人,再加上几个短工,百亩地也能勉强照顾好。

  顾老三和顾陈氏也连忙上前,带着顾青和丁清璃一起回家。

  顾青一边走,一边和村里其他人打招呼。

  这一次,那是每家每户都有着一些礼品,而在这时候,一般受用的也就几样。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第一个就是粮食。

  有了粮食,才不会被饿死。

  第二个自然是白盐,人体内没办法自己生成盐分,所以需要补充,长时间不吃盐,会四肢乏力,也会出现水肿等其他健康问题。

  第三个就是布匹,在饿不死的情况下,总要有一点儿脸面,不能穿的太破旧了。

  所以,顾青带回来的是布匹,因为这一样比较好带,也比较好买。

  都是村里人,自然不怎么缺粮食。

  每家每户都还是能够养家糊口,只是说,想要依靠家中的那几亩地发家致富,是不太可能的。

  其次,白盐被朝廷管控,顾青提出来的国有制经营模式,到现在还没能完全实施。

  所以,他不可能一下子买到很多的白盐,再加上,这大冬天的,也不太好携带。

  故此,每家每户一匹新布,意思意思一下,也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对于顾家村人而言,那自然是雪中送炭。

  有的拿总比没有的好!

  也就瘸了腿的顾老大看着顾青这做派,多少有一些牙疼,只是觉得太过于浪费了。

  这么多的新布,那得多少钱啊!
  就这么直接给他们,换来的也就是一个笑脸,一声谢谢。

  当然,这也就是顾老大的格局了,这几年来,因为表现的比较好,也确实有一些悔改,顾老头才允许他回家,然后在顾二爷的建议之下,在顾家村的祖祠那边建立了学堂,免费教导顾家村的其他孩子识字读书。

  毕竟,顾老大已经瘸了,做不了农活,也不能去科举,只有教书这一行还能借着顾青和顾学州的名望,当一个夫子。

  但是,去那江浦县吧,也不切实际,顾青是顾青,顾老大是顾老大,顾青的夫子是丁夫子,可不是顾老大。

  所以,顾二爷觉得索性就在顾家祖祠那边免费给顾家村的娃娃们蒙学算了,也算是给顾家行善积德。

  顾青这边派送完了布匹,收到了乡亲们的热情称赞。

  宴席开始的时候,天都完全黑下来了。

  好在,篝火烧的比较旺,每个桌子下面也放着一点儿木炭,不至于在冷风里面冻的康康嗖,然后吃着饭。

  第209章 海域上的炮火
  顾家村的村民们一边让自家的小孩,又或者是自家的其他人,先把布匹给抱回去。

  其他人则是连忙跟着顾青等人一起,到了祖祠这边。

  宴席就在祖祠的不远处,那里有一个非常大的场地,可以摆上十几桌的宴席。

  平日里,村子里面的红事、白事也都是在这里办的。

  篝火早就升起来了。

  这会儿,又是加了不少柴火。

  然后有人就把木炭给弄出来,然后每一个桌子放一点儿,再加上,就是厨房那边。

  顾家村因为顾青的原因,也算是出了名。

  这些年来,前来莫名拜访的人也就多了起来,顾二爷也是做主,让人在村里办了招待的地方。

  顾青后来则是建议,可以让人弄一个农家乐,做一些好吃的,前来顾家村的人,若是想要在这里歇歇脚,完全可以把这里当做是一个驿站,不仅吃饭,还能有厢房休息。

  顾二爷爷觉得可行,而他的一个儿子正好经商,也给出了一些意见。

  至此,顾家村的人才算是有了一些额外的收入。

  一个村子想要富裕起来,那自然是要多方面的,首先就是路,县太爷做主,直接拿出县里面的钱来给顾家村修路。

  这一条路和县主道都差不多宽,差不多平整呢!

  其他的村子的村路,都没有顾家村这么的高端,那是又宽又平。

  其次就是这水,顾青自己拿出了钱,让顾二爷和顾老头一起,为村子修建了水渠,几乎是实现了一户一田一水渠。

  也就是说,这水渠不仅到了每家每户,还到了每家每户的田地里面。
  

  还在村子旁边,修建了一水库。

  顾青作为赈灾官,又是他自己亲自筹集的三百万善款,没道理不给自己的家乡也带来一些惠利。

  这事儿,也没人会说道。

  修好了路,也有着充足的水源灌溉,粮食的产量起来了,再加上,还有一些游客,村子里面每一次招待,那都会多多少少,多一笔钱。

  这也是顾家村慢慢地富裕起来的原因,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若是没有顾青,他们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朝阳,你尝尝,这是你那六婶儿,最近琢磨出来的一道菜,这过往的一些商人,还有一些读书人,都说这道菜非常可口呢!”

  顾二爷陪着顾老头坐在了首位,顾老大身子骨不好,受不住外面的寒风,已经回去了。

  顾青则是看着桌子上的一道菜,只觉得非常眼熟,有一些像是梅干菜扣肉。

  上面是条子肉,下面应该是干菜。

  顾青夹了一筷子,又给丁清璃夹了一块瘦肉,两人尝了一口。

  几乎可以确定,这个就是梅干菜扣肉。

  “嗯,六婶的厨艺又见长了。”

  六婶被顾青夸的有一些不太好意思,手在衣服上搓了搓,笑着道:“你喜欢就好,你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