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54页

  因此,当这些人出现之后,所到之处,人人回避,不敢过多张望。

  贾雨村掀开轿子的帘子,目光落在其中一个年轻人的身上,这人现在穿着华贵长袍,目光沉静,顿时就想起了之前和贾芸约定的事儿。

  “金陵科举的学政也是一个清正的读书人?不过,以贤侄的才学,想要高中案首却是不难的。凭那一手妙笔丹青,整个金陵府也找不到几个读书人能够跟他比划比划。”贾雨村心中浮现出一抹镇定之色,总觉得自己运作成功的概率很大很大,不太可能会失败。

  旁边的众人也对贾芸很是好奇,问贾芸:“这主考的金陵知府贾大人可是你们神京贾府举荐的本家家名?我看啊!接下来又要恭喜芸二爷了。”

  “你还记得县城放榜那一日?”贾芸对此却也是要撇清关系的,不可能真正承认下来,有这么一回儿事情,提醒道:“当时老相君等人,被你们逼迫发了我的文章,曾有人质疑过我的学问,结果看了我的文章之后,却又都吓退了他们……”

  “哦!原来有这么一回事儿啊!”众人故作不知,眼神闪躲,立刻就记了起来。

  虽然距离那时已有段时间,但贾芸的那一手妙笔丹青,笔走龙蛇,精气神足,自然让这些读书人印象很深刻。

  只当是无法贬低贾芸,赶忙住了嘴巴,不说话了。

  早上在考院前,众人从龙门而入,入了门,又按照之前县试的流程走一趟,只是府试要更为严苛一些,科举的童生们没敢多看旁人,此时经瞧,却是想了起来。

  考试当天,考生提前抵达考场,卯时一刻在接受初查后入场,在执灯小童的带领下分别前往各个考场,并在考场门口经过仔细的搜身检查后进入考场。

  与县试不同的是,府试除了考引(相当于准考证)之外,其他东西一律不得带入考场,笔、墨、纸全都由考场统一提供,过夜用的棉被也由考场提供。

  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其中《孝经》和《论语》为必选,《礼记》、《左传》至少选一部,《诗经》、《周礼》和《仪礼》三选一,《易经》、《尚书》、《公羊传》和《毂梁传》四选一。

  府试共考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其中前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连考两天。

  第一场考帖经,考生需要按照要求,将书中的内容默写下来,主要考察考生的记忆力;第二场考杂文,主要包括一些论、表之类的文体,主要考察考生的书法和习作能力;第三场考策论,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律、时政、吏治等方面的理解和观点。

  每场考试,考生都不得出考场,但每天可以休息三次,会有人送来饭食和清水,也可在专人的引导下入厕。

  要交卷时,考生也只需要拉动身边的小铃,便会有两人过来糊名,然后将考卷放入匣内,并收走笔墨等物,之后考生便可离开。

  每次府试通常只录取数十人,分为甲、乙两等,其中前十名为甲等。

  同样的,府试第一名的“府案首”,也是直接获取秀才功名,而不必参加下一级的院试。

  通过了县试和府试之后,考生便获得了“童生”的称号,这即表明考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证明考生获得了正式参加科举的资格,可以进一步参加由省一级举办的院试。

  此外,童生还有一些其他特权,例如诉讼时不用跪拜,婚丧典礼时可以和官员同桌而食。

  就在贾芸跟随衙役的牵引,来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也是微微一愣。

  原来今天的考试他的位置却是被特殊照顾了。

  今朝科举制度规定县试第一场为正场,考前二十或三十名者提考于县大堂。

  他们被称为“堂号”,由知县面试。

  县试最后一场考前十名者,他们府试时试卷要加盖“堂”字,其考场设于大堂。这被称为“提堂”。

  府试“提堂”与县试类似。

  院试时,府试考取的“提堂”者和“经古”者要提考于学政大堂前,也就是说他们的考场在学政大堂前。

  老童生说“经古”考取“提堂”,也就是说“经古”考试名次靠前(一般是前十名)。

  既然“经古”考取“提堂”,那就要提考于学政大堂前。当然,他们的试卷上盖有“堂”字。

  老童生也是通过其位置试卷上面的“堂”字,知道其考取“经古”考取“提堂”的。

  今朝府试、县试的第一名,要在学政面前面试,“经古”考取“提堂”也要面试。

  以后贾芸考上“府案首”去参与院试,既要面试又要提考于学政大堂前,所以学政会“便当”的来收他的卷子。

  “难怪这些人能坐在大堂之内科举,原来是提堂啊!”

  众人心头感慨着,也羡慕着。

  在读书人看来能够坐在这里科举,那都是有好几把刷子的厉害角色,未来前途无量的读书种子,跟外面的那些没有资格进来的这些人,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物。

  贾芸此刻也是来到了内堂当中,“县案首”的特殊身份,也算是让他受到特殊待遇了。

  坐在大堂之内,贾芸环顾四周之后则是想得更多一些,暗想:“这几个周围的人,应该是和我年纪都差不多,应该都是上次县试的前九名了,往届生因有着充足的准备往往能够超常发挥,而跟随我一起科举的这几个人,看似科举高中的概率较大,实则危也。”

  “幸好我有【蔡京模板】,应付一个科举,还不是手到擒来?”

  第62章 上架感言
  成绩太差,编辑通知提前上架了,希望大家能够订阅支持一下。

  首先,还是要感谢编辑鹿大的指点,这本书起初改稿好几次,最后才定稿,命途多舛。

  其次,说下更新:目前没有存稿,今天能写多少,写多少。
  

  首订,即24小时订阅取最高的数值,只要突破500订阅,日万一个月,每天一万字的更新。

  你首订支持,我努力更新一个月,划得来。

  然后,说下加更的规则,扑街作者要求不高,一百月票加一更,一个盟主加十更
  最后,希望各位读者大佬能够支持,尤其是订阅和月票。

  作者拜谢。

  第63章 三封书信
  待贾芸答了卷子,连考三场回到家中,与前些日子孤零幽静落寞的院子不同,他那座小小的二进宅院里,满是前来巴结和拉拢他的人的笑声。

  贾代秀因为薛蟠的事情,好生惩戒了这么一家子不成大器的后辈子孙,今日贾芸恩科府试归来,心头已经料定贾芸高中了,尽管名次还未公布出来,提前庆祝未免觉得不妥当,可果真颁布了府试的榜单,那也就迟了。

  更何况,贾芸乃是县案首,即便是不参与府试,也是能够有秀才功名。

  而今贾芸参与府试,谁都清楚这是为了什么!
  对于金陵江南地界的读书人来说,要是江南科举能够出一位“小三元”的读书人,无疑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大家出门活动也是面上能有光彩,来一句,“我当年也是跟芸二爷同过窗,一起科举恩科过的!岂能够跟你这般人物算在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