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339页
万历公务员_第339页
大臣们一时间自然是百口莫辩,害怕引火烧身了。
万历十二年四月初。
万历帝朱翊钧修建宫殿一事,也就定下来了基调。
这事儿。
最后落在了顾青的头上。
而随后,顾青就开始亲自和工部那边联合,先规划,再干事儿。
用七个月的时间,修建了九层高的高楼。
占地面积非常大。
用的还都是非常粗的那种钢筋。
当然,这时候的钢筋肯定比不上真正的钢筋,不过嘛,最起码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
每一层的装修也不一样,有戏台子,可以看戏的,还有浴池,可以洗澡的,还有超大的会客厅,还有非常大的会议室,还有……。
可以说,这一栋楼若是完工,绝对能惊艳所有人!
第249章 大厦
万历十二年十二月初十。
顾青给万历帝朱翊钧建造的九层高楼终于完工了。
不是主楼楼体的完工,而是楼体加上装修,若是晾一两个月就能够入住。
然而,对于朱翊钧来说,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住进去了。
这一座宫殿,那可是他亲眼见证之下,一天一天在这平地上建造起来,也是一样一样装修完工。
便是那玻璃制作的窗户,看起来就是一种享受。
很难想象,若是住在这里面,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所以,就算是没有晾晒通风两个月,朱翊钧还是想要先住进去,想要感受一下。
“嘭!”
“噼里啪啦!”
这一天,朱翊钧甚至是还举行了一次宴会。
邀请了大臣们前来参观,相当于是举行一场搬家仪式。
“这就是顾朝阳花了八个月的时间,为圣上建造的宫殿?”
毕竟是在皇宫的西内,大臣们也仅仅是抬起头,远远地看到了九层高楼的一角。
今天才是特意被允许,到了这内宫,见到了九层高楼的真面目。
仅仅是每一次都用上比较厚的玻璃,以及那红木的窗户边框,就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走进一楼,就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宽敞的大厅。
顾青直接用上了陶瓷砖,一大块一大块的陶瓷砖贴在墙面上,在油灯的照耀下,闪烁光芒。
顶部还有七彩的玻璃,以及一些山水画。
左边的墙面上,则是万里长城的油彩画,和真的差不多,就是没有电灯照射,不然,那效果会更好一些。
而顾青其实也想到了一点,那就是接住太阳光。
用几面镜子,直接反射太阳光,然后让太阳光打在这一面万里长城的油彩画墙上。
视觉效果依然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今天的天气也十分给力,暖阳高照。
太阳光经过镜面反射,最后光束直接打在了油彩画墙上,看起来就好像是万里长城沐浴在阳光之下。
“啧啧!”
“这些,可要不少钱吧?”
大臣们在乎的其实也不是铺张浪费,而是觉得自己以后要不要也弄一个?
还有一点,那就是不知道怎么弄得。
要不要找顾青,询问一下,是那些工匠的手艺,到时候,直接请这些工匠去给自己也弄一个。
这么大一面墙的油彩画,放在自己家中,那也是极致的享受啊!
“慎言,慎言。”
“用顾朝阳的话来说,建造这样一座九层高楼,首先,用了水泥厂的水泥,便是促进了水泥厂水泥的销售。”
“水泥厂有了钱,厂里面的那些工匠们也能得到一笔钱财,可以用来养家糊口了。”
“再然后,便是一起建造这一座九层高楼的所有工匠们,都会得到一笔工钱。”
“这个钱财啊,也就从内库之中流出来,流到了工匠们的手中,也就是流到了大明子民们的手中。”
“这个叫做做好事!”
有一位官员微微捋了捋胡须,满口之言,似乎是为了顾青说话,实际上啊,嘲讽之意很明显了。
“切!”
“你相信那顾朝阳说的话?”
“我可不信,什么货币流通手段,也不过是他一家之言罢了!”
“满嘴都是铜臭气!”
“也就是他,说什么倭寇岛屿上有银山,然后就让我朝组建海军,开始出海征战倭寇。”
“最后把他们的白银给搬回来。”
“可是,这和强盗又有什么区别?”
“我大明朝向来都是礼仪之邦,却做出这等事情来,实在是丢人啊!”
朝堂有着几百官员。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觉得顾青把倭寇岛屿上的银山给搬回来,是大功劳一件。
六百多官吏,总有一些读书读傻了的,没了自己的主见,总是喜欢人云亦云。
当然,这种声音,顾青早已经听过了。
申时行等人看着九层高楼,每到一层,都能被刷新一下三观,对于眼前的场景,震撼无比。
“朝阳当真是有着七窍玲珑心啊!”
“这些……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对于申时行等人来说,很多很多都是太新了,甚至是太奇了。
他们无法想象,人可以建造出来这样的九层高楼,又能够装修的这般豪华舒适而又奢侈。
你能想象,仅仅是一个茅房,就已经是让不少大臣们佩服了吗?
能够在房间内上茅房,而茅房还能直接用水来冲洗,一点儿味道也闻不到,甚至是还有纸张来那什么!
那种纸张很薄很薄,根本就不利于写字。
可是,在这里,却用来如厕?
而他们却又不敢开口说什么浪费!
用顾青的话来说,一切东西,只要是能够改善人的生活,只要是能够让人过得舒服,那就是好的。
就比如这如厕用的纸,仅仅是如厕而已,却要用上这般轻薄柔软的纸,自然是铺张浪费。
但是,顾青却说,他已经让人建造了一个工厂,专门用来制造这样的纸张。
以后啊,天下所有人都能在如厕的时候,用上这样的纸张。
因为它薄,所以耗费的材料并不是很多,再加上,他还能回收用过的废纸,然后重新浸泡成为纸浆,在制作晾晒之后,成为这如厕用的纸张。
依然还是薄利多销,若是这样的造纸作坊多了,就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申时行等人其实已经被顾青的商业化套路给套进去了,一只探讨的都是就业岗位,一个工厂能够养活多少多少百姓。
用顾青的《贸易论》来说,那就是士农工商一样不能少。
种地自然还是要种地,但是完全可以改变一下策略,田地可以租庸出去,让有那个实力的人,继续耕种良田,不至于良田荒废。
同时,打造更多更多的农具,方便农户们耕种,就比如曲辕犁这种老式的犁,可以继续改良,让农户们一天可以翻土十几亩。
还有什么小田改大田等等。
朝廷要做的就是既要保证良田的亩数不减少,也要保证粮食不能减产,还要保证没有良田,也没有做短工的机会的那些无所事事的百姓们,能有一个就业岗位,有一个挣钱的机会养家糊口。
总之,多多建造一些工厂,肯定是没错的,粮食生产是生产,这种纸张的生产也是生产。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纸张在如厕的时候,是真的非常方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