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128页

  卜氏稍微猜测一下,也就心知定是一个女人。

  不然的话,何至于让贾芸弄这么多的功夫,藏在里面,见不得人呢!
  于是,卜氏找来贾芸,劝说道:“儿啊!这院子里面的事情,我可以当没有见到,只是等那林姑娘进门来了,你可别让她知道了才好。”

  “这件事情我省的。”

  贾芸也是出于无奈,没有办法才将秦可卿安置在自己家中。

  一来,可以方便亲近,跟秦可卿进行一些男女之间的事情。

  二来,也是搬出去之后,难免会被人瞧见,不安全。

  一旦秦可卿假死的事情败露,到时候他和秦可卿所面临的麻烦都很大。

  秦可卿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儿,因此,对于贾芸金屋藏娇这件事情,从未抱怨过,只当是深夜的时候,跟贾芸谈及过一二句,让贾芸过来多看看她罢了。

  秦可卿的丧礼之后,之前秦可卿身旁的贴身丫鬟瑞珠和宝珠两个人,也被贾芸花了银子,买了过来。

  毕竟,瑞珠和宝珠脱离了奴仆籍贯,没了卖身契,也就是自由人了。

  虽说在常人眼中看上去是买下来,实则乃是聘用,聘请这两个丫鬟来贾芸的府邸做工。

  乡下豪绅鲁镇的鲁家,聘用的长工就是这种类型。

  这类长工并非是家里面的奴仆,而是类似于现代社会的聘用,找保姆类似。

  贾珍虽然也听说过这件事情,但是,其实他心里面并不在意瑞珠和宝珠两个丫鬟的生死,自从牛子没有动静之后,对待女子的感情也就淡了,就连身旁的尤氏亦是没有过多的亲近,冷寞了不少。

  瑞珠和宝珠搬出宁国府来到贾云府邸居住周之后,则是担负起来秦可卿的饮食起居来。

  秦可卿本来在宁国府也是笼中鸟,不得自由,更不能随意出去。

  差不多跟贾芸这边儿的情况差不多,倒也是习惯,并不觉得难受。

  更何况,身旁还有两个以前的丫鬟陪伴,倒也是过的逍遥自在。

  自从踏出宁国府之后,秦可卿身上的担子一下子就没有了。

  以前在宁国府的时候,秦可卿还要在人前维持着大少奶奶的体面,不至于让外人说闲话,失了宁国府这等豪门大族的体面和颜面。

  而今的秦可卿则是逍遥自在,多有一种重返豆蔻青春少女的感觉。

  本来秦可卿的年岁就不算太大,又得了自由,自然是心态年轻不少,整个人也变得容光焕发起来,如神仙妃子下凡尘,就算是贾芸这般见识了不知道多少美人儿的人物,也是被迷的神魂颠倒,乐不思蜀。

  此间乐,不思蜀!

  秦可卿的身子。

  秦可卿的容貌。

  秦可卿的山峰。

  那可都是人世间罕见的绝色天香。

  此刻的贾芸觉着在古代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日子,也不无聊啊!

  这般神仙日子,几个人能够享受到呢!

  没有手机,也没有关系。

  今日无事,去跟秦可卿欢爱去。

  第144章 会试科举
  经过秦可卿的丧事儿之后,距离神京会试科举的日子,也就这么几天了。

  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定于辰、戌、丑、未年的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分三场进行。

  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第二场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答一道;第三场试经史策五道。

  凡乡试录取的举人皆可应试。

  取录名额,初无定额,多者至四百七十二名,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后,约取三百名。

  明初取士,不分南北,洪熙元年(1425年)定取士之额,南人十之六。北人十之四。

  宣德、正统间曾分南、北、中三卷,数额亦时有变通。取中者可参加殿试。设主考官二员,同考官初为八员,后增为十七员。

  今朝初开沿袭古之旧制!

  神京,顺天府,贡院。

  今儿正是神京会试科举的日子,为二月初九。

  今晨的贾芸特意早起来,在丫鬟香菱的伺候之下,洗漱更衣之后,望着镜子里面的自己身着端正得体,容貌俊逸非凡,这才出了家门,前往顺天府贡院所在的位置,参与本次的科举考试。

  如贾芸这般早起前往参与会试科举的人还有不少,来往的人多数都是各地乡试的举人,少数人则是跟随在身旁提拿东西的小厮奴仆,以及参与本次会试监考的监考官员。

  在封建社会,举人的身份已经算是不低的了。

  读书人一旦达成举人的成就,就已然拥有了个人在经济上独立的能力,仅靠朝廷供养的给予亦是算得上衣食无忧,再加上挂在自己名下的田地薄产,可为地方上的豪绅之列,讨来几个小老婆,来一个三妻四妾亦是不难的事情。

  寻常没有功名在身上的升斗小民见到举人之后,则是必须要称呼为举人老爷,拱手作揖,对其行礼。

  当真是一步越过秀才门,从此天高地也阔。
  

  本次前来会试的考生,来往的人,皆是身怀举人功名在身上的乡试举人。

  但是,这些人却仍旧不知满足,仍旧心头还在想着继续往上考会试,以求博出一个进士及第来。

  进士及第,入朝为官以后也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前途和未来,却是要比之那举人当官,未来的道路要更好一些。

  贾芸今儿来到了贡院门口的时候,就见到了荣国府的二老爷贾政站在此地,似乎是专门等候在此处,为亲送贾芸会试科举入龙门而来。

  贾政在得知贾芸有意会试之后,又想着贾芸跟自己的关系,多少有些在乎这件事情,却是很早就留心上了这件事情。

  只是最近这段时间,宁国府那边儿的事情,可算是闹腾的贾政不轻。

  虽说最后的结果是贾珍请动王熙凤出山协管宁国府内宅家务事儿,勉强算是摆平了秦可卿的身后风波,以及丧事后礼,不至于让旁人说出闲话来。

  可是贾政的日子却也不好过。

  秦可卿的死亡似乎是一个导火索,引起来的连锁反应,让贾政似乎觉察到了一些异常和不对劲儿的地方,因此,格外关注贾芸的会试科举。

  虽说贾政之前已经扶持了贾雨村上位,出任应天知府,算是为贾府的未来留一条后路,但是,贾雨村乃是八竿子都算不着的亲戚,根本就只是一个虚假的亲戚,攀附过来的小人,如何能够跟贾政跟前的贾芸一般,知根知底,又是在荣国府周围看着长大的同宗同族的人,用着放心呢!
  更何况,贾雨村的风评素来不太好,贾政心头对于贾雨村的看重,远远比不得对贾芸的看重。

  今天又是科举会试的好日子,他又知道贾芸要去会试恩科,岂能够不来相送呢?

  所以,贾政今儿特意就早点儿过来等候在贡院的门口,等贾芸过来入这龙门。

  当贾政一见到贾芸之后,就走上前来,微微一笑,拱手说道:“贤孙啊!你今儿天会试科举,我且来送你入这龙门。俗话说,鲤鱼跃龙门,从此就不是凡俗物了。你今儿这一跳啊,当真是未来大不同。”