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328页

万历公务员_第328页

  仅此一句话,瞬间就冷场了。

  有人已经是心虚起来,后背都汗湿了。

  “圣使大人一路劳顿,不如再休息几天?”

  “那些账簿太对,还请圣使大人给我们半天的时间整理一二,也好便于圣使大人清查。”

  顾青早已经暗中看过了,也已经留下证据,自然不担心对方的一些小手段。

  再说了,他也已经挑选好了杀鸡儆猴的人选。

  “嗯。”

  “那就给你们半天的时间,午饭过后,本官再来。”

  说完。

  顾青起身,挥挥手,带走了自己的人。

  留下一众官吏面面相觑。

  “怎么办?”

  他们的账簿其实问题也不是很大,毕竟也都是请教了一些高手,应对这种表格记账法,从而更加合理、毫无痕迹地把钱落在自己的口袋里面。

  可是,再怎么合理,再怎么毫无痕迹,他们也还是担心,顾青会看出来。

  因为这个表格记账法原本就是顾青提出来的,他肯定十分地熟悉这种记账方式,从而看出来端倪。

  “半天的时间,便是重新再抄录,也来不及了!”

  “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填补空缺。”

  这是大实话。

  就算是给他们四五天的时间,那也没用。

  时间长了。

  他们自己都看不出来那个空缺到底是被他们挪用在什么地方了。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面,现在的账簿就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这造船厂官职最高的工部侍郎,他只能是站出来,沉声道:“不要慌!”

  “我现在就去找顾大人,说明情况。”

  “探查一下顾大人的口风。”

  “再做打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大人,实在不行,不如……”有人站出来,面露凶光,意思很简单。

  实在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直接解决制造出来这个问题的、人。

  工部侍郎摇了摇头。

  “哼!”

  “愚蠢!”

  “你可曾听闻顾大人之名号?”

  “你可曾知晓顾大人乃是太祖皇帝赐福之人,天生神力、过目不忘?”

  “前不久,顾大人还参与过东海海战,以一人之力,直接打败西洋的海军,获得赫赫战功。”

  “你能保证,你有着一击必杀的实力?”

  谋杀圣使,罪大恶极。

  可到了这时候。

  他们不得不走这一条路。

  然而,顾青天生神力,又有赫赫战功,必定是一员猛将。

  其带着卫所精锐,除非是能一击必杀,有着对抗卫所精锐的兵力,以及对抗猛将顾青的实力。

  不然,到时候便是所有人,都得人头落地。

  工部侍郎自然是不想冒这个险。

  便是贪污,那也是罪不至死。
  

  而一旦走向绝路,就真的没有一点儿回头路,自己把路给走死了。

  众人眼看着工部侍郎的严肃神情,呵斥着提出绝路的官吏,听到他的话,也是醒悟过来。

  顾青可不是一般的圣使!

  工部侍郎深呼吸一口气,说道:“切记,此事不至于让我等全都人头落地,便不要冲动行事。”

  “本官先去探一探情况,看一看顾大人的意思。”

  第243章 海瑞上任南京右都御史
  海瑞原本还在研究着顾青所写的《贸易论》。

  特别是‘外销’二字。

  当真是让他受益匪浅。

  原来,治国还能这样治。

  已经快七十岁的高龄了。

  海瑞看起来似乎还是颇有一些精神气。

  就是这粗茶淡饭,整个人有一些消瘦,穿着布衣,如一位真正的田舍翁一样。

  若是不认识他的人。

  肯定会以为这就是一位田舍翁。

  “海瑞接旨!”

  也就在不久之后。

  从京师传到琼州府的圣使,一路长途跋涉,总算是找到了海瑞。

  这一路,可真的不容易。

  一个多月的时间。

  白天很少停歇,一直赶路、一直赶路。

  好在,大明的驿卒制度还没荒废,他们是一路换乘,总算是到达了琼州府的琼山。

  海瑞端正着身子,朝着京师的方向,深深地施礼。

  对于琼山的一些人来说。

  海瑞是他们这里唯一一位去过京师,见到过皇帝的人。

  他的礼,便是最最标准的!
  圣使看着海瑞的茅舍,就知道,这一趟,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了。

  海瑞又是一位有名的清官。

  他不可能会拿出几个子儿来赏赐给他们。

  所以,宣读完圣旨,把官袍、官印等等,交给了海瑞之后,他们就直接走人了。

  这地方,是一刻也不想待。

  海瑞双手捧着官袍、官帽、官印、文书等,站在那里,一时间却没能回过神。

  他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谁知道,到了老了这一天,竟然还被复用。

  “恭喜大人!”

  “恭喜大人!”

  琼山这边的百姓们,站在海瑞身边的一些乡绅们,平日里帮助了海瑞的一些人。

  都在连忙道喜。

  海瑞升官了!
  在他们的心中,海瑞一直都是官!

  如今,去南京任什么右都御史,肯定是大官。

  南京啊!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能走出琼山呢!

  海瑞回过神来,声音都有一些沙哑了,可能是嗓子有一些干。

  “这些时日,多谢诸公帮扶,海瑞自当铭记在心。”

  “此番上任南京,恐怕……不会回来了。”

  便是回来,那回来的也只能是棺椁。

  有人听出来了海瑞此言的意思,一时间,双眼微微一红,他们很佩服海瑞。

  特别是在大明的这个时期。

  官吏们通常都是手握权柄,欺压他们。

  若非琼山有海瑞,恐怕他们也会更苦更累一些。

  这也是有一些人舍不得海瑞的原因。

  有着海瑞在琼山,琼山的县令等官吏,就不敢欺压他们,也不敢胡作非为。

  海瑞一走。

  他们担心县令等官吏们开始欺压他们,生活苦起来。

  可是,纵使万般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皇令至此,海瑞若是不走,不去南京上任,便是抗旨不尊。

  “大人言重了。”

  “琼山有了大人在,才是帮了我们所有人一个大忙呀!”

  “我们才是应该感恩的那个人!”

  海瑞说道:“琼山县令为人识大体,便是我走了之后,也不会为难各位的。”

  “琼山是一个好地方,琼州府也是一个好地方。”

  “这里便是南海的天之涯,若是朝廷想要和西洋人开展贸易往来,以后海商遍布着南海之地,琼州府就是他们从西洋归来的第一州府。”

  “我会禀明圣上,大力发展琼州府,在这里,建造一座码头。”

  “有了码头,便能让琼州府也富裕起来。”

  以前的海瑞,只知道肃政。

  如今的海瑞,又学会了商1政。

  不过,他的天赋到底还是不在这上面,便是看了《货币论》、《贸易论》也无法完全领悟其中的真谛。

  琼山的百姓们依依不舍,十里相送海瑞。

  而南京那边,也已经听到了风声,知晓海瑞已经被复用,并且上任南京为右都御史。

  一时间,南京这边的官员也是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